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隧道4.ppt
2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 第二章第二章 隧道隧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第五节 隧道施工辅助作业 修建隧道时,为配合开挖、运输、支护以及衬砌等基本作业而进行的其他作业,称为隧道施工辅助作业 包括: 压缩空气的供应 施工供水与排水 施工通风与防尘 施工供电与照明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3一压缩空气的供应 常用的风动机械:凿岩机、装渣机、喷射混凝土机、锻钎机、压浆机 风动机械所需的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空压机)生产,通过高压风输送给风动机具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4 风量应能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的最大耗风量,国产空压机排气压力一般为0.70.8MPa,要求达到最前面的工作面风压不小于0.5MPa1、风量与风压2、高压风管管路铺设要求二、施工供水与排水2、用水量估算施工用水:无臭味、无有害矿物质饮用水:新鲜清洁1、水质要求根据相关手册估算一天的用量,再加一定的储备量3、供水方式A蓄水池B水泵与泵房4、供水管道布置4、供水管道布置(1)管道敷设要求平顺、短直且弯头少,干路管径尽可能一致,接头严密不漏水。
2)管道沿山顺坡敷设悬空跨距大时,应根据计算来设立支柱承托,支撑点与水管之间加木垫;严寒地区应采用埋置或包扎等防冻措施,以防水管冻裂3)水池的输出管应设总闸阀,干路管道每隔300500 m应安装闸阀一个,以便维修和控制管道管道闸阀布置还应考虑一旦发生管道故障(如断管)能够暂时由水池或水泵供水的布置方案4)给水管道应安设在电线路的异侧,不应妨碍运输和行人,并设专人负责检查养护(可与压风管道共同组织一个维修、养护工班)5)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保持的距离为30 m,用直径50 mm高压软管接分水器,中间预留异径三通,至其他工作面供水使用软管(13 mm)连接,其长度不宜超过50 m.(6)如利用高山水池,其自然压头超过所需水压时,应进行减压,一般是在管路中段设中间水池作过渡站,也可直接利用减压阀来降低管道中水流的压力 施工期间的洞外排水,主要是做好洞口的防洪和排水设施,防止雨季到来时山洪或地面水倒流入洞对于斜井、竖井尤应多加注意其次是将与地下水有补给关系的洼地、沟缝用粘土回填密实,并施作截水沟截流导排5洞外排水 主要内容 1)平整洞顶地表,排除积水所有坑洼、陷穴、探坑、钻孔等,应用不透水土壤回填夯实;湿陷性陷穴和岩溶孔洞等特殊地质应按设计认真处理。
2)整理对隧道有危害的流水沟渠,必要时以圬工铺砌,防止下渗,并使水流畅通、远离洞口;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时,必须防渗漏、防溢;避免在洞顶安置生活区3)洞口边、仰坡坡顶外天沟应确保截水引流,路堑纵坡向隧道内为下坡时应在洞口设置横向盲沟,路基边沟应挖成反坡排水如为临时水沟须用防水砂浆抹面封闭4)隧道洞口、辅助坑道口或井口的排水系统必须尽早完成并应妥善处理出水口,防止冲刷废碴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洞内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和施工用水对于有污染性的施工用水,还应按环境保护要求经净化处理后方能排入河流 (1)顺坡排水 6.洞内排水 即进洞上坡,一般只需按路线设计坡度(不小于0.5%),在坑道一侧挖出纵向排水沟水即可以沿沟顺坡排出洞外若利用平行导坑排水时,则平导应较正洞低0.20.6 m,使横通道(联系洞)也有一个顺坡利于排水应当注意的是,一般将施工排水沟挖在结构排水沟的位置上 (2)反坡排水 即进洞下坡,不能自流排水,如涌水量较大并有长期补给来源时,此时水向工作面汇集,需用抽水机排水 其一是分段开挖反坡侧沟,在侧沟每一分段上设一集水坑,用抽水机把水排出洞外另外一种是隔较长距离开挖集水坑开挖面的积水用小水泵抽到最近的集水坑内,再用主抽水机将水抽出洞外。
三、隧道施工通风与防尘隧道通风的目的是供给洞内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并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通风方式自然通风 强制机械通风 (1)机械通风方式分类 A.管道通风B.巷道通风1)压入式2)吸出式(抽出式)3)混合式通风(2)通风方式的选择 (三)、风机及风管布置1)通风机应安装于稳固的基础或台架上,基础或台架要能承受机体重量及其运行时产生的振动风机进气口应安装喇叭口,以提高吸入的效率注意风机进气口附近不要放置液体和固体物品,以免被吸入造成风机损坏2)隧道内的风管,应布设在不妨碍运输作业、衬砌作业的空间处如隧道拱顶中央、隧道中部或靠边墙墙角等处一般在拱顶中央处通风效果较佳在衬砌模板台车附近,不要使风管急剧弯曲,以减少风压损失风管安装要牢固,以免受到冲击振动而发生移动、掉落一般采用夹具将其固定在锚杆或钢拱架等构件上若无锚杆或钢拱架,可设置小型膨胀螺栓,并悬挂承力索,然后用吊钩将风管悬挂在承力索上风管的连接应密贴,以减少漏风,一般硬管用密封带或垫圈,软管则用紧固件连接1、防尘的必要性2、主要的防尘措施(1)湿式作业(2)机械通风(3)个人防护1)湿式凿岩 2)水封爆破 3)洒水喷雾 4)喷雾捕尘 (四)防尘四、施工四、施工供电及照明供电及照明(1)线路电压等级 隧道供电电压,一般是三相四线400/230(V)。
长大隧道可用610 kV,动力机械的电压标准是380 V;成洞地段照明采用220 V,工作地段照明和手持电动工具按规定选安全电压供电 2、照明1、普通光源施工照明2、新光源照明3、安全用电第六节第六节 新奥法新奥法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关键异同点: 相同: 均采用钻爆法施工 不同: 对围岩的处理不同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12字口诀,务必理解渗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提高新奥法的施工工序可用以下框图表示:三、新奥法的分类及施工工序 新奥法施工,按其开挖断面的大小及位置,基本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全断面开挖法 台阶法 其中包括:(1) 长台阶法 (2) 短台阶法 (3) 超短台阶法 分部开挖法(1) 台阶分部开挖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2) 中隔壁法(单侧壁导坑法、CD法) (3) 双侧壁导坑法(眼镜法)等四、监控测量 作为了解围岩变化动态的重要手段施工监测是直接为支护设计和施工决策服务的但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看施工监测的设计和安排是否合理它包括:选择和确定量测手段和项目;测点布置;量测频率;制定实施计划等。
一)洞内状态观察 未支护地段 已支护地段(二)地面下沉测量(三)拱顶下沉测量(四)净空变形测量第七节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简介一、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特点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分类2、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引起的空气动力学效应问题3、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特点二、铁路客运专线隧道设计1、空气动力学指标2、降低空气动力学效应的措施三、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应解决的问题四、客运专线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