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礼貌待人.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7088371
  • 上传时间:2019-03-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礼貌待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礼貌待人,是指与人交际时所持有的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礼貌待人,是一个民族千百年优良行为的积习,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人们往往把它看做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华夏神州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古代思想家经常强调“礼”的作用礼”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礼,大致包括制度、行为规范和风俗文化等;狭义的礼,指礼仪、典章礼节和礼貌礼的含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通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认为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孔子又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指出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论述了没有礼的危害——人不能生存,事业不能成功,国家不能安定由于“礼”包含有“礼貌”之义,所以,这些言论也表明,礼貌的作用很早便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古至今,礼貌待人一直体现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中国人民素以家庭和睦,注重亲人感情而著称于世。

      我国的传统道德提倡“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这些人伦规范,都要通过礼貌的方式才能实现《三字经》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就能主动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兄长吃,而把小的留给自己这不就是良好的礼貌行为吗? 敬老爱老,是中国人民可贵的社会公德汉代的张良便是这方面的楷模《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有位衣着寒酸的老人坐在桥头,一只鞋掉在了桥下老人叫张良把鞋拣上来,张良跑到桥下拣上来后,老人又让张良替他穿上,张良于是弯腰屈膝为他穿好老人见张良谦恭有礼,便说:“孺子可教矣遂约定时日赠以《太公兵法》一书张良勤苦攻读,学到了丰富的军事知识日后,他辅佐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立下了汗马功劳 礼貌下属,是政治家的有识之举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即君主应该依礼来对待臣属君主优贤礼士,臣属就会竭诚效力刘备屈尊降贵,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对诸葛亮“以师礼待之”诸葛亮深感其诚,尽心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热爱人民,尊重群众,是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生病住院期间,每次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总要微笑著说:“谢谢您。

      —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患肝癌病势沉重弥留之际,他吃力地对一位护理人员说:“谢谢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过后您应当好好休息休息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泣不成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礼貌待人,是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能够使社会和谐而有秩序,从而维护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人类社会需要交往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发生矛盾礼貌待人,可以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如果不讲礼貌,就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比如,乘公共汽车时,你踩了人家的脚,主动致歉,说声“对不起”,对方的不快情绪便立刻平和下来,继之回报一声“没关系”,二人颔首,面带笑意,显现出友好和谅解的气氛相反,要是踩人者没表示,被踩者又不答应,双方必然唇枪舌剑,越说越僵,甚至挥拳相向,混战一场礼貌待人,可以得到别人的真诚帮助和指教《荀子·劝学》说得好:“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大家知道,学生对老师有礼貌,老师就会格外耐心地讲授知识;徒弟对师傅有礼貌,师傅就会不厌其烦地传授技术;出门在外闻事问路有礼貌,人家就乐于回答,愿意提供便利本文前面谈到的张良,不正是由于尊老敬长,才被赠以兵书吗?礼貌待人,可以增进感情,加强团结。

      一句亲切的问候,会使对方暖意盈怀;和蔼诚恳,会使对方如沐春风;……我们只要留意就会发现,讲究礼貌的人,大都与同学、同事关系和谐,与街坊邻里相处和睦,往来朋友多,亲族情意深礼貌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作用如此重要,我们每个人部应该培养礼貌待人的美德礼貌待人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培养这种美德,首先要树立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观念古诗云:“诚于中而形于外”,只有从思想上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自觉做到礼貌待人,同时,也自然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互相尊重关心,互相体谅帮助的融洽关系 培养礼貌待人的美德,必须提高文化素质和加强道德修养能否礼貌待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意思是人的内在品质与外表的文采互为表里可见,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正是人们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同样道理,一个粗俗无知、道德低下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文明处世,彬彬有礼 培养礼貌待人的美德,还要学习有关的礼貌知识除了日常的文明用语之外,诸如招待客人、出外作客、亲朋相聚、文娱体育等与人们关系密切的社交活动,其中的礼貌知识,也须了解和注意运用。

      青少年朋友们,我想你们定会赞成俄国作家赫尔岑的看法:“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愿青少年朋友在进取的征途上不断加强文明礼貌的修养,做道德高尚、心灵美好、受人等敬的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