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
11页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冬天,三望坡的山是沉寂的那些山岭原本顶一帽儿终年不化的白雪,肃穆而庄重;下雪了,更是将那份儿白一直沿伸下来,泼染下去,十分的奢华满山的青cōng掩住了山风奏着低沉幽咽的洞箫,满树的枝叶在风中终承不住素洁的雪袍扑”一声弹响,扬起那么一缕缕儿雪雾,这速蒙蒙山便笼在雪纱中,飘飘渺渺,蒸蒸腾腾,走入雪山,就如入了仙境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奢华(_______) 青cōng(____) 幽咽(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3)“幽咽”中"幽”的意思是(_______) A.隐蔽的B.低微的C.深远D.沉静(4)文中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学会“重用”自己刘根生①哲学家言: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这话耐人寻味,的确,我们不能总指望别人“说你行”,不能总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应知道自己的禀赋和志趣所在,执着地成为最好的自己②有位年轻院士,当初决定要回国时,许多朋友对他说:“你是不是疯了?”回国后他坚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取得非凡成就有位都市白领辞职回乡,村民无法理解她为何跳出“农门”又回来当农民,然而她凭借新技术和辛勤劳作,把家庭农场变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地,富裕了自己也富裕了乡亲③他们当初的选择看起来都颇让人惊异,但他们用事实证明了当初选择的正确原因就在于充分认识并重用了自己,确立梦想,执着追梦,不为困难风险所动,不被求稳怕变所困自己重用自己,无不是既有梦想又善做“证明题”④人生的兴衰际遇、顺境逆境往往由不得自己,但怎样作为则取决于自己苏东坡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他被贬惠州时几乎无职无权,但他依然提交了水管制造方案,积极建议太守王古引泉水解百姓之急重用自己的大关节处,往往是在人生的低回处胸中有情怀,什么处境中都能重用自己倘若无抱负和坚守,则很容易自我放逐⑤而有的人,活在社会某种预设的期许里,总觉得到了某个年龄段,就应该有相应的平台,得之则喜,不得则忧,最终迷失了自己。
比如,有的人职称薪酬未达阶段预期便生“年轻焦虑”,愤愤于“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有的人看到同学当初成绩没自己好,现在房子、票子、位子样样“混得比自己好”,心态不免失衡失落学会重用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又岂会为外物所扰?⑥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尽管还有一些社会上升通道没有打通,但必须承认,越来越多的制度藩篱被撤除,每个个体梦想成真的机会越来越多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奋斗,我们就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这里的关键就在于重用自己,而不是放逐,不是迷失⑦人的命运一半在环境手中,一半在自己手中人生要义就在于,用手中的一半争取环境制约的另一半越是善于自己重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就越大,人生则越出彩被人重用”有局限,自己重用自己则“上不封顶”,有着无限空间选自2016年06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2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标题“学会‘重用’自己”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组织文章,条理清晰,论证严密B.作者善于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如举年轻院士、都市白领的例子,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说服力C.第⑤段举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反面事例,阐明了学会重用自己,就不会受外物干扰的道理,段末的反问句更能引人警醒。
D.文章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他人和环境所制约,只要自己重用自己,我们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自己3 . 下列不能证明第④段中“胸中有情怀,什么处境中都能重用自己”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临危受命,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称道B.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被列车长赶下车,但他不放弃不气馁,终成著名的发明家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但他励精图治,使一方百废俱兴,并重修了岳阳楼D.陈胜“与人佣耕”时,就有鸿鹄之志,最终策划并领导了大泽乡起义4 . 结合选文,谈谈怎样做到“重用”自己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不能没有家梁衡①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②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③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
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B)④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C)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育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⑤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虽然,曾有志士仁人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著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无可征之丁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会要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
《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5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B.人不能缺少家庭教育C.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6 . 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一句采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B.第②③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C.第④段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补充论述,与②③段构成因果关系D.第⑤段加点的“最基本”一词删掉后,不影响观点的准确表述7 . 下列事实论据放在原文中哪一处最恰当球王贝利少年吸烟时,被父亲发现,但父亲没打骂孩子,而是好朋友间谈话似的,向儿子解释如果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让他自己决定今后怎么办直到许多年后,贝利向人反省说,当时要是父亲狠狠打骂他,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由此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尊重和开导,对于他的成长,以及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A.(A)处B.(B)处C.(C)处D.(D)处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或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注]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8 . 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两处)吉 安 刘 公 宣 代 戍 于 京 师 龙 骧 卫9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右备容臭(______)(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3)师惊异之(______)(4)及启封(______)10 . 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衾拥覆/以语使B.久而乃和/乃公也C.当余之从师也/谓必山林老儒之作D.足肤皲裂而不知/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11 . 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12 . 甲、乙两文内容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四、句子默写13 . 将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6)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五、名著阅读14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