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doc
10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4、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5、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6、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7、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8、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1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1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12、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13、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5、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16、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 D.NaOH17、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A. B.C. D.1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 D.19、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下列常见的金属:①铁、②铝、③铜、④锌、⑤钛,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的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的有_____,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材料是________均填序号)2、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镁原子:_______;(2)硫酸钾:_______;(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相关性质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
3)对比装置C与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4)持续通入CO2,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2、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H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2)B的作用是_____,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_____功能答出一点)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省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好带了一些回来,想去学校实验室测定这此大理石中CaCO3的含量他称取了20克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将25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充分反应,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其他分均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入次数一二三四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5050505050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151055m试求:(1)m的值应为_____;(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次数123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5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8422求:(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七、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 食盐水(pH≈7 ) B.牙膏(pH≈9)C.肥皂(pH≈10 ) D.米醋(pH≈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D3、B4、C5、A6、D7、B8、C9、C10、D11、A12、D13、C14、A15、A16、C17、B18、A19、C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① ② ②⑤ ⑤ ② 2、 3、离子 得到 2NaOH+SO2=Na2SO3+H2O A.34 B.最外层电子数 C.Se+O2SeO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分液漏斗 吸水(或干燥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 若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入了水蒸气,也能使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 收集气体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5;(2)75%;(3)7.3%2、(1)10;(2)10.5%。
七、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1、D10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