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
10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2、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4、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水滴石穿 C.积水成渊 D.披荆斩棘5、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6、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7、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8、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Z>X>Y C.X>Z>Y D.Y>X>Z9、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10、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共中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11、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12、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A.1 B.2 C.3 D.413、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14、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1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6、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816000反应后质量/g0010.8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是反应物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中含有氢元素 D.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17、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8、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矿泉水 C.白醋 D.蒸馏水19、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20、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两个汞原子___________;②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③四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④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3”的含义:①2NH3中数字“3”表示_________;②2Al3+中数字“3”表示__________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实验桌上3、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胆矾10种物质。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定性研究)(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此时对比实验应控制的相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定量研究)(3)如图乙,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____实验前必须要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A NaOH溶液B CaCl2溶液 C 浓硫酸 D 稀盐酸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根据如图信息进行计算(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入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1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2、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填写离子符号)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结果精确至 0.1 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七、 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C3、C4、A5、C6、D7、A8、B9、C10、A11、C12、B13、D14、D15、A16、D17、B18、D19、A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2Hg 3SO2 4NO3- 一个氨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 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2、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 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 防止粉末化的高锰酸钾随氧气流进入水中 使试管受热均匀 均匀、连续不断放出 毛玻璃片 正 3、⑥⑧; ①③④⑦⑩; ②⑤⑨; ①③⑦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气泡产生的快慢(或剧烈程度) 等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等量的FeCl3和CuSO4溶液、相同的容器等 时间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试管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0g(2)10%2、(1)Na+、H+;(2)10.6g;(3)6.5%七、 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1、D10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