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儿童智慧的起源.docx
2页走近皮亚杰今天所有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中,都会提到“皮亚杰”这个名字,旁边还常常配有他那经典的造型照 片一一或戴着贝雷帽,或叼着烟斗,目光温和而智慧儿童心理学在皮亚杰之前巳经诞生,在他之后仍在 发展然而,皮亚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思想巨人,他为儿童心理学的大厦搭好了基本框架,他提出的问题、 发现的现象、使用的方法,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养分;他的著作往往晦涩难懂,然而 他对于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的核心观点巳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的“常识”当然,如今的幼教实践中最急 需的,正是普及这样的常识让我们一起走近皮亚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教育观点,以及对幼儿教育的 启示1. 教育的本质:理解即发明这是皮亚杰1970年代出版的一本著作的名称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他的学生、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卡米的一本著作,叫《儿童重新发明数学》这可以说是皮亚杰教育思想的根本观点:儿童学习、理 解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知识是主体建构起来的,儿童绝不是被动接受或只是 去发现那些业已存在的东西理解即发明”,即便是在4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表述仍然振聋发聩 它提醒我们,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会超出我们日常的经验和想象。
因此,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进行科学的教育教育应该成为一门科学”, 这是皮亚杰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旧教育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教学法而忽视儿童,而教师对自己“怎么教”比对学生“怎么学”更感兴趣他大声疾呼儿童心理学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学科皮亚杰所在的卢 梭学院实质上就是一所培训师资的学校,在皮亚杰的努力下,该学院形成了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特色,学生在 接受教师职能培训的同时也进行儿童心理研究无疑,它体现了以“学生如何学”,而不是以“教师如何教” 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教育思想2. 教育的目标:“教懂”比“教会”更重要人类的知识非常广泛,皮亚杰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数理逻辑知识,物理知识,社会习俗知识其 中数理逻辑知识最受皮亚杰的关注,在他看来,这些知识包括了时间、空间、数、概率等最基本、最 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获得反映了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数理逻辑知识的获得,依赖于儿童作用 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把这一机制称为“反省抽象” 以数概念的发展为例:首先,儿童要判断一堆橘子的数量是“5个”,就要协调口头“数”的动作和 手指“点”的动作,只有手口一致点数,才能正确判断总数。
其次,儿童只有在大量操作经验的基础 上,才能逐渐认识到,数量跟物品种类无关,橘子可以有5个,苹果也可以;跟物品大小无关,蚂蚁 可以有5个,大象也可以有5个;跟是否看得见摸得着无关,小朋友可以有5个,钢琴弹出的5个音符、 自己坐火车度过的5个小时,数量也都是5——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发现这些不同的集合,可以具有相 同的数量特征,都可以用5来表示,由此逐渐排除无关特征,逐渐理解数量“5”的抽象意义因此,皮亚杰反对那种“只要方法适宜,就可以对任何年龄的儿童教会任何东西”的主张他认 为,对内容的彻底掌握比速度快慢更重要,教师应力图避免从外部人为地加速儿童对某种问题的认识 过程换句话说,“理解”比“会说”“会做”更重要以数学教育为例,很多成人让幼儿重复成人 的话语“5比4多1”“5可以分成2和3, 2和3合起来就是5……”,认为幼儿一旦“会说”,就表示他 理解了5和4的数量关系,学会了5的分解与组成;再如教幼儿做数量排序时,让幼儿依次拿出最少的 一个,认为幼儿“会做”就代表他理解了序列中的数量关系事实上“会说”“会做”只是单纯地模 仿、记忆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幼儿并不能理解匕4多的1多在哪里,5怎么就“分成” 了和3,为什么数量排 序的时候要把最少的排在最前面。
只有通过对实物在“量”的层面上反复操作、比较和反思,才可能逐步达成 对“数”的关系的理解3. 教育的原则: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皮亚杰理论中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他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在这里细究皮亚杰究竟提 出了几个发展阶段,并无多大价值,因为:第一,皮亚杰自己的划分也并不是始终如一的,除了目前 心理学教科书普遍介绍的“四阶段”外,还有“三阶段”“六阶段”以及二者的结合等多种分法第 二,皮亚杰之后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在很多具体的方面丰富、修正乃至推翻了皮亚杰的描述因此, 我认为,关于皮亚杰的阶段论,其价值在于他的基本观点:所有儿童的发展都会按照相同的顺序经历 多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儿童的思维特征具有本质的差别;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儿童在 所有方面的发展上都会表现出共同的思维特征;不同的儿童达到某个阶段的年龄可能会有差异他的 观点中体现的基本发展规律(阶段性、个体差异)得到普遍认同,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 与发展指南》中亦有明确表述由这些基本观点出发,皮亚杰认为:(1) 教育的内容不应明显超出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2) 向儿童教授新概念时,应尽可能按其在自发认识过程中的顺序进行。
由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1) 判断儿童的准备程度(即当前所处发展阶段)2)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这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两个原则,当然,也是教学实施的难点所在皮亚杰对幼儿教育有何影响?皮亚杰的理论至今仍是任何一本儿童心理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皮亚杰开辟的研究领域、提出的 理论观点、做出的研究结果、富有创造力的实验设计,至今仍在为研究者提供养分其对于幼儿教育 的影响,也是广泛深远,绵泽至今以下仅举两例皮亚杰对教育提出的重要观点,在影响了美60年代课程改革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当时美国的幼 儿教育实践作为教育平权运动的产物,“开端计划” 1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其中 “高宽课程” 2和“卡米一一德弗里斯课程” 3都是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高宽课程”模式更是具 有很强的实践性,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支持教师实施课程的有效工具,以及比较成熟的教 师培训方式,这些都让这一课程模式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在我们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皮亚杰理论对我国幼儿数学教育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80年代,南师大肖湘宁教授以皮亚杰 理论为基础,开展幼儿数学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 “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提 出了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序列、活动组织方式和设计原则,已成为幼儿数学教育界普遍认可的 教育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