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工程-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
10页隧道工程-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1、 创优规划1) 、创优规划目标:确保xx隧道工程达到部优质工程标准,配合全线争创国家优质 工程2)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诚信守约,顾客满意,优质高效,追求卓越2、 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贯彻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为 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成立以项目指 挥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 质量体系运行、课题研究、QC攻关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工程创优管 理工作,详见图8-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建立质检机构,项目经理部设安全质量部,设1名专职质检工程厂管理人员学历、资格1质量目标(1) 保部优,争国优2)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 格率达到100%全线隧道 工程:不渗、不漏、不裂3) 正线列车首次开通 度实现16 0公里每小时, 争达到200公里每小时4) 工程保修(免修)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主体工程质量终身负责桥、隧、涵、路基的F属工程:保修期最低3年房屋工程:执行建设部 第80号令站场其它土建工程:最 低保修期3年业主 代 表—工作培训卜参建人员i—组织机构一激励机制-旺本,旺m比质检员、安全员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一厂质检员、安全员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一管理层五部一室一中心质量责任制QC小组—施工材料市场调圣」抽样检额卜定货采贝仁用前复检材料合格L新技术新]检测、—工艺试验记录参数了工艺标准推广应用fl施工图优仆「图纸审核—成熟技术工5艺大面积纠编改正科学化组乡厂标准化操彳二H言息化手段数据联网信息反馈持续改进一施工设备JI-新设备试用'-成熟设备-文明施工一环保水土保寸%检测记录」正式采用 运行情浙『正式采用遵规守纪,预防为:主L标识标牌一符合国家/行业/地)方 要求,做到〃三同时"1-职业卫生健长康改善卫生条件人人健康」1事中检测—事后检测事前检测1—检验测量」-检测双检制一内部质量〃三检〃制—-信息反馈-1—-纠编、持续M—外部质量控制操 作 规 程每道工序的质量合格图8-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师,一工区设1名专职质检工程师,隧道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
在施 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查”三个检测等级 分别实施检测任务配齐人员做到职能相符,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 在严格内部“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 理单位的监理,接受社会工程监督部门的监督,并自始自终密切配合, 严格服从第一项目经理部设中心试验室,1#拌合站设试验站,试验 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试验仪器必须由国家计量部门鉴定认可在总工 程师的领导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3、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在项目质量管理中,我们将以满足xx铁路公司和乌铁建监理公 司要求为原则,以实现设计质量目标为目的,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理 念,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规章,严格执行铁道部验收标准和xx铁路 公司具体要求,积极吸收先进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从组织措施、管 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强化管理,细化施工工艺,完善质量通病预防技术措施,规范质量记录填写, 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见 图8-2保证工程质量措施框图)及表8-1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表3. 1隧道开挖保证措施开挖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施是保证开挖质量的关键。
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 勤量测”的原则;黄土隧道坚持“先治水、短开挖、非爆破、强支护、 勤测量、快成环、早衬砌”的原则积极应用隧道施工的新技术、新 工艺,机械设备配套施工,形成开挖、出碴、及时喷锚支护与混凝土 衬砌相配合的流水作业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控制开挖断面,严格控制超挖,径向超挖应小 于10cm当出现超挖时,采用喷锚等支护永久支护体系时,多次证工程质量措施'组'织措施理经济措施」 一技术措施一项目领导一 质检机构和试验室^员―PDCA循环控制质量-质量意识强- 职权明确=责任心强,认真负责弓事前(施工前)质量控制三阶段控制质 | 事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后(工序完工)质量控制 厂「全面质量控制三全控制质量 全过程质量控制样板引路,试验段先行健全规章,严格执行优质优价奖优罚劣选定和执行国家/行业/业主规范标准全员参与控制先做试验段或样板工点总结经验、参数、标准以点带面,全面创优质量管理办法创优规划质量记录填写规定技术质量培训讦矿选择先进技术和标准施工图审核施工图优化施工图设计—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图8-2保证工程质量措施框图表8-1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1.隧道拱背 回填不实工序安排不 合理,拱圈混凝 土灌筑后没有及 时回填;没有按 规范标准进行回 填1. 在出现超挖坍塌时,严格按规范和验标要 求办理,拱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必须用与拱 圈同等级混凝土一次填筑。
其余部分,超挖在允许 范围内可用与衬砌同样材料回填,超挖大于规定时 可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2. 回填完后,必须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2.隧道水沟、 电缆槽不平 直模板支撑不 牢固,造成跑模 现象;顶面抹平 控制不好1. 采用成熟的型钢模板体系施工方法,每倒 用一次都要进行整修2. 放样点宜5m 一个,模板纵向接缝处要重点 检查标高,加强支撑,防止跑模3. 捣固密实,顶面抹面要设专人负责4. 不得提前拆模,以防拆模造成棱角破损3.隧道渗漏 水防水层破坏,混凝土有裂 纹;混凝土施工 缝、沉降缝未处 理好;混凝土振 捣不密实;没有 严格按工艺组织 施工1. 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排水设施,灌筑混凝土 时保证防排水设施位置正确,牢固、不破损2. 洞身施工防水层前先进行支护表面修整处 理,防止防水层被戳破3. 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4. 衬砌混凝土要捣固密实,加强结构自身防 水5. 按规范安装止水带、止水带采用钢筋卡定 位和固定,按设计埋设排水盲管4.隧道边墙 施工缝接触 面处混凝土 不密实挡头板没有 按设计加工成整 块模板,缝隙大, 支撑不牢;捣固 不密实,漏浆, 跑模变形施工缝 不顺直1. 按设计断面预制端头模板,立模要牢固并 充分湿润模板。
2. 加强捣固,边角处一定要振捣密实3. 木工现场值班,发现跑模,立即纠正复喷,直至大面平顺洞身开挖后,每开挖一个循环实测一个断面尺寸质量保证措施如下: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线精度关键,每5米标出开挖轮廓和隧道中 线位置,超前支护前用油漆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线根据隧道的围岩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人工配合机械对工人 加强开挖及开挖后轮廓线的整修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设计每架工字钢或临时支撑的间距开挖过程中钢架或临时支撑,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来增设锁脚锚管,以 确保钢架基础稳定,确保下一个工序的安全施工,要及早封闭成环,必要时增设临时仰拱,保护基底,黄土隧道地段施工中不用大型 车辆,以免造成基底破坏,影响围岩2.2砂浆锚杆施工措施采用凿岩机沿开挖轮廓线钻孔,钻孔直径大于锚杆直径15mm, 然后采用砂浆锚杆专用注浆泵往孔内压注早强水泥浆,注浆管随水泥 浆的注入缓缓匀速拔出,随即迅速将杆体插入砂浆锚杆长度根据围岩状况及设计确定,锚杆呈梅花形布置要 求锚孔内砂浆饱满,灌浆工作连续不中断,保证锚杆、砂浆、围岩间 的粘结力2.3喷射混凝土施工措施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喷射混凝土分为初喷和复喷。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料由洞外的混凝土拌合站拌合初喷 在清帮、找顶后立即进行,初喷混凝土厚度4〜5cm,及早快速封闭 围岩复喷在初喷混凝土层及加固后的围岩保护下,完成立拱架、挂 网、锚杆工序的作业后进行2.4衬砌混凝土施工措施二次混凝土衬砌采用衬砌台车进行混凝土衬砌施工采用输送泵 灌筑,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输送,挡头模板采用钢模,确 保施工缝质量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2.5衬砌混凝土防开裂措施隧道衬砌前,必须将隧道底部和墙脚的虚碴、浮碴清除干净,确 保仰拱、铺底以及隧道的拱墙衬砌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避免衬砌不均 匀下沉开裂衬砌前对防水层的铺设质量进行检查,确认防水层与初期支护基 面密贴,避免混凝土灌筑到拱部时,因防水层张紧形成外模,导致衬 砌于基面不密贴,影响结构受力性能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周密组织混凝土运输,最大限度的缩减混 凝土运输时间和浇筑间歇时间,并加强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捣固,确保 混凝土捣固质量,保证衬砌混凝土的密实度2.6耐久性混凝土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与混凝土配制在符合国家及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同时应满足以下几项措施:(1) 选用C3A和碱含量较低、比表面积不大于350m2/kg、C3A含 量不大于8%的非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和 自收缩,有利于提高抗裂性能。
2) 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孔隙率小 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 洁净的碎石,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孔隙率;尽量降低拌 和用水,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普通结构混凝土用碎石的粒径不大于 40mm,C50及以上预应力结构用碎石的粒径不大于25mm,保证混凝土 整体结构的均匀性3) 适量掺加烧失量较小的粉煤灰,细度筛余量较小的磨细矿渣 粉,比表面积适中、品质稳定均匀、来源固定的优质矿物掺合料,降 低水化热和减少拌和水,改善水化产物的微结构,改善浆体及骨料界 面结构,并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与密实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4) 采用具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 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5) 在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和胶凝材料 的用量(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高于400kg/m3,C35〜C40 不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不高于500kg/m3)6 )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的不同环境条件,确定掺合料掺量及混 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限值;硫酸盐侵 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采用较大矿物掺合料掺量的低水胶比混凝土; 对有化学侵蚀的混凝土结构采用较大矿物掺合料掺量的低水胶比混 凝土;化学侵蚀环境及隧道防水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掺加具有相关功能 的专用外加剂;掺合料、外加剂品质指标及配合比参数限值分别符合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7) 混凝土结构骨料砂浆棒(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 按“设计暂规”的要求采取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