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人格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pdf
3页1 试比较三种人格研究途径的优缺点答: 作为人格的科学研究早在20 世纪初就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传统研究途径、这就是: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问题1)、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优点: 1.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性2.研究人环境关系的全面复杂性3. 导向个体的深度研究缺点: 1.导致非系统观察 2. 促使对资料的主观解释 3. 变量间的关系纠缠不清2) 、相关研究,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优点: 1.研究众多变量 2.研究许多变量间的关系缺点: 1.建立的关系是联系性的而不是因果性的 2. 导致自我报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一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和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优点: 1.操纵具体变量 2.客观记录资料 3. 建立因果关系缺点: 1.有很多现象不能在实验室研究 2. 人为情景限制了发现的推广性2 什么是构念?简述构念的形成。
答:答:构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的概念构念是一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观点, 是人们用来对事件整理分类的一种概念,也是人们看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 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 个人构念自然也因人而异, 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3 简述高级需要的特点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答:特点: 1)高级需要是一种在进化上发展较迟的产物,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 2)高级需要是个体发育过程中较迟的产物;3)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4)生活在高级需要的水平上,意味着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长的寿命也就是更健康; 5)从主观上讲高级需要不像其他需要一样迫切,较不容易被察觉,容易由于暗示、模仿或错误的信念和习惯而与其他需要混淆;6)如果人的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 人们往往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大的价值,它们才能令人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感;7)高级需要的满足有更多的前提条件;8)需要的层次越高,爱的趋同范围就越广,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自私成分越少原因: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1) 客观原因:从外部条件来看,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要登上这一需要层次的顶峰,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来满足其较低层次的基本需要2)主观原因:(1)我们没有发展得更好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自我概念的缩减;(2)是我们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 (3)是我们自己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地方;(4)自我实现的第四种阻力是成功恐惧。
4 多拉德 - 米勒强调的童年期四个关键训练是什么?这四个方面对人格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答: (1)喂食训练:愉快的经验使正面印象被“概化”,推广到其他人;不愉快的经验产生负面印象, 可能对人际交往有退避、冷漠的反应 关系到婴儿自身的发展和他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的发展2)大小便训练:父母过分严格会导致儿童退避或形成强迫性倾向3)早期性教育:引起儿童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困扰性观念是童年期获得的,如性别观念4)愤怒 -焦虑冲突: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相违时,或兄弟、姊妹之间的冲突和争吵父母在管教时若宽严得当,能引导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攻击行为;若父母过严, 立即责备和惩罚,儿童会压抑,对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5 “价值的条件能促进个体自我实现趋向”,对吗?为什么?答:对,诚如歌德说, “人怎么能认识自己呢?通过观察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行动你去试验完成你的职责吧, 你立刻就知道, 你是怎样的人 ”实现“自我”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 用自己诸多才能去履行应尽的职责,就其效果加以比较,好坏、优劣分明,自身价值自然而然地得到证实了也就是说, 只有善于吸收上级、 同事、下属或学生等大多数人对你的认识和态度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 只有为集体奋斗付出了才能真正体现自我。
所以说价值的条件能促进个体自我实现趋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