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doc
33页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一 ) 指导思想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应 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 体现高中语文的基础教育性质 , 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 , 充分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3. 尊重差异、发展个性、鼓励创新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 , 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 努力体现时代性 , 充分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语文学科本身的新进展5. 努力做到适应城乡大多数学校的实际需要6. 总结、丰富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二 ) 总体概况全套教科书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系列必修课教科书按 5 个模块设计 , 每个模块编为一册 , 共 5 册选修课教科书按 " 诗歌与散文 " 、 " 小说与戏剧 " 、 " 新闻与传记 " " 语言文字应用 " 、 " 文化论著研读 "5 个系列编写 , 共 15 册必修课教科书均配有 " 教师教学用书 " 和 " 扩展阅读 "'( 《语文读本》 ) 。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配制录音带、录像带、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等辅助产品 三 ) 主要特色1. 守正出新 , 努力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坚持“守正出新”的编写理念继承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同时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本套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丰富多样的选择性2、突出综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目标的综合(三个维度)2)内容的综合(语文学科内各种要素,语文与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3) 学习方法的综合 ( 多种方法 ) 4) 课程实施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综合 ( 过程与方法 ) 有阅读鉴赏性的 , 有积累性的 , 有活动性的 , 有问题探究性的 , 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 围绕 " 过程和方法 " 构建教材体系把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 , 以 " 过程和方法 "构建教材体系,有利2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克服片面追求结论、忽视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忽视探究的倾向 , 使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丰富多样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最终学会学习 这样切入,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的要素 , 也有利于体现教科书对 " 综合型 " 的追求 , 从而更充分地展开各方面的教学目标。
4. 努力体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 沟通语文与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学习资源比如,在阅读鉴赏部分设置 " 沟通与应用 ", 在写作部分加大实用类文章的比重,口语交际注重设置具体的交际情景教科书还注重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如 "梳理探究”设计了" 有趣的语言翻译 " 、 " 影视文化 " 等专题注意渗透现代信息技术5.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 培养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科书注意鼓励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 培养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个性注意联系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 , 使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 作为引导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学习的源头活水 , 使教科书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教科书设计了专门的“梳理探究”板块,为学生开展探究与研讨活动搭建平台联系常见的社会现象或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探究活动6. 选修课力求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力求适应大多数地区实际 , 考虑到课时和目前多数学校的实际 , 选修课教科书分为两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为重点推荐的选修课教材 ; 第二个层次为任意 选修课教材 , 由学校教师或学生自主选择 , 以体现开放性。
重点推荐的选修 课 , 作为必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的过渡与衔接选修课不追求风格的统一多数以选文为主 , 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 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以及《先秦诸子选读》 四 ) 课文 本套教科书努力开发出一批体现时代特点和多样文化的新课文 , 尽量做到文质兼备 , 视角新颖 , 语言活泼,适合教学 , 尤其是现、当代作品和外国作品 , 既有一定的文化含量 , 语言文字上又有可供学生咀嚼、借鉴、模仿之处1. 时代性和典范性兼顾 , 富于文化内涵 , 突出人文熏陶2. 形式丰富多彩 , 风格多样 , 阳刚与阴柔兼备 , 激发学生兴趣 3. 难易适中 , 适合大多数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基础4. 注意开发外国作品 ,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 树立多元文化观念5. 新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 50% 精读精读课文力求文质兼美 , 语言文字规范 , 适合教学 , 体现时代特点和多元文化价值每个单元设精读课文 2 篇略读3略读课文在内容上与精读课文相照应 , 或者具有某些方面的延伸或联系每个单元设略读课文 1 至 2 篇。
扩展阅读 (《语文读本》 )扩展阅读课文不强调与精读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与照应 , 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与语文学习方法的启迪 , 选文视野更加开阔 , 科学与人文兼 顾 , 以扩大阅读视野扩展阅读的课文 , 可以是精读、略读的补充 , 也可以是 精读或略读的延伸或拓展名著导读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涉及的中外名著为范围 ,同时有所扩展补充每册两部 , 指导学生对中外名著整本书的阅读阅读从 " 精读 " 、 " 略读 " 到 " 扩展阅读 ", 再到 " 名著导读 ", 形成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序列 , 教师和学生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性越来越大 , 以体现 " 大语文 " 的阅读观研讨与练习力求“少而精” ,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精读课文每课 3 —4题,略读课文每课2—3题扩展阅读课文不出题 , 只提 " 阅读建议 " 分层次 , 可选择 , 即练习分为必做和选做 , 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表达交流表达交流的设计 , 注意突出应用与探究 , 写作、口语交际的有关内容与阅读单元紧密结合 , 以体现读与写的联系写作教材的三个系统 :1 、专门的写作专题训练 , 实用文、论述文和文学创作兼顾。
2 、结合精读、略读课文安排相关的写作练习 这种练习形式灵活 , 强调读、写结合3、结合“梳理探究”的专题进行 , 以研究性论文写作为主口语交际教材的三个系统:1、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 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2、结合阅读安排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 3、 结合 " 梳理探究 " 专题活动进行4( 五 ) 必修模块语文必修 1语文必修 2 语文必修 3语文必修 4语文必修 5必修模块的构成阅读鉴赏 : 品味与赏析 ( 第一、二单元 )阅读鉴赏 : 思考与领悟 ( 第三单元 ) 阅读鉴赏 : 沟通与应用 ( 第四单元 )表达交流 : 写作 ( 写作、口语交际 )梳理探究名著导读阅读鉴赏 : 品味与赏析 ( 第一、二单元 )第一册 情感与意象 ( 中外诗歌 )提要勾玄 (古代叙事散文)第二册 情趣与理趣 (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 (诗经、楚辞等)第三册 人物与环境 (小说一)感受与共鸣 (唐诗)第四册 性格与冲突 (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 (宋词)第五册 情节与结构 (小说二)披文入情 (古代抒情散文)阅读鉴赏 : 思考与领悟 ( 第三单元 )第一册 品人与品文 ( 中外记叙散文 ) 第二册 景语与情语 ( 古代写景散文 ) 第三册 质疑解难 ( 古代议论散文 )第四册 理解与领悟 ( 杂文、随笔 )第五册 概括要点 ( 文艺学论文 )阅读鉴赏 : 沟通与应用 ( 第四单元 ) 第一册 博观约取 ( 报告文学、新闻 ) 第二册 对话与交流 ( 演讲、书信 ) 第三册 启迪与想象 ( 科普、科幻 ) 第四册 知人论世 ( 古代传记 ) 第五册 筛选信息 ( 自然科学论文 )5表达交流 : 写作第一册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三、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现个性四、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第二册一、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二、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三、园丁颂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四、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第三册一、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二、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三、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四、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第四册一、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二、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三、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四、善于思辩 学习辩证分析第五册一、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二、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三、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四、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表达交流 : 口语交际 第一册 朗 诵 第二册 演 讲 第三册 讨 论 第四册 辩 论 第五册 访 谈梳理探究第一册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6第二册成语 :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三册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第四册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第五册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 第一册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第二册 《家》、《巴黎圣母院》 第三册 《红楼梦》、《高老头》 第四册 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第五册 《三国演义》、《堂吉词德》( 六 ) 选修系列选修一 : 诗歌与散文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二 : 小说与戏剧 4. 中国小说欣赏5. 外国小说欣赏6.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 影视名作欣赏选修三 : 新闻与传记 8. 新闻阅读与实践 9.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7选修四 : 语言文字应用 10. 语言文字应用 11. 演讲与辩论12. 文章写作与修改选修五 : 文化论著研读 13. 先秦诸子选读 14. 中国文化论著选读 15. 中国民俗文化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系列介绍( 一 ) 整体概况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与散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小说与戏剧影视名作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新闻与传记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化论著研读中国民俗文化8( 二 ) 教材简析1. 外国小说欣赏 1 开课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 , 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 , 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通过这门课 , 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 , 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 培养 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教材体例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2. 外国小说欣赏 2教材特色选文的可读性引人较新的学术成果深入浅出 实践性强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总体教学建议教材是例子 , 所以要关注写法注意从练习中寻找单元教学重点及编排意图 注重所述小说理论的体验与运用 ( 写作 ) 教学目标的几个层次 : 认识、掌握、理解 ; 考察 ; 了解 前后勾连 , 适时总结、归纳、提升认真研究教参 3. 外国小说欣赏 3第一单元 叙述 第五单元 情节第二单元 场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