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内能电子备课.docx
36页第十三章 内能一•教材组成:本章知识是有(1)分子热运动,(2)内能,(3)比热 容,三节内容组成二. 教材分析:本章是九年级物理的第一章,先让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通过实验分析说明不同物质间的扩散现象,引出分 子热运动,及分子之间有间隙,通过实验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 用力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内能的概念,并说明内能的影响因 素是温度、质量等,通过事例和实验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 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引出比热容 的概念,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最后介绍了热量的计算三.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八年级一年的物理学习,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大部分学生物理基础一般, 物理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八年级物理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和机 械能,对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的理解相对较容易一些比热容 的概念和理解相对较难,需要精细讲解,做好实验,多加练习, 达到孰能生巧的结果四•教学目标:1. 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热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 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2. 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 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 概念和单位知道做目标 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 事例3.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尝试用比热 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五•教学重点:1.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2.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3.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热量计算 六•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 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3.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七•教法:实验,引导,提问,举例,例题讲解课题: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八.学法:阅读,讨论,实验,观察,练习九.课时安排:1.第1节分子热运动 -——1课时2.第2节内能 -1课时3.第3节比热容 --2课时4. 复习与练习 -1课时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李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2) .能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及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 .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利用弹簧的弹力类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学生了解分子间 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 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分子热运动教学难点:(1)从宏观出发,通过感知的现象推测出无法感知的事实2)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教法:实验,引导,提问,举例.学法:阅读,讨论,实验,观察,练习教学准备: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玻璃板、烧杯、红墨水、水、胶头滴管、两个铅柱和钩码、弹簧和橡胶球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趣味引入[故事导入]: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上,中国馆正式开幕后,贫弱的中 国政府送出的包装简陋茅台酒未能 引起评委重视我国代表急中生智, 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酒瓶嘭 的破在地上,陶罐一破,顿时浓郁 的酒香征服了评委,茅台酒获得金 奖,从此享誉全球这酒香是如何进入宾客鼻子里的 呢?学生听故事学生讨论交流二、探究新知:(一)、物质的构成[建立情境]:原来这与我们肉 眼看不见的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关,现代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 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学生观察、体会: 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 小的粒子---分子、原 子构成的。
成的请看图片教师出示图片)【板书】: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构成的学生体会:分子体 积特别小;一个物体 中,分子的数目是巨 大的二八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扩展]: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 它的直径大约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人们通常用10-10 m为单位来量度 1cm的空气中大约有2.7 x 1019个分 子,现在大型计算机每秒100亿次, 如果人数数的速度也达到每秒100 亿次,要想数完需要80多年[提出问题]:那么组成物体的这些 数目众多的分子,你认为它们是运 动还是静止的呢?[过渡]同学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 观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验证分 子是否在运动讨论、提出猜想及依 据:(1)分子是运动 的,依据:闻到了花 的香味(2)分子是静止的, 依据:如果分子是运 动的,则组成的物体 形状就会不断变化学生观察实验现 象、讨论:(1)空气瓶中由[演示实验]:我们将一个空瓶子, 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 瓶上的玻璃板引导:(1空气瓶中颜色变化了,说明了什么?(2)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浅了?其 原因是什么?/八宀 (3)实验中要把装有密度大于空气(1)、疋义: 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方行不行?为什么?[说明]:这个实验演示的是一种扩 散现象。
同学们是否可以根据刚才 的现象给扩散下个定义呢?教师总结出扩散的定义:[总结并板书]:不同的物质互相接 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 散[走入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气体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你们举出 几个例子[提出问题]:不同的气体可以彼此进入对方,那么,不同的液体之间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呢?无色到有色,说明下 方的二氧化氮分子运 动到了空气瓶中2) 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 分子彼此进入到对 象,使二氧化氮的密 度变小,颜色变浅3)学生讨论:不 行,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 大,放在上面,会由 于重而下沉学生思考、讨论、 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回答看现象,体会液体之间的扩散[图片]:1.CuSO4溶液的扩散现象引导:分界面变模糊说明了什么?[图片]:金与铅的扩散现象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说明分界面处 的硫酸铜溶液和水这 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 运动进入对方了彼此扩虺衣盹 卫邙后[师生总结]:气体、液体及固 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其中气体扩散的最快学生观看图片, 体会固体之间同样可 以产生扩散现象2、影响扩散快慢的 主要因素 ――温度3、分子热运动[提出问题]: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 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 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说明扩散是有 快慢的,那么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是什么呢?[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 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 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 入两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的 红墨水扩散情况。
[总结并板书]:影响扩散快慢的主 要因素一一温度[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讨论并提出猜想:炒 菜时的温度要比腌咸 菜时的室温高得多,所以温度可能使扩散快慢不同学生上台展示实 验过程,老师在一旁 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 需要控制的变量一水 量、墨水量观察、总结: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说明温度4、扩散现象表明(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 间存在引 力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 做分子的热运动板书:分子热运动[学以致用]:“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 新晴”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 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的环境温度突[师生总结]大量事实和实验证实扩 散现象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也 是扩散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子之间有间隙[提出问题]:(师拿起一本书)既然 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又在 不断运动,那么这本书的分子怎么 没有飞散开来,最后书消失不见 呢?[观察实验]: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是什么力使两个铅块紧贴 在一起? …【总结并板书】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亲身体验]:用橡皮帽将注射器孔堵住,用力将活塞向下压缩注射器越高,分子无规则运 动越剧烈,扩散的越 快填空:运动升高学生分析交流产生这些现象说明的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 看来存在着“力”的 限制作用学生注意观察实 验,思考、回答:分 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学生体验:压活 塞的过程中,感觉用 很大的力也很难将水 的体积压缩变小内一段被封闭的水[引导]:分子之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讨论、总结:说明分子间存在在一种2、分相互排斥的力子之间存【总结并板书】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在斥力[设疑]: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讨论、猜想:距在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离增加时表现为引(如拉伸)或距离减小时(如压缩),力,距离减小时表现 为斥力,距离不变时3、分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没有作用力子间同时力呢?存在着弓丨[动手实验]: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体验、总结:(1)力和斥力又存在斥力,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我们现在模拟体会一下当分当将两小球距离靠近 时即向里压缩弹簧 时,双手感觉到受到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时作用力的变向外的排斥力说明分化子间的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2)当将两小球 距离增大即向外拉伸把弹簧的两端系上橡胶球,让弹簧时,双手感觉到学生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自然放置受到向里的吸引力说 明分子间的距离稍大 时,作用力表现为引2、 用力压缩3、 用力拉伸短距离。
4、 使一根弹簧拉伸长距离后不能缩 回[师生总结]:分子间距离变大,表 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变小,表现 为斥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 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力[提出问题]:物体在不同状态下, 分子间的距离一样吗?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吗?请同学们阅 读课本第5页前三自然段,并结合 图片,完成表格阅读与讨论4、分子间作 用力与物 质状态的 关系[图片]:ISI体 液详 T协物 态微 观 特 性宏观特性分 子 间 距分子间 作用力有无 固定形状有 固 体固 态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