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学生版)2400字.docx
16页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学生版)2400字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总结召公谏厉王弭谤文学常识《国语》是中国最早的( )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 )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 )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注音 召.公( ) 弭.谤( )川壅.而溃( ) 彘( 瞽.献曲( ) 瞍.赋( ) 矇.诵( ) 耆( 隰( ) 阜( )虚词1、以告( ) 2、道路以目( ) 3、国人莫敢言( 4、乃不敢言( ) 5、是障之也( )6、防民之口( 7、为川者、为民者:( )( ) 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 ) 9、财用于是乎出( )( )( )10、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11、胡可壅也( ) 12、若壅其口( ) 1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重点实词1. 召公谏厉王弭谤( )( ) 虐( ) 2. 民不堪命( )( ) 是障之也( ) 3. 川壅则溃( )4. 为川者决之使导( )( )为民者宣之使言( )5. 耆、艾修之( ) 不悖:不违背事理( )6.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 )( )( ) 7. 善败于是乎兴( )( )行善而备败( )( 8.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 ) 9. 其与能几何( )词类活用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 2、师箴( )( ) 3、道路以目( )( )特殊句式是障之也(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 )) ) ) )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总结三年,乃流王于彘( ) 使监谤者( )是以事行而不悖(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 )古今异义亲戚古义:今义: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常识积累1、古书体例:( )体——《春秋》、《左传》( )体——《史记》、《二十四史》( )体——《论语》( )体——《国语》、《战国策》2、年龄特殊称谓:襁褓( )孩提( )总角、垂髫( )豆蔻( ) 及笄【jī】( )弱冠( )而立( )不惑( ) 知天命、艾( )花甲、耆( )古稀( )耋【dié】( 耄【mào】( )期颐【yí】( )3、盲人称谓:瞽-----瞍-----朦-----4、关于谥号: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明、睿、康、庄、宣、懿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总结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主旨:周厉王是个暴君,他采用禁止、杀戮的镇压手段堵塞言路,对邵公的劝谏置若罔闻,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举奋起,把他流放到彘地去,拥戴周公、邵公执政,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共和政治说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不让人民说话的暴君最终只会自食其果邵公能够重视人民的意见,体现了中国古代就已有民本思想的优秀传统第二篇:有理数知识点梳理(学生版) 4200字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第一章 有理数一、有理数的意义 1、 正数和负数知识点1 负数的引入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知识点2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1) 像3、1.5、12、58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小学学过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12(2) 像-3、-1.5、?、-584等在正数前面加“-”(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0小3) 零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注意:(1)为了强调,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加上“+”号,例如:3、1.5、(2)带“+”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带“-”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知识点3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1)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注:(1)有时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但是本讲中的分数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2)因为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上述小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我们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整数2)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例如:1、2、3、0、-1、-2、-3等等 (3) 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例如:知识点4 有理数的分类(1)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 (2)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整数?有理数???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负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1234123412可以写作+3、+1.5、+12。
3、0.6、-、-3、-0.6等等注: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也叫做自然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如果用字母表示数,则a>0表明a是正数;a<0表明a是负数;a?0表明a是非负数;a?0表明a是非正数2、 数轴知识点1 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定义包含三层含义:一,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二,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三,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通常取向右为正方向);四,注意下标单位,上标数 1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知识点2 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2)在直线上选取一点为原点,并用这点表示零(在原点下面标上“0”)3)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用箭头表示出来4)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注 (1)原点的位置、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2)确定单位长度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也可以每隔两个(或更多的)单位长度取一点知识点3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正有理数可以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以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知识点4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知识点5 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数轴是将有理数具体化的工具,主要用于研究距离问题3、相反数知识点1 相反数的概念(1)相反数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除了符号不同以外完全相同),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知识点2 相反数的表示方法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的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者0知识点3 多重符号的化简(1)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仍然与原数相同2)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4、绝对值知识点1 绝对值的概念(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有a??a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a, (a?0)?a, (a?0)?a??0, (a?0) 或a???-a。
a?0)?-a (a?0)?知识点2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是:一、先分别求出这两个负数的绝对值;二、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三、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知识点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知识点4 a?b的几何意义a?b是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b的点的距离,因此有a?b?b?a二、有理数的运算- 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有理数的加法知识点1 有理数的加法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相加的两个有理数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数都是正数;(2)两数都是负数;(3)两数异号,即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4)一个是正数,一个是0;(5)一个是负数,一个是0;(6)两个都是0知识点2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知识点3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2、有理数的减法知识点1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有理数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知识点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1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加法以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有时,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和知识点2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一、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二、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4、有理数的乘法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