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经典现代文阅读:《天目山中笔记》---徐志摩.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7409764
  • 上传时间:2021-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4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经典现代文阅读:《天目山中笔记》…徐志摩中考现代文阅读:天目山中笔记徐志摩佛于大众中 说我尝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 ——莲华经譬喻品山中不定是清静庙宇在参天的大木中间藏着,早晚 间有的是风,松有松声,竹有竹韵,鸣的禽,叫的虫子,阁 上的大钟,殿上的木鱼,庙身的左边右边都安着接泉水的粗 毛竹管,这就是天然的笙箫,时缓时急的参和着天空地上种 种的鸣籁静是不静的;但山中的声响,不论是泥土里的蚯 蚓叫或是桥夫们深夜里“唱宝啲异调,自有一种各别处:它 来得纯粹,来得清亮,来得透澈,冰水似的沁入你的脾肺; 正如你在泉水里洗濯过后觉得清白些,这些山籁,虽则一样 是音响,也分明有洗净的功能夜间这些清籁摇着你入梦,清早上你也从这些清籁的 怀抱中苏醒山居是福,山上有楼住更是修得来的我们的楼窗开 处是一片蓊葱的林海,林海外更有云海!日的光,月的光, 星的光:全是你的从这三尺方的窗户你接受自然的变幻; 从这三尺方的窗户你散放你情感的变幻自在;满足今早梦回时睁眼见满帐的霞光鸟雀们在赞美;我也 加入一份它们的是清越的歌唱,我的是潜深一度的沉默钟楼中飞下一声宏钟,空山在音波的磅礴中震荡。

      这 一声钟激起了我的思潮不,潮字太夸;说思流罢耶教人 说阿门,印度教人说“欧姆”,与这钟声的嗡嗡,同是从撮口 外摄到阖口内包的一个无限的波动:分明是外扩,却又是内 潜;一切在它的周缘,却又在它的中心:同时是皮又是核, 是轴亦复是廓这伟大奥妙的”使人感到动,又感到静;从 静中见动,又从动中见静从安住到飞翔,又从飞翔回复安 住;从实在境界超入妙空,又从妙空化生实在:“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多奇异的力量!多奥妙的启示!包容一切冲突性的现 象,扩大刹那间的视域,这单纯的音响,于我是一种智灵的 洗净花开,花落,天外的流星与田畦间的飞黄,上绍云天 的青松,下临绝海的嵯岩,男女的爱,珠宝的光,火山的熔 液:一婴儿在它的摇篮中安眠这山上的钟声是昼夜不间歇的,平均五分钟时一次打钟的和尚独自在钟头上住着,据说他已经不间歇的打了十 一年钟,他的愿心是打到他不能动弹的那天钟楼上供着菩 萨,打钟人在大钟的一边安着他的“座”,他每晩是坐着安神 的,一只手挽着钟槌的一头,从长期的习惯,不叫睡眠耽误他的职司「这和尚,,我自忖,“一定是有道理的!和尚是没 道理的多:方才那知客僧想把七窍蒙充六根,怎么算总多了 一个鼻孔或是耳孔;那方丈师的谈吐里不少某督军与某省长 的点缀;那管半山亭的和尚更是贪嗔的化身,无端摔破了两 个无辜的茶碗。

      但这打钟和尚,他一定不是庸流不能不去看 看!,,他的年岁在五十开外,出家有二十几年,这钟楼,不错, 是他管的,这钟是他打的,他每晚,也不错,是坐着安神的, 但此外,可怜,我的俗眼竟看不出什么异样他拂拭着神龛, 神坐,拜垫,换上香烛掇一盂水,洗一把青菜,捻一把米, 擦干了手接受香客的布施,又转身去撞一声钟他脸上看不 出修行的清廛,却没有失眠的倦态,倒是满满的不时有笑容 的展露;念什么经;不,就念阿弥陀佛,他竟许是不认识字 的那一带是什么山,叫什么,和尚?“这里是天目山他说,“我知道,我说的是哪一带的严我手点着问我不知道山上另有一个和尚,他住在更上去昭明太子①读书台 的旧址,盖着几间屋,供着佛像,也归庙管的叫作茅棚, 但这不比得普陀山上的真茅棚,那看了怕人的,坐着或是偎 着修行的和尚没一个不是鹄形鸠面,鬼似的东西他们不开 口的多,你爱布施什么就放在他跟前的篓子或是盘子里,他 们怎么也不睁眼,不出声,随你给的是金条或是铁条人说 得更奇了有的半年没有吃过东西,不曾挪过窝,可还是没 有死,就这冥冥的坐着他们大约离成佛不远了,单看他们 的脸色,就比石片泥土不差什么,一样这黑刺刺,死僵僵的内中有几个,”香客们说,“已经成了活佛,我们的祖 母早三十年来就看见他们这样坐着的!”①昭明太子,即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立为太子,未 及位而卒,谥号昭明。

      他信佛能文,曾招聚文人学士,编集《文选》但天目山的茅棚以及茅棚里的和尚,却没有那样的浪 漫出奇茅棚是尽够蔽风雨的屋子,修道的也是活鲜鲜的人, 虽则他并不因此减却他给我们的趣味他是一个高身材、黑 面目,行动迟缓的中年人;他出家将近十年,三年前坐过禅 关,现在这山上茅棚里来修行;他在俗家时是个商人,家中 有父母兄弟姊妹,也许还有自身的妻子;他不曾明说他中年 出家的缘由他只说“俗业太重了,还是出家从佛的好但 从他沉着的语音与持重的神态中可以觉出他不仅是曾经在 人事上受过磨折,并且是在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的人他的口, 他的眼,都泄漏着他内里强自抑制,魔与佛交斗的痕迹;说 他是放过火杀过人的忏悔者,可信;说他是个回头的浪子, 也可言他不比那钟楼上人的不着颜色,不露曲折:他分明 是色的世界里逃来的一个囚犯三年的禅关,三年的草棚, 还不曾压倒,不曾灭净,他肉身的烈火俗业太重了,不如 出家从佛的好;”这话里岂不颤栗着一往忏悔的深心?我觉着 好奇;我怎么能得知他深夜趺坐时意念的究竟?佛于大众中 说我尝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所说 恼乱我心耶 但这也许看太奥了我们承受西洋人生观洗礼的,容 易把做人看太积极,入世的要求太猛烈,太不肯退让,把住 这热虎虎的一个身子一个心放进生活的轧床去,不叫他留存 半点汁水回去;非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决不肯认输,退后, 收下旗帜;并且即使承认了绝望的表示,他往往直接向生存 本体的取决,不来半不阑珊的收回了步子向后退:宁可自杀, 干脆的生命的断绝,不来出家,那是生命的否认。

      不错,西 洋人也有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例如亚佩腊①与爱洛绮丝② 但在他们是情感方面的转变,原来对人的爱移作对上帝的 爱,这知感的自体与它的活动依旧不含糊的在着;在东方人, 这出家是求情感的消灭,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自我一切 痕迹的解脱再说,这出家或出世的观念的老家,是印度不 是中国,是跟着佛教来的;印度可以会发生这类思想,学者 们自有种种哲理上乃至物理上的解释,也尽有趣味的中国 何以能容留这类思想,并且在实际上出家做尼僧的今天不比 以前少!这问题正值得研究,因为这分明不仅仅是个知识乃 至意识的浅深问题,也许这情形尽有极有趣味的解释的可 能,我见闻浅,不知道我们的学者怎样想法,我愿意领教①亚佩腊,未详②爱洛绮丝,十二世纪时一位法国青年女子,因与她 的老师阿卜略尔恋爱而导致一场悲剧,终而遁世十五年九月题为《天目山中笔记》既曰“笔记”,则不一定与山有 关,或许只因是在山中所记而已不过,山也并非和本文主 旨完全无干天目是浙西名胜,山色秀雅,多奇峰竹林所 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天目当然是名山,因此与佛与禅息息 相关从作为题记的那段偈语,我们就能对本文的用意有所 体察劈头一句“山中不定是清静”:有松声,有竹韵,有啸 风,有鸣禽——“静是不静的”,因为有“声”。

      有“声”,却不 是俗世的营营嗡嗡,是天然的笙箫,纯粹、清亮、透澈,是 天籁,不污人耳聪倒使人心宁意远,不静反是静声”之后 写“色”——目所能及的一切:林海,云海,日光,月光和星 光,并非纷扰熙攘的百丈红尘,故而人处其中自在而满足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点志摩的境界 了,却依然怀疑距离那则有“佛”和“法音”等字样的偈文太远 直到他在对山中钟音一番颂赞之后感叹:“闻佛柔软音,深远 甚微妙钟这种单纯的音响,是一种洗净智灵的启示,它包 容了万世万物于其怀中安眠,是大音、大相,无始,亦无终, 无声,亦无色本文的重心其实是写了与佛有关的两个人物,也就是 天目山中的两个和尚由宏大微妙的钟声自然就联想到了打钟的人钟是昼 夜不歇、片刻一次的,打钟的和尚也已不间歇地打了十一年, 连每晚打坐安神也挽着钟槌;他脸上看不出修行的痕迹或失 眠的倦态,倒有自在的笑意;不刻意念什么经更或竟不识字, 只知身处天目而对其他细节无所关心一一这一切都使我们 想起了佛陀在《经集》中所云:“那些超越疑虑,背离苦恼, 乐在涅槃,驱除贪嗔,导向诸天世界的人,乃是行道的胜者 这种“胜者”,也是“圣者”,志摩感到是他的“俗眼竟看不出什 么异样”来的。

      无忧无欢,无智无聪,圣者证道于平常,这是志摩所 能设想的佛家的最高境界,却绝不是志摩所能企及的志摩 所能企及的是另一种和尚:他不是如前一位平常而悠远的那 种,也不是冥坐苦修、鹄形鸠面的那种他住在茅棚里,家 中尚有亲人竟或还曾有过妻子,至于向佛的缘由他只肯解释 说“俗业太重”;他人事上受过磨折、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禅 坐和草棚尚难压倒其肉身的烈火,是个修道者也是个活鲜鲜 的人;他或许是个忏悔者,是个回头的浪子,是佛与魔在内 心交战的逃离色界的囚犯,出家仅为了情感的解脱或自我痕 迹的消灭——这也许倒象志摩本人某种心境的写照——这 样的佛徒能使志摩尤为感喟,正如脸有风霜的妇人往往比明 眸皓齿的少女更令人神授魂与一个道理很难再具体考证志摩在二六年秋写下此文时的心态, 恐怕也没有这个必要志摩一向被视为一个情感充溢、踊跃 入世的诗人,这固然不错,但此文也确实见出诗人心灵的又 一层面我们这样说还有另外一个例证,那就是志摩在其名 诗《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中对佛音梵呗的顶礼和咏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