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性教育活动形式报告讲话.doc
9页第 1 页先进性教育活动形式报告讲话一、世界形势 经过20**年的伊拉克战争,20**年国际形势进入乱后求稳的一年美国单边主义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过分表演后有所回调,美与俄、德、法等因伊拉克战争而受到损伤的关系开始着手修复,相互间又摆出了合作姿态世界经济的普遍增长尤其令人增添了几分轻松但是,世界在稳定中有动荡,大国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相对稳定的表层之下,国际时局依然暗流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有五大看点: 看点一、伊拉克重建牵动全盘 伊斯兰教“我战故我在”的教义是伊拉克抵抗运动的精神支柱所以,美国在伊拉克虽不会陷入“越南化”泥淖,但今年想要脱身很难 美国20**年对伊军事行动的出奇顺畅,使一些国际观察家一度怀疑传统的历史法则,认为美国可能顺利实现其占领及重建伊拉克和改造中东的政治目标但是,20**年伊拉克局势的发展打翻了谜底尽管美国拥有以高机动性与精确打击能力为支柱的第五代军事装备,但要征服一个民族,尤其是征服一种文化,其难度与越战时代没有太大的区别 20**年,美国重建伊拉克的各种困难开始陆续浮出水面,美国的“软力量”(运用外交策略)严重受损,“硬力量”(军事打击)也受到牵制不少伊拉克人对美国占领从希望转向失望,对美军的定位从“解放者”转化为“入侵者”。
国际恐怖分子从伊斯兰世界的各个角落向伊拉克集中,并与伊抵抗运动合作,中东反美恐怖活动及伊境反占领活动在伊拉克结合,伊境带游击战性质的恐怖活动风起云涌显然第 2 页,美重建伊拉克、改造中东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预期有观察家开始发问:美国在伊拉克是否在重蹈越南战争的覆辙?美国是否在伊拉克陷入了“越南化”困境? 美国在伊拉克深陷困境牵动了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首先,美国不得不检讨战略,正视美国力量的限度,收敛单边主义,在伊拉克重建及其它国际问题上寻求大国合作在伊拉克的困境成为美国谋求修复与俄、德、法等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动力其次,美国虽然没有收缩战线,但对另铺战线变谨慎了如对伊朗核问题,美采取了多边姿态,借欧洲力量争取和平解决在朝核问题上,美更是尽量推迟摊牌时间可以说,伊拉克的动荡,限制了其它地区危机的升级 当然,问题也有另一面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逼迫美国增加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投入,加强了美国对中东能源的掌控能力美国以伊拉克为基地,向中亚-里海-高加索等地跃进,扩大了在欧亚大陆腹地的影响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影响有了新的大幅提升 20**年1月,伊拉克按期举行了大选然而,美国难以从伊拉克完全脱身很有可能,美国也不想脱身。
因为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使美可以乘势进一步扩大在中东及其毗邻地区的战略影响尽管伊拉克不是越南,既没有复杂的热带丛林,又没有一个强大的像胡志明一样的领袖,背后也没有大国支持,但伊拉克抵抗力量得到不少穆斯林的支持伊斯兰教“我战故我在”的教义仍将成为伊拉克抵抗运动的精神支柱因此,美国在伊拉克虽不大可能陷入“越南化”的长期困境,但20**年要脱身希望不大美国继续深陷伊拉克不但对其全球战略会产生影响,而且还会继续影响今年国际战略态势的走势 看点第 3 页二、恐怖与反恐怖高潮迭起 美国反恐联盟“盟主”的地位被削弱,国际社会已经患了“反恐疲劳症”,在恐怖与反恐怖的持久战争中,国际社会仍将度过穷于应付的一年 20**年是国际恐怖主义强烈反弹的一年,其根源也与伊拉克战争的后果有关这是因为美打伊反恐动机不纯,引起了国际反恐联盟的分裂美在伊的被动处境及对伊“入侵”特性,使国际恐怖主义获得了重新集结力量的机遇与口实阿富汗战争捅了恐怖主义的马蜂窝,迫使国际恐怖分子四处逃亡,伊拉克战争却使国际恐怖分子有了新的集结地点和活动场所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在伊拉克重新集结伊境带有恐怖活动特点的反美游击战对各地的国际恐怖分子有导向和鼓励作用。
20**年,恐怖活动此伏彼起,达数百件,造成数千人伤亡,并在西班牙、印尼和俄罗斯分别形成三次恐怖袭击高潮 国际恐怖活动除了数量多、造成伤亡大外,还有袭击目标扩大、袭击范围更广、袭击手段更残忍等特点在别斯兰事件中,恐怖分子把手伸向了大批无辜的妇女儿童同时,恐怖主义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更直接西班牙、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选举结果都与恐怖活动加剧有直接联系别斯兰事件不但导致俄与美欧关系紧张,而且成为普京对内加强中央权威、对外谋求重建在独联体的权威、并向美“呛声”的动力 但是,与恐怖活动反弹相比,反恐方面却显得有气无力、苦无良策,穷于应付反恐联盟较以前松散,美国反恐联盟“盟主”的地位被美国自己在伊拉克的政策及其反恐不良动机所削弱,已难以恢复美对第 4 页拉丹的搜捕活动未达到预期目的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长期化趋势已经显现,国际政治仍将受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牵动20**年末,沙特阿拉伯又发生了一起恐怖活动,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预示20**年恐怖活动不会收敛而照美国目前的行为方式以及国际社会已经患了“反恐疲劳症”的现实,国际反恐难有创造性的新表现国际社会仍将在恐怖与反恐怖的持久战争中穷于应付国际关系调整也将不断适应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长期化的现实。
看点三、多极化在无声中向前推进 单边主义、伊拉克重建、中东和平进程、六方会谈(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变化,将使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分组离合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大国互动频繁而复杂的一年在此过程中,多极化出现了新特点首先,美国单极企图有所收敛,在谋求大国合作中,多极化曲折发展德、法、俄等反美言论虽然明显减少,各主要大国都有意修复与美关系,回避与美正面冲突,但各大国在重大问题上自行其是,更加不附美依美,欧洲大国强调欧美是“朋友不是盟友”与此同时,“多强”与“一超”合作与竞争并行不悖的特点更突出 其次,大国竞争中的经济因素上升20**年,世界各主要大国经济普遍增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几乎所有大国经济“同步增长”的局面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大国加强了经济协调八国集团”邀中国参与财长会议,是大国协调的突出表现,旨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但是,大国也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竞争美欧在市场准入、航空、钢铁等领域,俄罗斯与主要大国围绕俄市场经济地位及“入世”谈判,各大国为扩大对华投资、贸易,日第 5 页中围绕俄远东油气资源,都展开了激烈竞争以美元及人民币汇率为焦点,主要大国新一轮货币、金融竞争更是暗流涌动。
大国经济竞争较以往更引人注目,这反映了大国综合国力竞争仍在进行,越来越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内容 第三,大国多个“三角”联动性加强,国际战略态势酝酿调整人们经常谈论的大国“三角”关系主要有7组,包括中美欧、中美俄、美欧俄、中美日、中俄印、德法俄、美日印其中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是中美欧、中美俄、中美日三组关系这三组三角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反映了未来大国格局三个相互关联的趋势:第一,中国走进大国舞台中心,愈来愈成为主角;第二,中美关系成为大国关系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第三,未来世界格局有可能形成以中美欧三足鼎立为中心的局面 第四,德、日、印、巴(巴西)表现活跃,大国“圈子”酝酿变化德、日、印、巴四国追求大国地位的努力引人注目,并成为牵动国际战略形势与大国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四国联手为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奋起一搏,是它们追求大国地位的集中表现 德国通过与日、印、巴联合行动“自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而不是向美国等乞求其大踏步发展对华关系也表现出了德国要作为一个独立大国重登大国舞台的积极姿态日本为追求大国地位采取的行动已近于急迫,多了几分浮躁日本坚持出兵伊拉克,而且在其人质被扣的情况下,仍维持其驻伊部队不撤退;追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急不 可耐;在俄远东油气管道走向上给中国捣乱,在东海油气开发、潜艇事件等问题上不加掩饰地对中国“呛声”,显然都有摆大国姿态的考第 6 页虑。
印度经济发展加快,影响扩大,成为各大国竞相讨好的对象美、俄、德、日等都按大国规格加强了与印度的往来欧美政治家、媒体甚至把印度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相提并论,视其为新兴大国中的明星国家巴西被德、印、日拉在一起共同向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宝座进军,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巴西总统卢拉20**年相继访问中、印、俄等大国,并在自己国土上接待中、俄等国元首,不但表明巴西有意追求大国地位,而且有把自己定位为非西方大国的倾向 德、日、印、巴向大国迈进并取得一定成功,表明大国的定义、标准、门坎在变化,大国圈子在变化大国俱乐部不再是中、美、俄、欧、日的专利这种变化的实质与根源是什么?对未来大国格局、国际体系和世界潮流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皆有待进一步观察,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0**年,大国关系将受下列因素牵动:布什新政府是否回归单边主义;伊拉克重建及中东和平进程会不会有曲折;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是否有成果;伊朗核问题及乌克兰局势如何发展围绕这些问题,大国关系将出现新的分组离合布什当选连任要在第二任期有所作为,青史留名,其对外强势政策和单边主义难以放弃,且可能重新抬头,这将影响其在伊拉克、朝核、伊朗核问题及乌克兰等问题上的立场,也将牵动美俄关系、美中及中俄关系的变化。
看点四、地缘政治争夺暗流涌动 美国与西方视俄罗斯为“非我族类”,俄虽一直奉行地缘战略收缩政策,但难以阻挡美国新的地缘战略扩张政策的威胁 20**年以来,美以反恐、重建伊拉克和阿富汗为由,加快新一轮地缘战略扩张,并在欧亚腹地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军事战略调整从属于地第 7 页缘战略调整,为其地缘战略调整服务,实质是以军事实力支持其收紧对欧亚大陆的控制链条,防范中俄,管制欧亚大陆上的伊斯兰国家、“无赖国家”(如伊拉克、伊朗、朝鲜),保障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各种地缘战略利益与经济利益,并乘势进一步推进美国新的地缘战略扩张政策牵动了大国地缘战略关系调整,尤其对俄产生了严重刺激,迫其作出反应 冷战后,俄罗斯一直奉行地缘战略收缩政策,一个主要目的是以此取悦于西方,争取美国与西方的战略理解,实现被美国和西方完全接纳的政治目标 但是,尽管俄罗斯一再收缩,美国与西方仍不信任俄罗斯,视俄为“非我族类”只要俄保持横跨欧亚的头号领土大国地位,美国与西方在地缘战略上就不会放弃对俄防范为不对俄相逼太急,美在推进至中东欧后,对俄战略遗产独联体的蚕食活动一度减缓但自20**年占领伊拉克后,美为扩张其伊战成果,向中亚-里海-高加索等地跃进,重新加紧蚕食俄战略遗产,包括谋求扩大在中亚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直接插手格鲁吉亚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动荡等。
俄为保住在独联体的影响,阻止美进入其“卧榻之侧”,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包括做中亚国家的工作,阻止美在中亚取得新的战略基地;直接干预白俄罗斯、乌克兰政局等美、俄在独联体的争夺使美俄关系出现新的有限紧张,并牵动大国地缘战略关系调整 20**年,国际地缘战略态势的变化将继续受伊拉克及中东形势的影响如伊拉克重建顺利,巴以关系不恶化,伊朗问题得到缓解,美可能移师亚太,集中解决朝核问题,国际热点和地缘政治重心将转向亚太最近西方有关朝鲜种种政治“变化”的谣传,不是简单的空穴来风第 8 页当然,如乌克兰及中亚国家20**年大选出现新的变化,美国也可能继续以中东为基地,在独联体地区做文章,则美、欧围绕独联体的地缘政治争夺将进一步展开 看点五、中国外交——大步推进 中国领导人足迹“遍天下”,国际威望与影响不断升高,经济外交等全方位外交日见成效,在新的战略环境中,中国将大有可为 20**年,中国的经济影响与实力地位又出现了质的提升中国外贸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以及主要的工矿产品进口国中国是日本及周边不少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人民币一次小幅升息就牵动了世界各国股市和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
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成为牵动世界经济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作为或不作为,都能对世界市场的供求、价格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论积极还是消极,中国都成为能对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