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doc
11页地下水信息网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二零零九年度)国 土 资 源 部 二零一零年五月前 言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汇总了我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区域地下水水位、水质、地下水降落漏斗总体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与 2008 年相比,2009年我国地下水水位、水质、地下水降落漏斗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态势在监测地下水水位的 168 个城市中,位于华北大部、东北的吉林省、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下水受开采和降雨的影响,较上年地下水水位下降变化区域性差异明显,而东北大部、陕西省和华南少数地区的地下水由于限采和降水增多的影响,地下水水位以回升为主在监测地下水水质的 170 个城市中,同样是受开采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较上年水质呈恶化趋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本年度共查明地下水降落漏斗 240 个,其分布、范围与上年基本一致,但其扩张趋势明显小于上年,主要分布在受地下水开采影响较大的华北、华南地区一、地下水水位据 168 个城市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分析,本年度与 2008 年相比,监测区地下水水位波动幅度不大,部分地区受开采和降水的影响,区域水位升降不一,但是总体保持稳定态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和辽宁的地下水开采比较严重,地下水水位下降比较明显。
辽宁少数地区、陕西和云南大部因地下水限采封采的影响,地下水水位呈回升态势与 2008 年相比,151 个浅层地下水位监测城市中,本年度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大于 0.5 米,下同)的城市有 15 个,如石家庄、衡水、沈阳、辽阳、本溪、营口市盖州、咸阳、青海海西州、温州、襄樊等地水位保持基本稳定(升降幅度在 0.5 米以内,下同)的城市有 116 个,如北京、天津、保定、邢台、承德、临汾、运城、呼和浩特、鹤岗等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大于 0.5 米,下同)的城市有 20 个,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和河北,如遵化、石家庄、通榆、辽源、延吉、吐鲁番、阿图什、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图 1.1 2009 年 151 个主要城市浅层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与 2008 年相比,106 个深层地下水位监测城市中,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城市有 17 个,主要分布在辽宁、上海和西南部分地区,如:沧州、太原、盘锦、营口、咸阳、宝鸡、上海、襄樊、深圳、肇庆等地;水位保持基本稳定的城市有 61 个,分布于全国各地,如北京、唐山、承德、大同、齐齐哈尔、银川、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城市有 28 个,主要分布在华北大部、华南部分省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天津、保定、廊坊、绥化、通榆、喀什、奎屯、龙岩、莆田、咸宁、湘潭等地。
图 1.2 2009 年 106 个主要城市深层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图 1.3 2009 年主要城市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区域分布图 1.4 2009 年主要城市深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区域分布1. 华北地区据统计,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介于 1-75 米之间与 2008 年相比,全区地下水位总体呈稳定态势,但水位下降波动较为明显,平均水位变幅在 0.5 米左右,如北京 、天津、秦皇岛、唐山、遵化、迁安、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廊坊、沧州、衡水、太原、大同;另有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水位以下降为主,如石家庄、保定、太原、赤峰,其水位较上年下降幅度基本大于 2.0 米,个别地段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石家庄的水位下降较为明显,最大降幅为 5.66 米;同时部分城市的个别地段浅层地下水水位有回升现象,其中,石家庄、遵化、衡水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区域分布较广,衡水最大升幅达 5.59 米华北地区深层地下水埋深一般介于数米到数百米之间全区深层地下水位变化升降不一,大部分城市同时存在水位上升和下降地段,其中,深层地下水位较上年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有北京、天津、张家口、保定、邢台、邯郸、廊坊和衡水,邯郸水位下降最为显著,水位降幅最大降幅达到 36 米;其他地区如唐山、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集宁等地深层地下水水位总体保持稳定,但仍有较大面积的地段出现水位下降,与上年相比,水位降幅多在 0.5-2 米间,个别地段水位有所回升,沧州深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最大升幅达 9.71 米。
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多在数米到十几米之间与 2008 年相比,全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不大,总体呈稳定态势,即较上年水位升降幅度多在±0.5 米之间,部分城市水位变化以下降为主,如通榆、辽源、延吉、珲春、大连、营口盖州等地,较上年最大下降幅度达 11.80 米,另有部分城市,如沈阳、辽阳、本溪、盖州等地浅层地下水水位以上升为主,较上年水位变幅多在 0.5-2 米间东北地区深层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在几米到几十米间,与上年相比,除绥化、通榆两地深层地下水水位以下降为主,降幅多小于 2 米外,其他地区水位总体变化不大,但多数城市的部分地段存在水位下降区,在盘锦和营口两地甚至出现了较上年水位下降大于 2 米的地区,其最大降幅分别为 6.20、6.22 米另有少数城市的个别地段水位有所回升,如 盘锦、营口和大石桥等地,与上年相比,水位升幅多小于 2 米3.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埋藏一般在百米间,部分地段水位埋深较深,如甘肃张掖的最大水位埋深达 280 米与 2008 年相比,全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稳定态势,但西峰、吐鲁番、阿图什、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奎屯、乌苏和独山子等地浅层地下水位以下降为主,其中吐鲁番、西峰的地下水降幅基本小于 2 米,其他几个地区的地下水降幅都超过 2 米,其中昌吉浅层地下水位最大降幅达 7.32 米。
虽然部分城市的局部地段出现了水位上升,但是仅有咸阳和梅西州两地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上年以上升为主,回升多在幅度 0.5-2 米间西北地区深层地下水位埋深多在百米之内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较浅层地下水明显,与 2008 年相比,新疆监测区深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多小于 2 米,但是呼图壁、玛纳斯等地水位下降显著,最大降幅度为 7.84、5.5 米;而陕西监测区深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咸阳和宝鸡等地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以上升为主,升幅也普遍在 2 米之内,其他监测区较上年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则不大,基本保持稳定态势4.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小于 50 米,且多在几米到十几米间与 2008 年相比,全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波动变化不大,除温州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上年以上升为主,99.5%面积的水位升幅在 0.5-2 米间外,其他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稳定态势,局部地段出现水位上升现象,与上年相比,温州、赣州和鲁北最大水位最大升幅超过 4 米,且鲁北平原的最大升幅达到 24 米另有个别地段水位有所下降,如台州、淮北、南昌、赣州、景德镇和鲁北平原,降幅都在 0.5—2米以内,其中台州和鲁北平原的水位下降最为明显,分别下降了 1.25 米和 15.16 米。
华东地区深层地下水位埋深多在几米到百米间与 2008 年相比,全区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总体呈稳定态势,上海、嘉兴、台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有大面积回升,其位回升幅度多以在 2 米之内,个别地段水位升幅大于 2 米,最大升幅分别达 10.44、9.81、9.45 米;仅新罗、连城、涵江、永安四地的深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有大面积的下降,较上年下降幅度普遍小于 2 米5. 中南华南地区中南华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普遍较浅,多在不足 1 米到 20 余米间与 2008 年相比,全区浅层地下水位基本保持稳定,水位变幅介于±0.5 米间,仅在广州市出现了水位下降,与上年相比,除郑州最大水位降幅达 10.97 米外,其他地段水位降幅均小于 2 米;而襄樊、海口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呈大面积上升态势,水位升幅普遍介于 0.5-2 米间,海口个别地段水位最大升幅达 3.84 米中南华南地区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相对较浅,水位埋深总体在几十米内区内深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变化不大,且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与 2008 年相比,襄樊、深圳、肇庆等地地下水水位以上升为主,水位上升幅度普遍小于 2 米,郑州深层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达 4.1 米;其他地区如郑州、武汉、咸宁、襄樊、湘潭、郴州、广州、茂名等地局部地段地下水水位有所下降,与上年相比最大降幅分别为 7.39、7.87 米,但水位较上年总体保持稳定。
6.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 20 米以下与 2008 年相比,区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总体呈稳定态势,水位升降幅度一般介于±0.5 米间,仅楚雄的深层地下水水位以上升为主,与上年相比,水位升幅多小于 2 米,最大升幅达 19.20 米,而遵义等地的局部地区存在水位下降现象,最大水位降幅达 8.59 米 西南监测区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普遍较浅,多在不足 1 米到十几米间与 2008 年相比,区内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不大,除昆明、玉溪深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以上升为主,最大升幅为 4.74 米外,其他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普遍介于±0.5 米间,保持稳定态势,只有玉溪等地的局部地区水位下降明显,最大降幅达到 3.6 米二、地下水水质据 170 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区地下水质量状况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质量普遍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总体来看,全国地下水水质状况较上年变化不大,水质总体呈恶化趋势或好转趋势的分布较为分散,其中,呈恶化趋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呈好转趋势的地区仅有零星分布2009 年,136 个城市 2293 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优良—较好级的监测点有 985 个,约占 43%,水质呈较差— 极差级监测点有 1308 个,约占 57%。
在各城市的所有监测点中,优良 —较好级水的监测点比例占全部监测点 50%以上的城市包括张家口、赤峰、临汾、松原、杭州、萍乡、济源、贵阳、广州、重庆等 66 个城市;较差—极差级水的监测点比例占全部监测 50%以上的城市包括天津、石家庄、乌海、通化、安康、酒泉、喀什、连云港、阜阳、莆田、开封、成都等 70 个城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超标指标主要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铁、锰,此外,华东地区和中南东南地区有亚硝酸盐氮超标,中南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有氨氮超标与 2008 年相比,本年度主要监测点地下水质呈恶化趋势的城市 13 个,分别分布在吉林、辽宁、新疆、甘肃和福建,如通辽、集宁、鸡西、铁岭、武威、金昌、酒泉、合肥等地;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 108 个,主要分布在全国大部,如天津、石家庄、张家口、郑州、开封、呼和浩特、包头、牡丹江、白城、沈阳、西安、张掖等地;水质呈好转趋势的城市 15 个,如沧州、齐齐哈尔、鄂尔多斯、辽源、珲春、锦州、平凉、海东、吐鲁番、淮北、蚌埠、龙岩、荆沙、南宁2009 年 99 个城市 1601 个深层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优良-较好的监测点有 924 个,约占 58%,水质呈较差—极差级的监测点有 677 个,约占 42%。
在各城市的所有监测点中,优良 —较好级水的监测点比例占全部监测点 50%以上的城市有包括北京、沧州、齐齐哈尔、本溪、昌吉、苏锡常地区、金华、龙岩、商丘、咸宁、贵阳等 65 个城市;较差—极差级水的监测点比例占全部监测点 50%以上的城市包括天津、邯郸、双鸭山、铜川、奎屯、温州、亳州、漳州、开封、荆沙、邵阳、湛江等 34 个城市深层地下水水质超标指标主要有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氟化物超标,西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华南地区氯化物超标,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硝酸盐氮超标,东北地区氨氮超标,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亚硝酸盐氮超标,中南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铁、锰超标与 2008 年相比,本年度主要监测点地下水质呈恶化趋势的城市 8 个,邯郸、衡水、乌鲁木齐、吐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