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阅读复习专项(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5462969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1.8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下册阅读复习专项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 1. 阅读文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抓住关键语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同时能根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正确评价人物 3.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4. 围绕学习任务,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的理解 5. 能够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并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采用合理的阅读方法 【作业内容】 风吹过稻田, 我又想起了您 袁隆平爷爷一稻济天下, 他毕其一生专注田畴,矢志耕耘,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人间一粒种,天上一颗星,他一辈子的成就,永远镌刻在这辽阔的大地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走近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改良的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 20%以上 一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他选择这个艰苦的专业,是因为两件事激励了他 6 岁时,他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啊,多漂亮的花儿,多诱人的水果,他被深深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对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袁隆平下定决心要在农业科学上有所作为 )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 二 为了改良水稻品种,使粮食高产,他处处留心一次,他发现一株稻穗上竟结了一百六七十粒大谷子要是稻子都像这么大、这么多,该多好啊!他把这些谷子种到田里,可惜长出的稻谷还是又少又小 他不甘心,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就一定可以靠人工培育出杂交稻 他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爷爷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片一片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 ),最后终于从 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 6 株雄性不育的植株,他欣喜若狂 他用这些种子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水稻,并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效果很好在水稻生长期里,袁隆平爷爷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所以有人说他( )袁爷爷发明的杂交水稻还以迅猛之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7 年 3 月 15 日,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袁爷爷: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他的成就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 三 袁爷爷虽然整天同水稻打交道,但他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他喜欢音乐,听到好听的歌,便和着唱,有时还拉拉小提琴游泳是他的强项,许多年轻人都不敢和他比赛他钟爱摩托车,有时还下下象棋、打打牌,让大脑轻松轻松 …… 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大科学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 一、读文章,括号内分别填入哪句话最恰当?请选一选 A. 比农民更像农民 B. 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 C. 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认真阅读,给每一部分拟定一个小标题,并试着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 杂交水稻之父 二 三 这篇文章主要写 三、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袁隆平选择研究水稻主要是因为他喜欢水稻。

      ( ) 2.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让更多的人有饭吃 ( ) 3.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是他做的美梦,不可能实现 ( ) 4.从文中可以了解到培育杂交水稻关键是要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 ( ) 5. 袁隆平爷爷改良的水稻, 人称“东方魔稻”, 比常规水稻增产 30%以上 ( ) 四、第二部分划线的句子抓住袁爷爷的( )描写,我从中感受到( ) 走进袁隆平 【材料一】袁隆平水稻研究大事记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66 年——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发表,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 年——籼(xiān)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4 年——育成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 2 号”。

      ◎1986 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在程序上往更简便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1995 年——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1997 年——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2000 年——超级稻百亩连片单产 700 公斤/亩育种目标实现 ◎2004 年——超级稻百亩连片单产 800 公斤/亩育种目标实现 ◎2011 年——超级稻百亩连片单产 900 公斤/亩育种目标实现 ◎2014 年——超级稻百亩连片单产 1000 公斤/亩育种目标实现 ◎2016 年——向世界介绍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 ◎2018 年——完成在阿联酋迪拜沙漠地区种植水稻的任务 ◎2020 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 公斤 【材料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已进行研究1926 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1962 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得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 !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蕊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 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他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1964 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 一、认真阅读材料一,再根据水稻研究的大事记,绘制时间轴 1974 年 2004 年 2014 年 2020 年 1973 年 2000 年 2011 年 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二、袁隆平爷爷在进行杂交水稻这个课题研究时,道路是何等的曲折与艰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B. “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 C.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异花授粉,而这是世界级的大难题 D.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三、阅读材料二时,把你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不懂的问题 解决办法 致敬袁隆平 一 、崇高的敬意 (1)2021 年 5 月 22 日,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这位守护中国人饭碗的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研,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袁隆平爷爷是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请你结合以上所有材料,仿照于敏的授勋词,撰写袁隆平的授勋词 授勋词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二十八年隐姓埋名,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填补了中国核原子理论的空白, 为我国核科学技术和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 二、最好的“稻”念 (2)我们班级想共读《袁隆平传》,请根据各个同学的需求,为他们推荐合适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推荐 A.摘录书中重要内容 B.结合人物生平经历,梳理研究历程图 C.读完整本书,了解作品梗概 D.绘制人物关系图谱 姓名 阅读需求 阅读方法 平平 读了《袁隆平传》,我想向家人推荐这本书 ( ) 玲玲 袁爷爷研究了一辈子的杂交水稻, 我想了解这些年发生在他身上的传奇经历 ( ) 青青 我要把袁爷爷的一些话记录下来,作为我的座右铭 ( ) 【作业设计意图】 1.主题人物阅读板块清晰本次阅读以袁隆平为主线,从学生的阅读认知出发,分成三个板块,走近袁隆平,了解袁隆平爷爷的初心;走进袁隆平,深入了解袁隆平爷爷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经历各种曲折与艰辛, 为人类作出贡献;致敬袁隆平,向袁隆平爷爷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稻”念在这样的主题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训练的有效性和情感性 2.作业设计紧扣语文要素本项作业设计是针对四年级下册的阅读理解做的专项复习, 所以每道题目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性, 都指向本册教材所需掌握的语文要素,力求尽可能地全面覆盖,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现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三个板块所指向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如表 1 所示: 表 1 单元语文要素 阅读习题序号 第一单元: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板块第一题 第二板块第二题 第二单元: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第二板块第三题 第三板块第二题 第六单元: 拟定小标题,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板块第二题 第一板块第三题 第二板块第一题 第七单元: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第七单元: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一板块第四题 第三板块第一题 3.体现阅读能力的不同层级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基于此,作业设计时尽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秉着阅读设计的趣味性、导学性、有效性、实践性原则,结合整个主题阅读,考虑到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内容有选择安排补充材料,有意识地做到层层梯进作业编写时也时刻体现各个层级的阅读能力,并将这些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如第一板块第二小题和第二板块第一题,都是从文本中直接提取信息,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第一板块第一题、第二板块第二题指向推理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形成解释,给出正确的判断第二板块第三题、第三板块第一题指向学生评价鉴赏能力和拓展应用能力,通过多篇材料的阅读,感悟人物品质,形成正确的评价,最终完成授勋词的撰写第二板块第三题指向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让学生针对材料的不懂之处提出疑问,并试着解决。

      第三板块第二题指向阅读活用能力,不仅让学生会阅读,还让学生明确不同的阅读需求有不同的阅读策略与方法,我们要活学活用,恰当好处 【作业使用建议】 1.作业前本次阅读作业是四下阅读专项复习,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因此作 业前先引领学生梳理全册语文要素,回顾、整理相关的语文知识、学习策略、阅读方法等,在把握各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再进行专项练习,凸显练习的检测功能 2. 作业中:本次作业目的是掌握真实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语文要素的掌握,因此要强调学生练习的“独立性” 3. 作业后:要突出诊断功能并及时反馈练习要引导学生找到自身阅读能力发展的弱项,进而查漏补缺,促进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