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字帖.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o****ip
  • 文档编号:207740978
  • 上传时间:2021-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资料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字帖 篇一:欧阳询行书描红字帖—米字格A4版10页 篇二:欧阳询行书书法【卜商读书帖】和【千字文】 欧阳询行书书法【卜商读书帖】和【千字文】 收藏人:珍旎 2021-11-22 | 阅:1032 转:68 | 来源 | 分享 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 举报 书法欣赏【卜商读书帖】 欧阳询晚年将北碑用笔特点融于二王书风,而兼容南北正是“欧体”独到之处从书法上看,笔法严谨又不失生动气韵,点画的起止处强化方切硬折卜商读书帖为唐人双钩廓填本,墨气 鲜润 卜商读书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卜商读书帖是行楷书卜商是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他师事孔子,师生间常有议论 问答,极富哲理 书法欣赏【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行书书法《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一为蔡襄题识过的《草书千字文》,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藏的《楷书千字文》,一为现存的这本千字文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在提到本帖时,曾指出,黄伯思《东观徐论》卷上论虞书千字文时说过:“世有欧阳率更行书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为之者。

      此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其中“书”字误书为“画”,而李渊的“渊”字缺笔以避讳欧阳询行书千字文,辽宁省博物馆藏 篇三:智永楷书技法(千字文) 智永楷书千字文技法讲解 讲解人:毕云扬 第一讲:笔法训练 一、文房四宝的认识 二、如何执笔 三、线条训练 1、笔肚画线与笔尖画线 2、中锋与侧锋 3、露锋与出锋 4、提按与粗细 5、手腕的运动训练 6、手指的运动训练 四、笔毫的运动方式 1、直入法与切入法 2、侧入转中锋 3、几种收笔的方式 4、翻 笔 5、圆 转 6、折 笔 第二讲:智永千字文八个基本笔画训练 横、竖、折、撇、捺、点、钩、提 第三讲:笔画归类与分析(拓展训练) 1.横与横变化 2.竖与竖的变化 3.折与折的变化 4.撇与撇的变化 5.捺与捺的变化 6.点与点的变化 7.钩与钩的变化 8.提笔 第四讲:如何读贴与临帖 第五讲:集字联句创作 一、文房四宝的认识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 先使工具锋利的。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学习书法不但是工具要选择好,而且要选择与古人性能相近的工具 一、笔:古人对笔有不同的称呼,特别在战国时期,如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只有秦国称做“笔”秦始皇统一了列国,才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做笔,一直沿用到现在毛笔是由笔杆、笔头、笔套三部分组成,其中笔头最为关键,决定了毛笔性能的优劣古人比喻好的毛笔具备“尖、齐、圆、健”四德也是判断毛笔好坏的四个标准, ?? 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 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 ??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 ?? 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 、“透”、“亮”,要“一点如漆”、“湛入小儿目睛”初学者可选用厂家生产好的墨汁,因为实惠、方便 三|、纸:上古无纸,直接书刻在兽骨、金石之上汉以后,纸张才逐渐推广,多为麻纸张,唐宋以后都用宣纸,清人多用生宣初学,临摹可用毛边纸或元书纸,写作品可用半生熟的宣纸 四、砚:俗称砚台,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

      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二、如何执笔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古人在讲授书法时,先教授握管执笔的方法,这对于初学者相当重要初学者尤如处子, “ 法乎其上”,受益终身;反之,入手不高,养成一种习气,终生难有作为 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代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单钩执笔法写毛笔字,与现在拿钢笔写字相似(如下图)因为唐以前古代人都盘膝而坐,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案几,因为案几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1)五指执笔法:也称“双苞法”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初学者建议学习此法 (2)拨镫法:也称“单苞法”镫”作灯,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拨灯芯它的基本要领是 “推、拖、捻、拽”这种执笔方法的传承大致为:卫夫人并钟繇、二王,传授与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陆希声、李后主(煜)等。

      因宋以后广泛因使用高桌椅,大多沿用双钩法至今 掌心虚而宽 怎样才能做到虚而宽?我这里提出两点供参考: (1)基本以指尖(手指前面一截)把笔(特别在坐着书写的时 候) (2)拇指与笔杆大致形成90度角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高执笔或低执笔 一般而言,写大字执笔是相对高一些的,取其纵横自如特别是高执笔易写出翻笔但执笔高之后,书写速度会变慢,以意韵胜 但不能一概而论,如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孙伯翔等都是低执笔的执笔低,书写速度会迅疾一些所以高或低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平时当多调整和尝试 三、线条训练 1、笔尖画线与笔肚画线 在汉字书写过程中,不论哪种书体的哪种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来完成作为初学者,一开始就要培养起强烈的运笔三过程意识 笔尖画线图解 笔肚画线图解精品模板,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