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98059121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5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第一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其次篇:《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那么王乎?” 孟子答复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解并描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假如〕不能不说,那么就说说行王道吧!” 曰:“德何如那么可以王矣?” 说:“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说:“安抚老百姓称王,没有人可以抵挡他 曰:“假设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说:“我从胡龁那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

      您望见他问道:„牛到哪里去?” 对曰:“将以衅钟 〔那人〕答复说:“将用牛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假设无罪而就死地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恐惊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对曰:“然那么废衅钟与?” 〔那人问〕道:“这样那么废弃衅钟吗?”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原来知道您于心不忍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宣王〕说:“是的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 即不忍其觳觫,假设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惊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惊奇。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王假设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那么牛羊何择焉?” 您假如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分呢?”《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那些钱财才以羊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孟子〕说:“没有妨害,这是仁道,〔缘由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望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宣王开心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为什么。

      先生您说的这些,在我心中很有同感啊!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缘由,是什么呢?”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缺乏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那么王许之乎?” 〔孟子〕说:“有人给大王报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坚信吗?” 曰:“否!” 〔齐宣王〕说:“不坚信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但功德却不到老百姓身上,到底是为什么呢? 然那么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老百姓没有被爱惜,是没有布施恩德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所以,大王您不能统一天下,是不愿干,而不是不能干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宣王〕说:“不愿干与不能干的表现,有什么区分?”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孟子〕说:“挟着泰山跳过北海,告知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的确是做不到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向长辈弯腰作揖,告知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做,不是不能做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大王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挟泰山跳过北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是向长辈弯腰作揖这类的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敬重自己的老人,把它推及到别人家的老人;爱惜自己的孩子,把它推及到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天下就能在手掌上转动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典范,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所以,如今〔您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不推广恩德没有方法安抚妻子儿女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缘由,没别的,擅长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的!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而功德却推广不到老百姓处,到底是什么缘由呢?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索一下吧! ”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斗争,使将士受到危害,与各诸侯国结怨,这之后在心里才痛快么?”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对这样做才痛快呢?〔我〕准备用这方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笑却不说话 曰:“为肥甘缺乏于口与?轻暖缺乏于体与? 〔孟子〕说:“是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 抑为采色缺乏视于目与?声音缺乏听于耳与?便嬖缺乏使令于前与? 还是穿着华美衣服的美女不够看呢?奇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在您面前运用呢?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您的大臣们都足能够供应这些,莫非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曰:“否,吾不为是也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然那么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安抚四方 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志向,就像爬到树上抓鱼一样 王曰:“假设是其甚与?” 齐宣王说:“像这样紧要吗?”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说:“唯恐比这还紧要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想要的东西,尽心竭力地去干,以后势必有灾祸 曰:“可得闻与?” 〔齐宣王〕说:“可以让我听听吗?” 曰:“邹人与楚人战,那么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 〔孟子〕说:“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曰:“然那么小固不行以敌大,寡固不行以敌众,弱固不行以敌强 〔孟子〕说:“那么,小国原来不行以敌挡大国,人少的国家原来不行以敌当人多的国家,弱国原来不行以敌挡强国。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天下的土地,方圆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占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气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吧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您此时此刻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在您的朝廷中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假设是,孰能御之?” 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假如像这样,谁还能抵抗您呢?”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进到这一步盼望先生您协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一试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孟子〕说:“没有漫长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士人能做到, 假设民,那么无恒产,因无恒心。

      至于老百姓,假如没有漫长的产业,因而就没有漫长的善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假如没有漫长不变的善心,不遵守法律度,越出常规的事没有不做的了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等到〔他们〕犯了罪,这之后紧接着惩罚他们,这是陷害人民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必须使他们上能侍奉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终年吃饱,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这样之后催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简单了 今也制民之产,仰缺乏以事父母,俯缺乏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