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寻小艇航行的内驱力.docx
5页找寻小艇航行的内驱力原文呈现: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 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 轻快 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本段选自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该段表达上主要特点是抓住事物特点描写,历来是训练“抓 住事物 特点描写”的好例子近来,翻阅此段课堂实录、教学 设计,感 觉大多老师乐道于“怎样教”,多关注怎样训练、设 计,却少于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相 反,王松舟、肖绍国执教《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效率极高那么,高效教学的“内驱力”从哪里来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两 位名师的教学中 得到一些启发一、王崔舟:用一双语文的“眼睛”发现文本之美 师:现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这句话中的“仿佛”改成“好 像”,行 吗?生1: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过“好像”是说小艇的样子像 一条蛇,实际上“仿佛”有更明显的特点师:但这样也说不通呀!刚才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仿 佛”就是“好像”、“好像”就是“仿佛”,没区别谁有 别的看法?生2:我觉得两个词可以换,因为它们的意思是一 样的生3: “仿佛”的意思跟“好像”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仿佛”就好比说一条蛇真的在水中穿梭,“好像”呢,只 是样子上一样。
所以,我觉得还是不换的好师:我看这样,我先请一个同学一句一句地来读一读第二 自然段读完以后,请你们把这几个句子联系起来考虑考虑, 看看 能不能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生读)师:都听清楚了吗?第一处是“有点像”,第二处是 “像”,第三处是“仿佛”几句话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生1:作者把“像”都用上了生2:虽然“像”都用上了,但是用的词语不一样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啊!用的词语不一样,为什么要不 一样呢?生3:这样感觉就不死板了生4:说明作者词汇很丰富生5:读起来有变化,味道更好!师:好!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把“轻快, 灵活”改成“既轻快又灵活”行吗?生1:这样行是行,就是太啰唆既”和“又”我觉得 加不加它们都行,加上去反而啰唆,不加反而精炼师:你巳经有感觉了,加上去反而啰唆,不加呢?精炼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看他讲得有没有道理生1: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师:注意,“轻快灵活”中间用的是逗号谁再读一读?生2: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师:我们再读读这句,“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 一条蛇什么感觉?生1:拖得太慢了,好像快睡着了生2:感觉不轻快不灵活了生3:很笨重的感觉,好像没力气了似的。
师:所以,能改吗?能乱加词语吗?生:不可以师:就是这样两个词,中间一个逗号,把小艇的特点非常 准 确、非常传神地写了出来咱们读读这一段话,体会体会这 样写的好处二、肖绍国:张开“诗画”的胸怀感受文字“情趣”师: 来,我们一起把第一组词语连起来读一下请看屏幕一(大 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又窄又深、船艄翘起、船舱 软 软、轻快灵活;右边一组:操纵自如、左拐右拐、高声谈笑、 哗笑告别师:读了这四个词,你对威尼斯的小艇有了一个怎么样的 初步印象?生:我觉得,威尼斯的小艇比别的船要稍微窄一点,是非常灵活的师:是的,很窄很灵活,这是你对威尼斯小艇的初步印 象生:我觉得威尼斯的小艇很有特点,尾部是有点翘的,船 舱是有点软的师:我们来读第二组的四个词师:读了这四个词语,你对驾驶威尼斯小艇的船夫和乘坐 小艇的游客有了一个怎样的初步印象?生:我觉的船夫的操作很厉害,操纵自如赏析:肖老师 将课文中词语按照意义“组块”成小艇特点、人物活动两组, 围绕此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问指向文字的画面;第二问指向文 字的意蕴肖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两个问题?因为 语文课程 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课程这正是侧重 于语 言文字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与优势。
因此,语文教师 要在教学中发挥母语的这些特点、优势,引导学生经历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学习、运用汉字的音、形、义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小艇”,那给予“小艇”持续航行 的“内驱力”是什么?窃以为是:一是老师的“语文观”或 者“语 文课观”它是认识问题、方向问题,正确解决这个问 题能产生 强大的“生产力”高效指导课堂教学;二是老师的 “语言力”或 者“文字力”,即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等阅读鉴 赏能力这既包 括语言学知识,又包括文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