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docx
13页1、 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抄录:一、 进位加法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如:9 + 5 =, ''凑十法〃是分小数凑大数,5分成1和4, 9 加1是10, 10加4是14, 9+5 = 14我的方法是:看到“9〃想到“1〃,即5去1余4, 再用4加10, 9 + 5 = 14如果是8+3 =,看到“8〃想到“2”,即3去2余1,再用1加10, 8 + 3 = 11从而知道7、6加某个数,7与3, 6与4我上面所说的方法就是把凑十法当 成了口诀想,使孩子看到就能想到,方法掌握好了很快就能写出得数,并且正确率高2、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如:46+8 =,这个也必须看大数,即看46,因为6加8 大于10,所以可把十位上的4加1是5直接写到等号后面46+8 = 5?,然后看到“6〃想 到“4〃,把8去4余4,余数4直接写到等号后5的后面46+8 = 54再如:83 + 9 = 9?, 看到“3〃想到“7〃,9 去 7 余 2, 83 + 9 = 92二、 退位减法1、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如13—8 =,减法用的是''破十法〃,把13分成3和10, 10减8是2,3加2是5, 13—8 = 5。
我的方法是:减法看减号后面的数,看至『'8〃想到“2〃, 2再与前面的数上的个位数3相加得5,即:13—8 = 5再如:16 — 7 = ,看至至'7〃想到“3〃,3 加 6 是 9,即 16 — 7 = 92、 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如:84 — 9=,因为个位上的数4减9不够减,所以必须 借位,把十位上的8直接去1,即84 — 9=7?看到“9〃想到“1〃,1加4是5, 84 — 9 = 75 又如:56 — 7=4?,看至至'7〃想到“3〃,3 加 6 是 9, 56 — 7=49二年级: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口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1) 运算: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 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运算为避免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 个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2)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A、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准确判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写出答。
错误典型:a、 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b、 表格分析不够仔细:如“书第5页第3题”2、 认识和乘法口诀(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数X乘数=积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X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 = 12或4+4+4=12; 3+3+3+3 = 12写成乘法算式是:3X4=12或4X3 = 122) 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 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 上再加 14,即 21 + 14 = 35)错误典型:a、 “ 口诀”与“读作”混淆:如:3X7 = 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容易漏掉)b、 算式与图形结合:3、 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1) 除法的意义能够结合算是说出除法的意义,如算式21三3 = 7可以表示:a、 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b、 把21拿来分,每份是3,可以分成7份;c、 21是3的7倍。
d、 21里面有()个3.体会除法与乘法的“互逆”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三除数=商(了解:被除数三商=除数商X除数=被除数)(3) 会用乘法口 口诀求出除法的商:同样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四个算式,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如:三九二十七:3X9 = 27 9X3 = 27 27 三 3 = 9 27 三 9=3(4) 理解“倍”和“倍数”的意义: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生的话来理解一一“大数里边有几个小数那么多” 倍数:学生的话一一“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一个那么多、两个那么多、三个那么多…… 的数”,比如3的倍数是3、6、9、12、15……(5)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错误典型:a、 求“每份有多少”和“有多少份”的单位容易混淆:纽扣题:求的是有多少份;苹果题:求得是每份有多少个b、 和“倍”相关的问题:学生容易在选择用“乘法”还是“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混淆c、 提一个生活中有关除法的问题二【图形与几何】1、测量口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口厘米、米的认识1) 厘米的认识;a、 会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通过估计用手比划出1厘米、10厘米的长度b、 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读作“厘米”。
2) 米的认识;掌握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3) 简单的估测和测量а、 能够估计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单位,以及在测量的时候能够选择正确的单位错误典型:体育老师的身高是1米8,也就是身高1米8厘米正确的意思是1米80厘米)三年级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 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5、 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 数,也可能是四位数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1、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2、 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 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 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4、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5、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б、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4、 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剪(折)一个最大的 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6、 一周边线的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7、 长方形的周长二(长+宽)X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乂2+宽X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8、正方形的边长=周长三4长方形的长=周长三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三2-长 篱笆最长=长乂2+宽 篱笆最短=宽X2+长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和几个百,再除以 一位数,商是几,就是几十和几百2、 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 口算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 以一位数,再在商的后面添上03、 除法竖式用“商(求商与写商)一一乘(计算并写出商乘除数的积)一一减(被减数减 商与乘数的积)”的过程来写4、 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
除的 过程中,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5、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6、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7、 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商X除数=被除 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X除数+余数二被除数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价X数量=总价 总价三数量=单价 总价三单价=数量 速度X时间二路程 路程三时间二速度 路程三速度二时间 (二)1.两种物品间隔排列,两端是同一种物品,中间物品少1,两端物品多1;两端是不同的物品,两种物 品数量相等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看成是平移物体以一个点或 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成是旋转2.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七单元 分数的认识(一)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是几分之 几2•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大,分子小,分数小;分子相同比分母, 分母小,分数大,分母大,分数小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四年级1、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 算式中带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 有中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4、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5、 一个因数=积十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乂除数除数=被除数三商6、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乂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三商7、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0)不能做除数9、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 数整除如6三2 = 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注意:整除要求被除数、 除数、商都是整数,没有余数,任意一个为小数或分数都不是整除在用整除描满三2 = 3 时,是被除数6能被除数2整除,或除数2能整除被除数610、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xb =bxa11、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 xb) xc=a x(bxc)12、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字母表达是: (a+b) X c =a X c+b X c13、 积变化的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两个因数都扩大(缩小),积也扩大(缩小),两个因数扩大(缩小)倍数的乘积就是积扩大(缩 小)的倍数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14、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用小括号把两个数字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如(6, 5),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点(6, 5)表示第6列第5行15、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用力拉三角形时,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表 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16、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直)三角形对应的高和底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 边互为高和底三角形有三条高17、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18、 三个角。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