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语表达技能.docx
18页第一节呼吸控制和训练口语表达以音为载体,一般人如果不是有先天缺陷,发声应是与生俱来,勿需训练的能力然而,如果从事口语表达为主要方式的职业,没有训练发声的技能,就会在生理、心理各方 面感到难以应付发声能力是多种能力要素的有机结合,它可以通过两种训练来提高一一呼吸训练、共鸣位置 训练其次,发声能力还包括能根据表达内容、场合、听众情况来正确选择适中的声区、语调及音 量这些都是以正确的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吸气训练心理状态:要精神饱满,心态积极,做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身体状态:喉松鼻通,肩部放松,胸部稍前倾,头颈之间取平视角度,小腹自然内收坐站 要立腰基本要求(1 )扩展两肋:双肩自然放松,双臂可自由活动,深吸气,扩展两肋,增大胸腔的前后左 右径,从而使气容量增大2 )吸气要深:要有吸向肺底的感觉,此时横膈下降,体内积蓄较多的空气3 )小腹内收:在吸气的同时,腹部肌肉应向小用腹的中心(即丹田)位置收缩,用收缩 的感觉控制气息训练方法:以衣襟中间向纽扣为标记,把气吸到最下面的一颗纽扣的位置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向前缩,沿背将气吸入体内闻花香:这样气会吸得深入、自然用这种方法体会降膈和开肋做抬起重物和“倒拔杨柳”的姿势。
体会准备前的呼吸和弊劲,感受腰、腹肌状态半打”哈欠:不张大嘴地打哈欠体会吸气最后时刻的腰腹感觉二) 呼气训练:呼气要求: 呼气控制是整个呼吸控制的重点要求:平稳:均匀平衡地呼出气息,并能根据感情的变化,地变换呼气状态控制:呼气时,呼气肌肉群体工作的同时,吸气肌肉群体仍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工作并且要 控制住腹肌向丹田收缩的力量这样呼气就能持久变化:随着所表达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调节呼气的强弱、快慢,要学会无声吸气,同时加强 唇、舌力度训练方法:保持自然张弛状态,不能为了延长呼气时间而憋气、紧喉用练习吸气的方法吸至“八成”满,然后:(1) 缓慢持续地发出“ S ”或“ YU ”的声音(2) 以叹气的方法呼出,并不带任何语音,体会喉部如何放松(3) 均匀、缓慢地吹去桌上的灰尘(4) 以每秒一个数的速度数数,不断重复,以延长呼气时间,力求达到呼出一口气可以持 续30秒的标准,音色规整,圆润,不感到挤压、力竭5) 发带“ hei ”音的“狗喘”音:即闭口松喉,展开下肋,用笑的感觉(不出声)使 膈肌作有规律的颤动,锻炼膈肌,具体做法:深吸气:用这一口气,发出两三个扎实的“hei ”音,不断重复,坚持数日增加声音弹发次数,至一口气弹发七八次,弹发过程中气的力度应当均匀,声音保持一定的 音高、音量,音色也要始终一致。
坚持数日练习后,就会获得“自动”进气的感觉过程要由快到慢,稳健、轻巧地连续“ hei ” 音,最后达到要慢即慢,要快即快的程度做改变音高,音量和音色的练习弹发练习:吸气:弹发“ 1、2、3、4 ”,再吸气,弹发“ 2、2、3、4 ”如果喊操状吸好气,弹发“ha ”音,先慢后快,如京剧老生大笑状反复弹发“ hei ” “ ye ” “ hei ” “ huo ”以此锻炼,体会膈肌和丹田的控制能力调节能力练习: 以发音响亮的音节组成人名,如“小光”“小兰”作喊人练习设想距离50米,将对方叫住不知对方在何处,忽近忽远,忽大忽小,忽高忽低地呼喊由实声较多到逐渐加大回声,并 且带有感情色彩喊使情、气、声自然地融为一体利用这种练习,锻炼呼吸肌肉群的调节能力和控制气息流速、压力的能力,使气、声较为自 然地结合起来做改变音高,音量和音色的练习补换气息的练习:气息的补换是利用语音的停顿进行的偷气:即短时无声地吸气(常用方法)抢气:可以不顾及有无声的吸气就气:虽有停顿,并不进气,而是调动体内的余气进行贴补换气1、 换气的基本方法:当呼气发声时小腹放松,两肋下移回缩,当需吸气时,小腹一收,两肋一张,气从口鼻而入, 完成补气。
在整个换气过程中,两肋和小腹的控制是关键一般说来,语中有语意停顿的地方都可以换气,但在句逗停止处可大大的换气气流可有出 进以出带进吸入的气要充足,在语法和和逻辑停顿处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换气,即使换 也是小口换气,用鼻子或嘴迅速吸进一小口气,或者吐完前一个字时不易察觉的带回一点气 来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换气方法都必须不露痕迹,做到字断气不断,意连气也连 试读:普通话是老师的职业语言,V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V掌握和使用普通话/ 是师范院校合格毕业生的/必备条件V表示大口换气,/表示小口换气)2、 作快速呼吸练习:屏住呼吸一两秒钟,然后像突然发现从远方走来的友人那样,两肋快速提起迅速吸气,但 动作不要让人明显察觉,气息在不知不觉中吸入肺中,之后再相当缓慢均匀地将气呼出反 复练习,以适应说话间隙中快速换气的需要第二节共鸣控制和训练一. 共鸣腔及其作用发音体之间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人体发声的共鸣是指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声道共 鸣器官,引起它们的共振而扩大,变得震荡、响亮,圆润有弹性,刚柔适度,形成各种不同 的色彩这样的声音传送较远,可塑性大人的声道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鼻腔等。
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口腔共鸣能 使声音结实、明亮;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丽、高亢对教师来说,采取“口腔为主,三腔共 鸣”的方式为最佳,用这样的共鸣方式发出的声音,既圆润丰满,洪亮浑厚,又朴实自然, 清晰真切二. 共鸣控制训练的注意事项:1、 脊背挺直而舒展,颈要正,不前探,不后挫;放松颈部肌肉,保持咽道通畅;两肩自然下 垂2、 胸部不要故意挺出,要自然放松,吸气不要过满3、 下颌放松,活动灵便,适当打开口腔,上下槽牙间保持一定距离4、 声带发出的声音,要像一条带子,下与气息相连,从小腹抽出,垂直向上,经过咽部,成 为一束声流,沿上颚,中线向前,冲击上颚前部,流出口外练习共鸣腔的功能,首先要保护好声带,呼吸要均匀,减少声带的负担,经常练习“气泡音” 活动声带,把发声器官锻炼的结实、耐久三. 共鸣训练(一) .口腔共鸣训练1、 唇齿贴近,提高声音明亮度收紧双唇,使其贴近上下齿先做单音训练,然后扩展为词句,并比较自己过去的发音2、 从容的发复韵母ai.ei.ao.ou,读时注意体会声束沿上颚中线前滑,挂在前颚的感觉3、 调节颈部姿态,竖起后咽部,发韵母a.o.e.i.u,读时注意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感觉。
4、 改善u,.o的音色唇齿靠近,减少突起二) 胸腔共鸣训练:1. 体会胸腔共鸣:用较低的声音发ha音,声音不要过亮,逐渐降低音高,找到从胸腔发出的感觉也可适当加 大音量,并用手轻按胸部,用a做练习音,从高到低,从实到虚发长音,体会哪一段声音胸 腔振动强烈,然后在这一声音阶段做胸腔共鸣训练,一般说来,较低又柔和的声音易于产生 胸腔共鸣2. 适当增强胸腔共鸣练习朗读下列含有a音的词:反叛散漫武汉计划到达白发出嫁然后,用适当的低音练习朗读《春晓》,注意加强韵脚的胸腔共鸣3. 音高练习选一句话,在本人音域范围内,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4. 加强胸部响点的练习用较低的声音弹发hd音,体会胸部响点,由低到高一声声地弹发,体会胸部响点的上移和下 移三) 鼻腔共鸣训练1. 体会鼻腔共鸣用i,a练习,利用软腭下降将元音部分鼻化,体会鼻腔共鸣:I-- a--2. 交替发口音a和鼻音ma,a—ma—a—ma发口音时软腭上挺,堵住鼻腔通路,体会口腔共鸣,发鼻音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 反复练习,体会软腭上挺或下垂的不同感觉3. 鼻腔共鸣练习一般说来,a的舌位低,鼻腔共鸣弱,鼻腔共鸣时软腭下降幅度可稍大些。
i、u,舌位高, 口腔通路窄,气流容易进入鼻腔,因此,软腭不可下降过多,否则会使元音鼻化,造成鼻音;练习:妈妈,买卖,小猫,隐瞒,出门,戏迷,分秒,人民姓名3、减少鼻音色彩有鼻音习惯的发音,常常韵母的元音部分完全鼻化可用手捏住鼻子,用下列音节来检查是 否过分使用鼻腔共鸣如果鼻腔从元音开始就共振,表明鼻腔共鸣使用过度,应减少元音的 鼻化程度渊源黄昏间断湘江光芒荒凉(四) 三腔共鸣的训练1夸张四声练习选择韵母音素较多的成语或词语,运用共鸣技能作夸张声调的训练:山一明一水一秀,黑一 白一分一明,融一会一贯一通2大声的呼唤练习假设一个目标在80—100米处,呼唤:老王,等一等!苗一苗,早点回家!呼唤时,注意控制气息,并注意延长音节,体会三腔共鸣3绕口令练习(1) 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桔子榛子载满院子村子和寨子,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 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2) 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提示]绕口令中间略微停顿,快速收气,进行补气练习,放慢语速,声音哄亮,体会共鸣 效应第三节口腔控制和训练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理论中提及咬字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经过几代人的实践、 研究,从汉语音节结构特点出发,把汉语的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 阶段。
口语表达中,要想吐字有力、清晰,字音准确,归音到家、完整,字正腔圆、珠落玉 盘,借鉴吐字归音的理论,把它移植于言语实践之中,是非常必要的当代语言学家根据汉语音节的结构特点,对照传统说唱艺术中字头字腹字尾的分类规律,科 学地分析了普通话字音中声、韵母与字头、字腹、字尾的对应关系,认为: 字头一一指的是声母加韵头(介音)字腹一一指的是韵腹,即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字尾一一即韵尾结合传统戏曲艺术中对吐字归音的要求,我们可以找出口语表达中吐字归音的要领:出字出字是对字头的处理,字头的发音对于整个字音的清晰响亮起着关键作用出字,要求部位 准确,弹发有力声母的发音必须找准发音部位,即气流受阻的部位,口腔内蓄气要足,阻气要有力,力量集 中在阻气部位的纵中部,不要满口用力,弹发时要干净敏捷由于韵头对声母的影响,字头 的发音还要注意唇形正确,该圆则圆,该扁则扁零声母音节,出字也要有一定的力度i,u,u开头的音节,发音时可以带点摩擦成分; a,o,e开头的音节,可以在发音前收紧下喉部,像咳嗽前的状态立字立字是指韵腹(字腹)的发音过程韵腹的发音应呈拉开立起之势教师的工作用语不同于 日常说话,字字都应“立得住”也称立度。
因为在汉语音节中,开口度最大,发音共鸣最丰 满,声音最响亮的就是韵腹,再加上韵腹是声调的主要体现者,声调和韵腹充实的声音结合 在一起,在有声语言中就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语言音乐美归音归音是对字尾的处理字尾收的恰当与否,对于字音的完整清楚起着重要作用归音要求到 位恰当,干净利索到位”,是指尾音要归到应有的位置上,不能只吐“半截字”,字尾不收元音韵尾应分别 归到“ i ”或“ u ”,辅音韵尾应分别归到n和ng,发音时唇舌“到家”恰当”是说 韵尾的发音不能像单发时那样紧,那样完全,而是要求舌头的趋向鲜明,口腔逐渐闭合韵 尾i,u实际上只要收到松i和松u即可,n,ng舌尖或舌根只要轻微接触上腭即可 没有字尾的音节(开尾音节),归音时应保持字腹的发音口形,声不断形不变4、“枣核儿音”民间说唱的发音方式,要求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有头有尾,形成一个完整的“枣核形”状态, 以此求得字正腔圆的效果口语表达训练也应仿效、借鉴枣核形”是以声母、韵尾各一端,韵腹为核心,如“电”的发音过程如图)语流中感情色彩的变化与延伸,多体现在韵尾上,归音时要注意归出“味儿”来口腔控制和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