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文理基础调研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4689980
  • 上传时间:2023-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文理基础调研模拟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 《背影》——朱自清——中国著名作家    B . 《昆明的雨》——汪曾祺——中国作家    C .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中国作家    D .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法国哲学家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hài人听闻________随声附hè________   赏cì_______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____? (3)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________,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5)梦境是古诗词中常描述的内容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借“________,________”两句,幻想天帝关心她,灵魂得到虚幻的慰藉;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想象出征前遍分将士烤炙、奏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甲】“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A》,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乙】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B》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B》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选文中所提到的两本书分别是A和B,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鲁迅先生对这两本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5. (20分)阅读《思想的微光》,完成下列各题。

      思想的微光人的日常生活,常常是无序的在无序的生活细节中,人的头脑常在无意间被“触头”触着,倏然生出一些小杂感所谓“触头”:或是几节精彩的文句,或是与友人谈话时的意外撞击,或是某种情绪的突然漾动,或是一束小花对眼眸的一次撩动,等等,不一而足人人都有这倏忽间的小念头,但大多数的人并不曾留意它,任其自生自灭了而有一种人,特别敏于这种小念头,会备一支笔,几张纸片,将小杂感随手记下其小79,感虽芜杂,但埋头展玩,也会看到几丝思想的微光这种人或许就是人所称的作家但我不管他们叫作家,我只把他们看成是特别注意生命体验的人他们固执地把人的痕迹保留在生命史上,使生命的原野,青翠繁茂起来有谁不希望美丽常在呢?然而,一朵花开得最艳丽的时候,也就是将要凋敝的时候;有谁不希望欣赏到美丽的全部呢?然而,时空的阻隔和人类认识及眼界的局限,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局部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其实,花朵之后,便是果实果实是美丽的另一种存在,是更沉雄更蕴藉更质朴的一种存在旧的美丽在一个瞬间消亡,而新的美丽在另一个瞬间诞生;美丽是变幻而不息的过程,我们只须抱着不泯的希望和恒在的信念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半夜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间开放得最动人最忘我,便感叹道:自然的关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但川端康成并未因此而黯然神伤,而是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要好好活下去于是,我为哲人的豁达而感动时间会让我们看到美丽的全部,关键的,要永远热爱生活!有谁不希望春光永驻呢?不要说春天里花的开放、爱情的萌发、青春的灵动,单说那一片片春草,绿绿的,茸茸的,静时如毡如帛,动时如歌如蹈,看一眼,便顿消心中块垒,生一种莫名感动然而,又有谁能留住逝去的春水呢,“一江春水向东流”,乃自然之法则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其实,又有谁不热爱夏荫之宏阔,秋景之丰盈,冬雪之妩媚呢?痛苦的犁刀一方面割破你的心,一方面又掘出新鲜的血液,人类总是有新的所得如果春天是________,那么,夏天便是________,秋天便是________,冬天便是抗争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可能便一事无成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一尊美丽而无用的幼芽有谁不愿长生不死呢?然而,一切生命最终都要面对死亡。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其实,死亡是另一种美丽贫穷的、富有的、高贵的、低贱的,一切生之不平等,在死亡面前都归于平等;人类平等的法则,大概缘于死亡的昭示而且,衰老的躯壳总不如婴儿更新鲜……讲一个悱恻的故事一个老人坐在一个陌生姑娘身边,都无言地低着头,周围一片寂寥突然,老人紧紧地握住姑娘的手:“别害怕,姑娘,我已经没有了欲念,只因你长得与死去的她太像,我想再把握一下已逝去的那一份情感年轻时没有学会珍惜,认为什么都会再来,可什么都不会再来说完,老人便婴儿般地哭泣姑娘正是一个恋爱中人,一下子明白了些什么,也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呜呜地哭起来我们明白了什么呢?死亡最大的功绩,便是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现在,珍惜我们已拥有的生活!(1)根据语境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请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如果春天是①________,那么,夏天便是②________,秋天便是③________,冬天便是抗争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九段的画线句子 (3)“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在文中出现三次,是不是作者的笔误呢?请分析其作用 (4)你认为标题“思想的微光”具体指的是什么?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寄与——________    苏生——________(2)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诗中表现出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的句子是________ (3)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诗人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了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岭南、________以及“那辽远的一角”的景象,联系历史,“辽远的一角”是指________。

      (4)再现景象时,作者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请分析并选择 A.眷恋    B.痛惜    C.憎恨    D.热爱    E.赞扬    F.向往①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________②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________(5)找出诗中一个用了比喻的句子,指出其表达作用 (6)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指出来,并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 .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 然后能/自反也    D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 . 然后能自强也       强:强大    C . 不知其善也         也:代词,它    D . 其饯我于月宫可乎   其:表希望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西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B .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C .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要安排一半的时间去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学学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D . 开头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再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来深化强调论点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②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任务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字数在150—200之间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任选一题作文 (一)本班趣事多(二)材料作文:选取感悟最深的角度成文题目自拟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积累,需要平时的勤学苦练。

      有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你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手300下,哪个同学坚持了,有90%的学生骄傲的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了80%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