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检调接触线作业指导书.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8446580
  • 上传时间:2018-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6 页接触线检调接触线检调一、周期1、200km/h 以下区段,检调周期为 12 个月2、200km/h 及以上区段,检调周期为 6 个月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接触线的线面校正、校直、磨耗测量和调整接触线位置、接触线补强等作业三、作业项目校正接触导线线面、校正接触导线波浪弯、测量接触导线磨耗、检调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检调接触线高度、检查接触线补强四、技术标准1、在曲线区段,接触线与承力索的连线应该垂直于轨平面,直线区段接触线呈“之”字型布置2、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应符合:200km/h 以下区段:直线区段 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 之间选用200km/h 及以上区段:设计值±20mm同时,应满足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要求3、接触线高度应符合:(1)200km/h 以下区段:设计值±100mm2)200km/h 及以上区段:设计值±20mm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6 页(3)最高高度不得大于 6500mm,最低高度不得小于 5700mm。

      4、接触线坡度(工作支)应符合:(1)定位点两侧第 1 根吊弦应等高,相对定位点的高度允许偏差±10mm;(2)相邻两吊弦的高差不得大于 10mm3)相邻两悬挂点的高差不得大于 30mm5、接触线不得偏磨和扭面6、接触线硬弯不得超过 0.2mm7、200km/h 及以上区段,正线接触线不允许接头200km/h 及以下区段,正线接触线接头不超过 2 个8、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应不小于 2m9、中心锚结所在跨距内避免出现接头,各接头距离不小于 150m1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查表待定)11、在电连接、中心锚结等集中负载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分别高出0-10mm、10-15mm12、接触网动态检测应符合:(1)200km/h 以下区段:硬点<50g;200km/h 及以上区段:硬点<60g2)弓网接触力在 40-200N 范围内五、作业组织人员:6—8 人(不包含地线及防护人员)。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6 页工具:激光测量仪、钢卷尺、滑轮组、手锤、钢丝套子、校正扳手、温度计、工具包、游标卡尺、手扳葫芦、紧线器、平挫、断线钳、五轮电车线校直器、力矩扳手、塞尺、平板尺等材料:定位环、定位线夹、开口销、Φ3.5 软态不锈钢丝、吊弦线夹、吊弦、接头线夹、接触导线、各种型号螺栓等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装配图、安装曲线图、接触线导线磨耗换算表六、作业程序(一)校正接触导线线面1、接触线线面不正时,易造成线夹偏斜和打、碰弓,可利用校正扳手整正线面2、若一跨距内线面普通偏斜,则需用两个校正扳手从一个定位开始,一步一步校正至另一个定位作业时,一个校正扳手卡着导线固定不动,用另一个校正扳手卡着导线向相反方向轻轻扭动,随后放开扳手,观察导线线面是否平整如果不平整,反复校正,直至使线面平整3、若一个跨距内只有少数地方线面不正,则可以用 3 个校正扳手,两个扳手固定两边不动,中间一个校正扳手扭动,直至使线面平整注意事项:1、在使用校正扳手时,要 2—3 人同时校正,每人负责一个校正扳手。

      2、校正导线时要轻轻给扳手加力或减力,不可急剧加、减力,避免扳手反弹或脱落3、在校正导线时,避免产生新的导线扭面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第 4 页 共 6 页(二)校正接触导线波浪弯当接触导线有波浪弯时,可使用 1 米的平板尺紧靠接触线的下面,使用塞尺测量接触线与平板尺之间的间隙,当间隙>0.2mm 时,使用五轮导线校直器校正导线波浪弯首先将五轮校直器卡在导线波浪弯平顺的一端,给五轮校直器加力,顺导线方向轻轻推动五轮校直器,直至推到导线平顺的部分为止一般均需要反复校直,且向硬弯两侧分别扩大 1 米,直至接触线硬弯小于 0.2mm 的标准为止注意事项:1、在给校直器加力或卸力时,要逐步逐次进行,调节转盘每次旋转 60°,避免加力过大或卸力过快产生新的波浪弯2、在推动校直器时,要保持校直器运行角度一致三)测量接触导线磨耗1、测量方法:将游标卡尺上下卡在导线上,调整游标卡尺,使游标卡尺垂直于导线,读取导线厚度值2、查接触导线磨耗换算表:将测量导线厚度值对照接触导线磨耗换算表,查找导线磨耗值。

      注意事项:在查磨耗换算表时,要注意不同型号接触导线对应的数值四)调整接触线位置1、检调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首先,调整前要进行修前测量,依据设计值与实际值确定调整量及调整方案,调整前要测量接触线导高值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第 5 页 共 6 页其次,按事先确定的调整量,在定位管上调整定位器安装位置,对于小限界使用的特型定位器,要在斜腕臂上调整定位器的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后,重新测量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注意事项:1、在静态测量接触导线拉出值(之字值)时,要尽量使用激光测量仪等先进测量手段,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测量误差2、若使用测杆测量拉出值时,要严格按照计算公式计算拉出值,切不可按照估算的方式进行拉出值计算3、对于半斜链型悬挂方式,调整拉出值(之字值)后,要检查定位线夹及其两侧吊弦线夹偏斜是否打弓4、调整拉出值(之字值)后,要对接触线高度进行复测,避免检调引起导高的变化2、检调接触线高度首先,调整前要进行修前测量,测量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定位器坡度、结构高度、上下部腕臂底座位置和相临 2 跨接触导线的坡度,依据设计值与实际值确定调整量并制定调整方案。

      第二,当整跨导高超出设计值±30mm 时,可以通过调整平腕臂高度进行导高调整,实际导高与设计值高差在±30mm 以内时,可以直接通过调整吊弦达到要求最后,要测量接触线导高、定位器坡度和拉出值(之字值),使其均符合要求注意事项:1、在静态测量接触导线导高时,要尽量使用激光测量仪等先进测量手段,减少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第 6 页 共 6 页人为因素造成测量误差2、调整后的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等高,定位点与两侧吊弦高差小于 5mm3、导高调整后,要使相邻 2 跨内的各吊弦受力均匀4、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导高和定位器坡度的调整要结合起来,不可顾此失彼五)接触线补强1、接触线补强适应范围:接触线因局部损伤或局部磨耗超标,而通过对其进行机械性能加强即可满足要求的导线2、接触线补强和局部更换可按照《接触线补强和局部更换》作业程序进行3、接触线夹状态检查4、导线外观检查七、注意事项1、人员机具必须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不得进入邻线,不得影响相邻轨道电路2、两部车梯同时作业时,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

      3、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时要认真分析接触线受力方向,避免线索弹回伤人4、作业时禁止作业人员踩踏接触线和定位器,禁止作业平台碰挂接触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