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英语]66 听课评课说课共166页.doc
166页听课评课说课课堂笔记的基本要求课堂笔记是课后分析、评价一节课的原始的材料作为记录的常规,要注意如下几点:1、课堂教学进行的先后顺序,讲授的内容(包括正确和错误)及其先后顺序,讲授中体现出的个部分内容的衔接、联系等,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记录下来这是听课笔录的主要部分2、对课堂教学中个部分所用的时间,例如课的组成中各部分所用时间、各教学环节、步骤所用时间,每个教学内容所用时间、学生练习、活动时间,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时间(包括“拖堂”“提前”时间)等等一一作好记录3、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素养的外显行为(语言、板书、教法、教态)要作好记录特别是教师的用语如交待概念、原理、法则、重、难、关键知识的用语,用什么方法交待的,要作好实录,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语言,板书等也要记录4、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绪表现要记录下来,比如教师讲某一问题或知识时是否流畅,是否有艰难生涩表现,学生是否集中精力,活跃不?混乱不?松懈不?困惑不解不?师生之间配合如何?5、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活动要做记录比如,练习前后的表现,全部练习完的有多少人,最少能练习上多少题,并在一些人数范围内作统计、学生自主活动的参与度如何等。
听课中瞬时点评记录的基本要求听课中、瞬时点评记录主要是:当即发现和意识到的若干缺点或从教师讲课中,引起自己想到的一些问题,为防止事后流逝,及时把它记录在听课记录里,作为课后分析、评价的依据瞬时点评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技巧性、实效性来进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的八大要素一、教学目标:一般分析评价如下四个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点及其目标层次(例: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是否科学、合理落实2、能力目标: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措施等是否恰当、有效3、德育目标:对教材的思想性是否充分挖掘出来,是否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辨证唯物主义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4、情感目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二、教学内容:一般分析评价有如下四个方面1、教学有无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错误.2、知识容量是否适度,内容编织是否科学,内容层次划分是否合理,新旧知识衔接,知识过度是否自然,教学环节是否紧凑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不是有机结合4、是否突出重点,如何化解难点,传授知识的时间是否合理。
三、教学结构(课堂结构):一般分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1、课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和各部分的时间分配称课堂结构2、课堂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学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内外作业”等五个部分,每一节课有多少部分组成,视教学的具体情况而设定,不能千篇一律,形式主义3、课的结构在不断改革,改革一般体现在:①、课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其进行的顺序②、实施教学所采用的措施、手段改革的内容,从总的来讲:加强基础、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四、教学方法:一般分析评价教学方法是否选择恰当和是否行之有效1、教必有法,但无定法一般在教学中并单独,孤立存在一种教法,往往是一种或几种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其它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2、常用教学方法①、传授和学习间接知识常用:讲授、回答、读书指导等②、使学生获得直接知识和验证间接知识常用:演示、观察、实验等③、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常用:复习、练习、讨论等④、综合学习知识常用:分小组、合作等五、教学技能分析评价教师在一节课中所外显出来的教学技能一般是从“导入”“讲解”“提问”“举例”“演示”“结束”“运用教学手段”“调控”“反馈”“运用教学原理”等几种技能去看。
教学技能贯穿于一节课的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是,可以逐一进行,对其进行量化评价时,往往是一个综合评定六、教师的素质外显行为教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其外显行为来观察的,观察的目标要集中于教态、语言、板书、演示等几个方面七、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好坏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两方面:1、是教师是否适度把握好引导引导”巧在“引”妙在“导”所谓“引”,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营造轻松、幽默、新奇愉悦的课堂情景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构建一个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所谓“导”,是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验证;指导学生自己进行争论、发现、创新教师不包办代替,不搞注入式,要给学生留有可能大的参与空间2、是学生的参与是否最大一般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行为分为四个层次:①、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回答、但避免“大合唱”式的回答)②、一般参与(注意听讲、做笔记、受指定发言等)③、厌倦学习行为(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打盹等)④、逆反学习行为(有妨碍教学活动的行为)八、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与分析:1、教学是否遵(标)纲守本,教学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定性分析教学目标达成度。
2、学生课堂练习和提问、回答正确率如何?3、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配合教学的情况如何?4、课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调查调查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感到:理解喜悦,自信提高等等听课记录次数:第1次学校班级学科执教人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上或下午第 节课型课题听课人课堂记录瞬时点评课堂教学分析评价定性分析(评语):定量分析:项目权重评估要点等级字母分值分配得分等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301、教学目标正确、具体、落实得好2、教学无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错误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4、知识容量、内容编织、层次划分、知识衔接、过渡、科学、合理、自然、有序5、重点突出、突破难点与关键,(传授知识内容的)时间分配合理A:28——30B:24——27C:20——23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201、体现主体,重视启发,勇于创新,注重智能培养2、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紧凑有序,层次分明,课的组成部分,时间分配合理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调控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措施、方法、得当、有效A:18——20B:15——17C:12——14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201、普通话教学,表达正确、简洁、清晰、有感染力、教态和蔼、自然、大方。
2、板书归整、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有一定艺术性3、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原理、科学规范、效果明显4、课堂调整恰当,反馈与矫正及时充分,方法灵活多样A:18——20B:15——17C:13——14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效果301、遵标守本、按时完成教学任务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大,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好主体”与“主(引)导”的时间分配合理3、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收效好4、经课后调查,学生学习意识增强A:28——30B:24——27C:20——23总分100评析人签名综合合计教案主要指标评分要求学校班级学科写教案人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上或下午第 节课型教案课题项目权重教案评比要点权重分配实得分数备注教案的科学性141、规范性包括教学素质目标,要求,课型、课时、教法学法、重难点与关键和解决办法效果检查手段,作业布置等等拟订的规范、清楚,书写要工整清洁等62、科学、合理性包括教材内容的编织,内容层次的划分、知识容量多少,教学活动安排,课堂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清楚,教学法有特色文字通顺,表达精要无知识性错误等43、创新、有效性。
包括重点突出、难点与关键要突破、智能开发的方法,手段可行,有创新,“双基”落实到实处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要充分挖掘等4教学目标设计61、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32、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一般包含认知,操作、情感三种目标,尽可能使确定的认知,操作目标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3总分20评析人签名:合计得分说课评分指标学校班级学科说课人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上或下午第 节 课型说课课题项目权重说课要点权重分配实得分备注教材分析141、正确说明教材中的知识主线:教学内容、地位、作用,并以新课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为依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正确说明教材的注意项(点),包括承接点、知识点、立足点、重点、难点、关键、解决办法3、正确分析学生认知特点,说明如何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分析61、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说明所选取教法的原因,实施步骤和期望达到的目的2、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有学会变为会学,说明所选取学法的原因,步骤和期望达到的目的教学过程分析101、围绕教学目标说明教师的主(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如何有机结合(含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学程序,板书等教学设计的分析处理。
2、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分析,对学生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分析与自我评价(用于课后分析总分30评析人签名合计得分注:权重分配由评课教师在说课前集体确定听课记录次数:第2次学校班级学科执教人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上或下午第 节课型课题听课人课堂记录瞬时点评课堂教学分析评价定性分析(评语):定量分析:项目权重评估要点等级字母分值分配得分等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301、教学目标正确、具体、落实得好2、教学无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错误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4、知识容量、内容编织、层次划分、知识衔接、过渡、科学、合理、自然、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