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套).doc
10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套)(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2、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3、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4、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6、《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 HCl NaOH D.NaCl Na2CO3 Na2SO49、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10、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B.m=3.2C.X的化学式为NO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11、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1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13、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14、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15、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 )A.测量密度 B.加入稀盐酸 C.在酒精灯上加热 D.观察颜色1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18、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19、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20、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里: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___8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2、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色;(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________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钾元素________ ②2个氮原子________③2个水分子________ ④铵根离子________⑤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2)写出“3CH4”中“4”的含义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将 A与D相连,可以制取_________________ (填气体名称),还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有 ______(填标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装置 C 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 B 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若用 G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择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___(填标号)。
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H2 ②N2 ③O2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2、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 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七、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C3、C4、D5、C6、B7、C8、B9、C10、B11、A12、A13、C14、B15、D16、B17、A18、B19、C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广口瓶 胶头滴管 三分之一 大于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H+ 红 Al2O3+6HCl=2AlCl3+3H2O ③⑤ Na2CO3 3、K 2N 2H2O NH4+ 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管 锥形瓶 氧气 E或G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b 端导管口,若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AF或AG2、酒精灯 B a ②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g 7.3% 12.6% 2、(1)0.96(2)8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