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鬼 屈原】山鬼读后感.docx
3页山鬼 屈原】山鬼读后感 【读后感】 山鬼读后感 屈原《九歌山鬼》的最终一句为: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我以为"徒离忧'三个字是该诗的关键词从表面上看,诗人以俏丽女性山鬼的口吻表达了剧烈的孤独感、憧憬和绝望的情怀,实际上的意蕴不只于此,另有深意 山鬼自然是孤独的:余处幽篁兮读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诗中三次使用独字,强化了所塑造的形象的孤独感,自然也传达出诗人的中肯孤独何止是在自然中不见天,何止是在茂密的竹叶遮挡下阳光无法抵达,更为潮湿和阴郁的是心灵的天空,没有阳光的抚慰,像滑腻的青苔一样 遥不行期的公子,只是她心灵天空中的幻景,是永久不会升起来的太阳,是无法穿透林叶间隙的微光一腔希冀的山鬼,被石兰、带杜衡、折芳馨,欲将这些作为赠与知己的礼物这样的想法落空了,在长期的等候之后,只能怅然而归 留灵修兮澹忘归、怨公子兮怅忘归两度忘归,其实是不情愿归去这更加剧了山鬼、诗人以及读者的期望心理怅然若失,可是依旧不甘心明知等候的人不会展露了,还是坚持痴痴地等,依旧不情愿回归竹林 松柏有荫,却无力阻挡雷电和暴雨雷电和暴雨正好切合了山鬼的心情或者心境。
外表的舒适,不能表示内心的安谧和安静暴雨来的正是时候,暴雨的倾泻正好宣泄山鬼的剧烈情感所以,山鬼宁愿选择在雨中,洗涤尘埃,也以淋漓的透雨掩饰充溢期间的明眸之泪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大都截取了诗歌的前四句,以骑乘赤豹的裸体或者半裸体的山间美人为画面的主体,对于环境的描绘多失之于粗略,只能表达诗歌意象的局部画家们简单把这些媒介本身当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本身,理解是存在片面性的而同样取材于这首诗歌的音乐作品,更多的是以旋律传达山鬼所处的环境的清幽和孤寂,更便于描述山鬼所处的外部环境音乐或者绘画都无法整体传达诗人的意境诗歌形象的感悟和传递,还是以诗人的方式进行,更利于切近诗人的初衷文字是自足的,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呈现山鬼的内心和外部世界 诗人笃爱以美人、香草为描写对象,借以寄予情怀、表达情感、传达情思和诗人笔下的那些美妙的植物一样,山鬼作为一个动感形象,也是诗人传递理念、抱负的一个媒介山鬼不宜精炼地归结为独处幽篁的山间美人,她是诗人抱负和理念的化身,与其他的美妙事物一样,它们属于诗人,也属于理解诗人的读者但,仅停顿于此还不够,那些美妙事物还有更深的意义 和内涵,不仅是外部之形象美,还具有内在的气质美。
这才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情感寄予于表达 山鬼是否真的情愿离开幽僻的竹篁?我意未必那里是她的来处,也是她的归处在那里,她可以采三秀于山间,可以观磊磊乱石,览蔓蔓葛草,可以保持杜若一般的暗香、芳香,可以渴饮山泉,可以朝闻啼鸟夜听猿鸣,还有幽林中的微光星光、月光、山光,都应当是三秀的组成元素造就山鬼含睇而笑、窈窕的山间精灵的独特气质,是离不开这些外部环境的 在放逐中,诗人屈原的孤独心结难以揭开,心绪难以排解,这反而成全了诗人,成全了楚辞诗人每每有呕血之句汨汨流淌而出,既升华了天地山川间的万物,也升华了诗人自身 如此说来,公子的未展露,丝毫不损伤,甚至更保全了山鬼的高洁这样的山间精灵,只有诗人以及诗人的知己,才有资格真实地赏识和拥有她山间精灵,好像如空中楼阁般虚幻,可以远观,不行近视;可以感知,不行以接触虚大于实、幻多于真若隐若幻的形象,好像暂存于诗人的笔尖,诗歌的第一个字就是若: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