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doc
8页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 A.海水晒盐B.活性炭净水C.生石灰做干燥剂D.干冰降雨 (★★)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测定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D.收集氧气 (★★)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 4.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3Fe2+:表示3个铁离子B.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C.H2O:“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D.Cu+2:1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5. 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 3COOOH,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与醋酸的化学性质相同B.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D.过氧乙酸属于有机物 (★★) 6.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酒精,烧碱B.活性炭,冰水混合物,天然气C.黄金,干冰,纯净的空气D.青铜,生石灰,生理盐水 (★★) 7.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已知碳12和碳14互为同位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12和碳14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B.碳12和碳14属于同种元素C.碳12和碳14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D.碳12和碳14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 (★★) 8.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性质和用途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用于制造多用途的电光源B.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C.钨的导电性好——钨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D.氢氧化钙能够与酸反应——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9.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MnO4= K2MnO4 + MnO2 + O2↑B.4Fe +3O22Fe2O3C.Cu + 2HCl=CuCl2 + H2↑D.4P + 5O2 2P2O5 (★★) 11. 下列有关“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可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C.存放溶液时,为保证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保存D.若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则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12. 下列化学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D.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3. 下列图像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A.表示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B.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镁、铝反应C.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粉末状、块状石灰石反应D.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 (★★★) 14. 下列鉴别和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B鉴别加入肥皂水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在空气中灼烧D除去NaCl中的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 15.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B.铝比铁的活动性强,因此铝比铁更易被腐蚀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汽油洗涤油污是溶解作用,所以洗涤剂清洗油污也是溶解作用 (★★★) 16. 小华在学习了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后,发现很多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能生成盐,于是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 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 A.①-Zn(OH)2B.②-ZnCl2C.③-H2SO4D.④-Zn 二、填空与简答(★★) 1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种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 _______ (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_______ 。
(3)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_ (4)任意一种钾肥的化学成分 _______ (★★★) 18.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是以金属材料使用作为标志 (1)刘禹锡《浪淘沙》中写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可见自然界中有以 ______ (物质类别)形式存在的金 (2)青铜(主要是铜、锡合金),青铜属于 ______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把青铜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气泡,生成 ,写一个方程式证明铜锡活动性顺序 ______ (3)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我国古代炼铁图 ①从充分燃烧的角度看,两人推动风箱,目的是 ______ ②铁冶炼使用的燃料有三个阶段历史:最初是木炭,然后是煤炭,因为相较于“伐薪烧炭”,人们在古代很难挖掘深埋于地下的煤炭,再到现在的焦炭写出用赤铁矿高护炼铁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 19. 下图四个试剂瓶中盛放有实验室常见 的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四瓶试剂中 (1)A瓶中的物质易潮解,此变化属于 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C瓶中的物质属于 _______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写出能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 。
(3)D瓶中固体为 _______ 色D与木炭反应属于 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 (4) _______ (填字母)可与盐酸发生反应 (★★) 20. 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下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_____ 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 ,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A 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 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 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三、实验题(★★★★) 21. 课本实验中,铁生锈需要较长的时间,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1)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4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______ 和 ______ 有关; (3)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______ ; (4)请写出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措施 ______ 。
四、填空与简答(★★★)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师经常会把实验演绎为小魔术请同学们揭秘以下魔术: (1)“烧不坏的手帕”用品:纱布、酒精溶液、酒精灯、坩埚钳从燃烧条件解释,纱布不燃烧的原因 _______ (2)“魔棒点灯”方法:在蒸发皿上,放些研细的高锰酸钾,滴上几滴浓硫酸,轻轻地用玻璃棒将其混合均匀,取一根长玻璃棒,蘸上述混合物,用蘸药的一端去接触灯芯,灯芯便会着火 ①上述魔术中用到的高锰酸钾我们也会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 _______ (填写字母标号,下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②上述魔术中用到的浓硫酸,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干燥剂,主要利用的是浓硫酸 _______ 性,该性质属于 _______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稀释浓硫酸要注意正确操作,稀释浓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 _______ (3)“瓶吞鸡蛋”,试分析鸡蛋被吞入瓶内的原因 _______ ,并写出涉及到氢氧化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 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猜想二:可能只有氯化钙;猜想三: _______ 【进行实验】(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_______ ,振荡发现无色溶液不变红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2)再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生锈铁钉 (4)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 _______ 六、填空与简答(★★) 24. 德州扒鸡驰名中外,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品,其中维生素b2又被称为核黄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陈代谢,其化学式为C 17H 20O 6N 4,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核黄素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 (2)37.6g核黄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
七、计算题(★★) 25. 德州签子馒头是拥有五百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兴起于乾隆年间,好看,好吃,好拿,孩子特别爱吃,在蒸馒头时要加入酵母,酵母发酵时会产生酸味,加少量纯碱(通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可以“中和”面团中的酸味1000g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折合为盐酸约为7.3g,需要加入12g纯碱才能去除面团的酸味,问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