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1900字.docx
14页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1900字 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1) 学会用三线摆物体的转动惯量(2) 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实验原理1. 测悬盘绕中心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I0:设下圆盘P质量为m0,当它绕中心轴O1O2作小角度扭动?时,圆盘位置升高h,它的势能为Ep?m0gh,这时圆盘角速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有:1?d??I0???m0gh?constant (1) 2?dt?2d?1d?,则圆盘动能为Ek?I0()2,dt2dtRr?2在扭转角较小时,升高的距离h可近似等于:h?,其中R为下圆盘悬2H线距圆心距离,r为上圆盘悬线距圆心距离,H为两圆盘距离代入(1)式m0gRrd2?d?d2?Rrd???? 这是一简谐运并对t微分得:I0 即?mg??02o2dtIHdtdtHdt04?2I0H动方程,由此方程可得转动周期T0满足:T0? m0gRr2由此得出: I0?m0gRr2T0 4?2H2. 测圆环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I1:把质量为m1的圆环放在悬盘上,使两者圆心重合,组成一个系统,测得它们绕O1O2作小角度扭动时周期为T1,根据相同的推导过程可得这个系统的转动惯量为: I?(m0?m1)gRr2T1 4?2H则圆环绕O1O2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I1?I?I03. 验证平行轴定理设某刚体的质心通过轴线O1O2,刚体绕这个轴线的转动惯量为IC,如果将此刚体与其质心在转动平面内平移距离d,移后刚体对O1O2轴的转动惯量为I'C?IC?Md2,这个关系称为平行轴定理。
若将两个质量都为m2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对称地放置在悬盘上,圆柱体离中心轴线的距离为x,测出两圆柱体与悬盘这个系统绕中心轴扭动的周期TX,则两圆柱体此时的转动惯量为:2I2??m0?2m2?gRrT4?2H2X?I0 ,与理论值I2'?m2x2?m2Rx2 比较,即可验证12平行轴定理主要器材三线摆、米尺、游标卡尺、天平、数字毫秒计、待测物实验步骤一、调整三线摆装置:1. 利用上圆盘上的三个调节螺丝,使三悬线等长,并固定紧定螺钉再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2. 观察下圆盘中心的水准器,并调节底板上三个调节螺钉,使下圆盘处于水平状态3. 调整底板左上方的光电传感接收装置,使下圆盘边上的当光杆能自由往返通过光电门二、测量周期T0,T1,TX:1. 接通数字毫秒计,把光电接收装置和毫秒计连接,设置测量次数为20次2. 在下圆盘处于静止状态下,拨动上圆盘的转动手柄,将上圆盘转过一个小角度(小于5?),使悬盘扭动悬盘扭动时,其质心只能上下移动摆动若干次后,按下毫秒计上的“执行”键,记录摆动20次周期的时间后结束,记录数据,重复测量5次3. 将圆环放在下圆盘上,使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然后按照2中的方法测量摆动周期T1,重复测量5次,记录数据4. 拿开圆环,将两小圆柱体对称地放在悬盘上,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摆动周期TX5. 分别测出上下圆盘悬点之间的距离a和b,算出悬点到中心的距离r和R 6. 测量其他物理量:用米尺测出上下圆盘之间的距离H0和放置两小圆柱体小孔间距2x,用游标卡尺测出待测圆环的内径、外径和小圆柱体的直径。
记录各刚体的质量实验数据表格圆环质量m1?0.565kg 圆柱体质量m2?0.118kg1. 悬盘对中心转轴的转动惯量I0m0gRr2?32?5.80?10kg?m04?2H1理论值:I0'?m0R2?5.41?10?3kg?m22实验值:I0?相对误差:E?I0?I0'?7.2% I0'2. 测定圆环对中心轴转动惯量I1实验值:I1?I?I0?理论值:I1'?(m0?m1)gRr2T1?I0?1.33?10?3kg?m2 24?Hm12(R1?R22)?1.31?10?3kg?m2 2I1?I1'?1.5% I1'相对误差:E?3. 验证平行轴定理?1??m?2m2?gRr2?42T?I实验值:I2??0X0??8.78?10kg?m 22?4?H?理论值:I2'?m2x2?相对误差:E?m22Rx?8.60?10?4kg?m2 2I2?I2'?2.1% I2'第二篇:三线摆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1900字三线摆测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要点 数据处理实验目的1. 掌握用三线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2. 检验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实验原理三线扭摆亦称三线悬盘,其构造如图(1)所示,若B盘绕垂直于盘共有的中心轴线OO作扭摆转动,当B随即升高h(见图(2)) ,若取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则B盘升高h动能为零,而势能为 EP=m0gh(1)'m0是B盘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B最大,即12(2) EI=I0ω02式中I0为B盘对中心轴线OO'的转动惯量,ω0是B角速度若摩擦力可略去不计,则 EP=EI 即 mogh=(3) (4)12I0ω02又若B盘角位移很小,理论上可以证明B盘的运动则是简谐振动,故B盘的角位移?与时间t的关系可表达为?=?0sin为ω=2πt (5) T式中?0是B盘的最大角位移,T为振动周期,由 (5) 式,角速度ωd?2π?02πcos=t (6)dtTT图2 h计算用图所以 ω0=2π?0 (7) T将(7)代入(4)得mogh=2π?021I0() 2T(8)设r和R分别表示系绳点到A盘中心和B盘中心的距离,由图2和图3的几何关系可知:=h=00=a1c1?a1c1a1c1?a1c12Rr(1?cos?) ==a1c1+a1c1a1c1+a1c1a1c1+a1c122222Rr?2sin2?≈H,即 ,故上式中的a1c1≈a1c1因悬线 l 很长,B盘的偏转?又很小(sin?≈?)H =2?(R?r)2 (9) Rr?2(10) 则 h=2H将(10)代(8)得 c1′rb1?R O′m0gRr2图 3 (11) T4π2H这就是测定B盘绕中心轴线OOˊ转动的转动惯量公式。
若在B盘上放质量为M的其它物体,,只要该物体的质心与中心轴线OOˊ重合,则B盘与M的总转动I0=惯量为:I1=(m0+M)gRr2T1 (12)24πH(13) 则该物体的转动惯量为 : I=I1?I0实验仪器三线摆,水准器,秒表,游标卡尺,钢直尺,待测圆环等操作要点1. 用水准泡调A,B 盘水平后,缓慢启动A盘(小于5),B盘随即扭转摆动,用秒表计记录摆动50次所需时间t ,共记录三次,取平均值求出周期TΟ2. 把待测圆环置于B盘上,使其质心与OOˊ轴线重合,缓慢启动A盘(小于5),B盘随即扭转摆动,用秒表计记录摆动50次所需时间t1 ,共记录三次,取平均值求出周期T1Ο3. 测定记录仪器常数:绳长l、A盘两悬点距离a、B盘两悬点距离b、圆环内直径R1、圆环外直径R2及B盘质量m0、圆环质量M数据处理1. 表一:B盘摆动50次的时间表二:仪器及圆环各长度测量值及质量常数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l(cm)a(cm)bR1(cm)R2(cm)m0(g)M(g)3. 对数据处理如下:由A盘两悬点距离a可求得A盘中心到系绳点的距离为 r=a=_______ 33b=_______ 3由B盘两悬点距离b可求得B盘中心到系绳点的距离为 R=可得: H=l2?(R?r)2=_______(1)B盘转动惯量: I0=m0gRr4π2HT2=________(Kg?m2) (2)加圆环后转动惯量: I1=(m0+M)gRr4π2HT1=_________(Kg?m2) 2(3)圆环转动惯量测量值: I测=I1?I0=__________(Kg?m2)(4)圆环转动惯量理论值: I理=122M(R+R)=_________(Kg?m2) (5)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6)结果表达式:误差分析及讨论212ΔI=I理?I测=_________(Kg?m2) E=ΔII×100%=_________ 理I=(____±____)Kg?m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