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x
51页2024年湖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一单选题(共80题)1、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包括( )A.环境现状描述B.拟议规划的概述C.开展公众参与D.具体项目的工程分析【答案】 D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位于城市建成区的某工业企业,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测量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B.该企业改扩建新增加的噪声源和噪声级C.该企业位于的噪声功能区D.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目标【答案】 B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 A.小于30°B.大于30°C.小于20°D.大于20°【答案】 A4、下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A.选在溶洞区B.选在湖泊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C.选在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地区D.选择的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为2.0m【答案】 D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不包括( )。
A.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B.工程变更前后的总投资变化情况C.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D.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答案】 B6、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下列属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的是()A.镍B.铜C.铬D.锌【答案】 C7、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是( )A.餐饮废物B.感染性医疗废物C.非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D.非本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答案】 C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在()完成A.准备阶段B.预测评价阶段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D.报告编写阶段【答案】 A9、某项目分别涉及2类和4类声环境功能区,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超过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为一级B.应为二级C.应为三级D.无法判定【答案】 A10、(2016年)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A.7个B.5个C.3个D.2个【答案】 C11、下列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叙述错误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B.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C.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答案】 D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于()河段,当拟预测溶解氧时,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A.分段预测B.弯曲C.矩形D.非矩形【答案】 A13、(2015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A.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B.评价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C.评价范围内人口流动情况D.评价范围内产业结构特征【答案】 A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的重点内容是( )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D.主要生态问题【答案】 C15、某企业外排含镍、含铜的废水。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水排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A.含铜、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B.含铜、含镍废水均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C.含铜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镍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D.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铜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答案】 D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I类建设项目一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A.≥20kmB.≤20kmC.>30kmD.≥50km【答案】 D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评价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A.生态学特征B.结构C.变化趋势D.功能【答案】 A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一般的公路建设项目,其两侧()满足一级评价的范围要求A.100mB.200mC.300mD.400m【答案】 B19、土壤微生物数量或土壤酶活性强度历来被视为()或肥力的主要依据 A.分析土壤活性B.评价土壤活性C.土地活性高低D.土壤指数【答案】 B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保护目标依据()确定。
A.建设项目特点B.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C.区域环境功能要求D.评价标准【答案】 B21、(2019年)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企业D.不适用于铜镍钴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C2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与监测可以不考虑的是( )[2008年真题]A.渗滤液B.噪声C.地下水D.大气【答案】 B23、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最低不得低于()mA.8B.10C.12D.20【答案】 A24、()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A.冰封期较长的水域B.平水期的水域C.丰水期的水域D.枯水期水域【答案】 A25、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 )的评价范围一致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工程实际建设文件C.工程设计文件D.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文件【答案】 A26、(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液体物料成分等进行识别B.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识别C.地下水环境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进行识别D.对于随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初、中、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答案】 C27、某拟建工程的建设会影响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工程占地仅为0.8km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A2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的评价原则包括( )、一致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科学性A.全程互动B.可操作性C.重点突出D.广泛参与【答案】 A29、土壤环境背景含量仅受( )输入影响A.非点源B.非面源C.非线源D.点源【答案】 A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及相关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有昼夜间等效声级B.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有A声功率级(LAW)C.声源源强表达量有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D.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答案】 C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B.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群的影响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答案】 B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各排放口非正常大气污染物的核算内容不包括( )A.非正常排放浓度B.单次持续时间C.年发生频次D.污染物年排放量【答案】 D33、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dB(A)A.10B.15C.20D.25【答案】 B34、(2016年)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噪声预测应覆盖评价范围内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B.在缺少声源源强资料时,通过类比测量源强数据,并给出类比测量条件C.评价范围内代表性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需实测,不能利用已有监测资料D.应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答案】 C35、某库容3亿立方米的水库项目位于土壤环境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答案】 B3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的保护措施。
A.居住区B.水环境C.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D.水土流失防治【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