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pdf
8页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找出来写在下面的表格中)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生活在云南境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蓝田人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BCD3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开始于()A秦孝公时期 B秦始皇时期C汉武帝时期 D汉明帝时期4下列几次战役,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是()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白登之役5“因材施教”体现的是谁的教育思想:()A 孔子 B 老子C 孙子 D 墨子6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社会变革是()A商鞅变法 B吴起变法C李悝变法 D管仲改革7下列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秦朝统一文字、 货币、度量衡秦始皇焚书坑儒A B C D8“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语中的“沛公”指()A项伯 B 范增C项羽 D 刘邦9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10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 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是()A开封 B咸阳C南京 D呼和浩特二、能力拓展(共8 分)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 ) 展开翅膀 上 天( 打一古 代 历史人物 )谜底:()( 2 ) 一颗白菜没有 叶(猜一古 代历史人物)谜底:()( 3 ) 持 久 和 平 ( 猜 一 古 代 地 名 )谜 底 :()( 4 ) 孔 雀 收 屏 ( 猜 一 历 史 人 物 )谜 底 :()三、史实回顾(共13 分)12( 3 分)请分别写出三个我国古代著名的迁都事件?13( 4 分)请你写出四位秦汉时期科技方面杰出人物的名字及成就。
14( 6 分)南京为六朝古都,请你分别写出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四、读图与分析(共50 分)15识图知意:请回答:(1)( 4 分)右图中的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2)( 2 分)在战国时期谁的思想观点与此人相似?(3)( 2 分)后来又经谁提出什么主张把这一学说加以改造、发挥从而提升到“独尊”的地位?16成语归类:(6 分)请将下列成语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后:纸上谈兵指鹿为马巧借东风约法三章草木皆兵老马识途A春秋战国:_ B秦汉时期:_ C三国两晋南北朝:_ 17读读想想:材料 1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2/3 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材料 2秦朝时死刑种类很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材料 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1)( 3 分)材料1、2 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 4 分)材料3 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是为了什么?(3)( 4 分)材料1、2 与材料 3 之间有何联系?18在纸发明以前, 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做书写材料但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
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请回答:(1)( 2 分)我国造纸术发明于何时?(2)( 4 分)竹木简、帛和纸做书写材料各有何优点或缺点?(3)( 2 分)造纸术发明后,谁又改进了造纸术?19历史论坛:(5 分)有人认为:“汉武帝雄才大略”,还有人认为:“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谈一谈你的理由?20情景再现:(5 分)如图所示, 请你结合课本上“商鞅舌战守旧群臣”的插图,请你把商鞅舌战群儒的场面描述一下百字以内)21阅读思考:(7 分)淝水之战东晋谢石、谢玄在洛涧大捷后,亲自指挥大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东岸,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在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派出朱序劝降以后,正在洋洋得意, 等待晋军的投降,突然听到洛涧失守,像头上挨了闷棍一样,有点沉不住气他要苻融陪着他到寿阳城楼上去看看对岸形势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晋兵了苻坚有点害怕了, 他转过头对苻融说: “这确实是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呢?”打那以后,苻坚命令秦兵严密防守。
晋军没能渡过淝水,谢石、谢玄十分着急如果拖延下去,只怕各路秦军到齐,对晋军不利谢玄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说:“你们带了大军深入晋国的土地,现在淝水边摆下阵势,按兵不动,这难道是像打仗的吗?如果你们能把阵地稍稍往后撤一点,腾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就在战场上比一比输赢这才算有胆量呢!”苻坚一想, 要是不答应后撤, 不是承认我们害怕晋军吗?他马上召集秦军将领,说: “他们要我们让出一块阵地,我们就撤吧等他们正在渡河的时候,我们派骑兵冲上去,保管能把他们消灭谢石、 谢玄得到苻坚答应后撤的回音,迅速整好人马,准备渡河进攻约定后撤的时刻一到, 苻坚、苻融就指挥秦军后撤本想等晋军渡到一半时秦兵回头进攻没料到许多秦兵厌恶战争,害怕晋军,一听到后撤的命令,再也不想停下来了朱序又大喊“秦军败了”,秦兵更如决堤洪水,争先恐后地北逃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渡过淝水,向秦军猛攻经过这场大战,强大的前秦大伤元气,苻坚狼狈逃到洛阳读了上面这一材料,请你把东晋胜利前秦失败的原因告诉大家五、能言善辩(共9 分)22史学界认为: 中国古代史上,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积聚必然为统一创造条件。
请你以三国、 两晋、 南北朝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 D C D A A B D C D 二、 11( 1)张飞(2)刘邦(3)长安(4)关羽三、 12盘庚迁殷周平王迁都洛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3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张衡发明地动仪杜诗发明水排华佗制成“麻沸散”14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四、 15( 1)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孟子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A BC17( 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3)有联系,正是由于秦的统治残酷,激起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18( 1)西汉早期2)竹木简太笨重,帛价格昂贵,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3)蔡伦19提示:他们说的都对汉武帝为实现自己的文治武功,完成大一统,耗费了巨额的钱财,使国库越来越空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迷信奢侈,重用酷吏, 使人民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到汉武帝晚年, 社会出现动荡, 农民不断暴动。
不过,面对危机,汉武帝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宣布停止征战,减轻赋税,除去暴政,注意恢复民力,使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过去了所以说, 汉武帝虽有 “亡秦” 的过失, 却避免了 “亡秦”的灾祸,仍不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20(参考教材39 页)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叙事完整略)21提示: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从东晋方面看, 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六、22提示:长期的分裂割据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尽管国家分裂,但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 各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由于北方战乱,北方农民大批南迁,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北方的经济也不断地恢复南北经济的发展,对统一提出了要求南北朝对峙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局部的统一,如前秦、北魏、北周统一北方。
这些因素都为全面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