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3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规范-总体技术规范分册(V300).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丰***
  • 文档编号:311372885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9.98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移动网管技术标准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标准系统总体技术标准分册版本号:3.0.02007年-5月-30日发布中国移动通信网络部目 录1 范围 12 标准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视需要增加此章节) 14 缩略语 25 系统技术标准 35.1系统定位 35.2系统功能 35.2.1 FSU功能 35.2.2 LSC功能 35.3系统技术要求 45.4系统组网框架 5系统拓扑结构 5系统组网架构 65.5监控系统通信控制方式 7监控现场协议解析方式 75.5.2 LSC中心协议解析方式 75.6监控系统组网原那么 86.系统传输组网方式 86.1抽取时隙方式 8说明 8组网示意图 9接口方式 116.2单向环形〔链形〕组网 12说明 12组网示意图 12接口方式 136.3双向保护环方式 13说明 13组网示意图 14接口方式 146.4 IP组网 14说明 14组网示意图 15接口方式 156.5无线组网 15说明 15组网示意图 16接口方式 166.6 E1单独组网 16说明 16组网示意图 17接口方式 176.7 单独E1及时隙交叉连接收敛组网 17说明 17组网示意图 17接口方式 186.8 FSU和LSC在各种情况下的组网建议 186.9 LSC和CSC组网要求 18组网要求 18平安要求 187 工程技术标准 197.1监控中心设备安装标准 19效劳器、计算机安装 20网络设备安装 207.2站点设备安装标准 20测点安装位置 20采集设备安装 21布线工艺 22线槽线管使用 22电缆使用及线色定义 23标签使用 23接地及防雷 237.3平安标准 248 编制历史 24附录A 24附录B 24前 言为加强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控系统对维护工作的支撑能力,促进监控系统持续健康开展,中国移动通信制定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系列技术标准。

      标准明确了监控系统的功能定位和详细需求、组网方案和技术要求及接口要求标准用于指导中国移动各省监控系统建设标准共包括十个标准分册:?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CSC功能需求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LSC功能需求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系统总体技术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FSU技术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CSC技术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LSC技术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A接口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B接口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C接口标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D接口标准?本标准是系统总体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系统架构、组网方式、通信控制方式以及工程技术要求等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网络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文档的局部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颖花〔文档内容解释人〕、何霞、张潮、俞龙云、俞捷、康彩云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各项技术标准,包括系统总体技术要求、软硬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标准,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各省公司使用;适用于中国移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监控系统、设备入网测试。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GF006-2006中国移动通信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中国移动通信3 术语、定义(视需要增加此章节)1、PESM中国移动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简称动力监控系统通常指从数据采集设备到CSC的整套系统对移动通信机房的动力设备及环境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实时监视其运行参数,监测和处理故障,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从而实现移动通信机房少人或无人值守和集中维护2、FSU 现场监控单元——面向直接的设备数据采集、处理的监控层次,可以包含采样、数据处理、数据中继等功能3、LSC 区域监控中心——面向区域级的设备对象管理和表现的监控层次,连接区域内的FSU,在此层次对监控的根本功能进行表现4、CSC集中监控中心——面向多LSC管理的高级监控层次,通过开放的数据协议,连接下属的多个LSC对象5、E-OMS电子运行维护系统——中国移动电子运行维护系统〔简称E-OMS〕是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建设,用于实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生产流程电子化管理的系统。

      6、A接口为现场监控单元〔FSU〕与被控设备〔主要指智能设备〕之间的接口7、B接口为区域监控中心〔LSC〕与现场监控单元〔FSU〕之间的接口8、C接口为集中监控中心〔CSC〕与区域监控中心〔LSC〕之间的接口9、D接口为区域监控中心〔LSC〕或集中监控中心〔CSC〕与其他网管或电子运维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可以分成D接口(E-OMS),D接口〔文本方式〕两种协议接口4 缩略语以下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解释PESMPower &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中国移动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FSUField Supervision Unit现场监控单元LSCLocal Supervision Center区域监控中心CSCCentral Supervision Center集中监控中心E-OMSElectric Operation Maintenance System电子运行维护系统5 系统技术标准5.1系统定位局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基站通信电源、空调系统设备和综合环境的运行进行远程监控的平台,是电源维护人员对通信电源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进行远程集中维护与操作的根本支撑工具。

      动力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以实现三集中的运维体制为目标,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具备对机房现场的电源系统设备、空调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进行远程四遥控制、实时运行信息采集、呈现、存储和管理的功能5.2系统功能 FSU功能FSU的主要功能是:对局房现场的动力、空调设备的运行信息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各种传输组网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上送至LSC,并接受LSC下发的控制命令,实现对设备和环境监控设备的遥控、遥调等操作具体功能参考PEMS-RG-D-0704001-中国移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功能需求标准〔V〕 LSC功能LSC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人机界面对现场设备和环境信息进行通信控制、三遥功能,实现对告警和数据呈现、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并能执行CSC下发的各种通信控制命令,提供与其它系统互联的能力具体功能参考PEMS-RG-D-0704001-中国移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功能需求标准〔V〕 CSC功能CSC的主要功能是:除了具备LSC的功能以外,还必须实现与各LSC之间的数据和配置同步具体功能参考PEMS-RG-D-0704001-中国移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功能需求标准〔V〕5.3系统技术要求1〕FSU必须提供开放的接口协议,实现和不同厂家LSC的接口互联,实现LSC要求的所有功能。

      2〕LSC必须具备完全接入不同厂家FSU的能力,能够按照LSC的功能要求实现对FSU的上下行控制;能够通过C、D接口实现与CSC和其他系统的互联3〕监控系统的软、硬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使之具有灵活性及扩展性,以适应不同规模监控系统网络和不同数量监控对象的需求4〕监控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应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监控系统故障时不应影响监控对象的正常工作和控制功能5〕监控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自恢复及来电自启动功能,对数据紊乱、通信干扰等可自动恢复;对软、硬件故障及通信中断等应能诊出故障并及时告警6〕监控系统应能适应移动通信提供的多种传输方式,不应对通信传输产生影响7〕监控系统测量上报的数据、告警要及时,监控系统在链路存在的情况下,告警和数据响应时间定义如下:l 从智能设备送出告警、数据到CSC收到告警和数据的时间不大于10秒〔不考虑智能设备的反响时间〕,其中智能设备发出告警和数据到FSU收到告警和数据的时间不大于4秒,从FSU发出告警和数据到LSC收到告警和数据的时间不大于3秒,从LSC发出告警和数据到告警和数据在CSC上呈现的时间间隔不大于3秒l 环境量从告警发生到告警在CSC上呈现的时间不大于5秒。

      8〕监控系统测量上报的数据、告警要准确,在监控终端上显示的数据精度应符合的要求,告警准确性应到达100%5.4系统组网框架5.4.1系统拓扑结构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网络拓扑结构,一般由集中监控中心〔CSC〕、区域监控中心〔LSC〕和现场监控单元〔FSU〕组成,如图1-1所示图1-1 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5.4.2系统组网架构C接口CSC传输网络B接口LSCFSU传输网络 FSU设备FSU设备A接口图1-2 监控系统组网架构图其中FSU包括:底端智能设备、底端非智能设备、FSU设备LSC包括:前置处理主机、数据库效劳器、实时监控台、报表台、打印机和组网设备等CSC包括:数据库效劳器、实时监控台、报表台、打印机和组网设备等A接口:为现场监控单元〔FSU〕与被控设备〔主要指智能设备〕之间的接口B接口:为区域监控中心〔LSC〕与现场监控单元〔FSU〕之间的接口C接口:为集中监控中心〔CSC〕与区域监控中心〔LSC〕之间的接口D接口:为区域监控中心〔LSC〕或集中监控中心〔CSC〕与其他网管或电子运维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可以分成D接口(E-OMS),D接口〔文本方式〕两种协议接口。

      5.5监控系统通信控制方式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各层面的接口,实现CSC-LSC-FSU的通信控制与功能根据LSC-FSU相关通信控制协议解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监控现场协议解析方式、LSC中心协议解析方式本标准建议优先采用LSC中心协议解析方式监控现场协议解析方式监控现场协议解析方式,是指在监控现场的FSU设备,对被监控的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协议的解析和预处理,将各种被监控设备、监控功能实现设备的通信控制、数据信息等统一解析成FSU厂家的通信协议采用监控现场协议解析方式,监控现场FSU的开放性、扩展性、灵活性缺乏,对于监控现场被监控设备的扩充、FSU的功能扩展等,需要对FSU进行现场协议升级,功能扩展的实现本钱较高 LSC中心协议解析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