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pdf
15页卫生综合卫生综合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ⅠⅠ. .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必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Ⅱ. .考查目标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包括预防医学学科中的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重点考查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相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ⅢⅢ. .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流行病学约 20%、医学统计学约 20%、劳动卫生学约 20%、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 20%、环境卫生学约 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第 1-30 题(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各 6 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多选题,第 31-50 题(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各 4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名词解释,第 51-65 题(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各 3 题),每题 5 分,共 75 分 问答题,第 66-75 题(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各 2 题),每题 12 分,共 120 分 ⅣⅣ. .考查内容考查内容 一、流行病学绪论流行病学绪论 (一)流行病学绪论(一)流行病学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 2.军队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类: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二)疾病的分布(二)疾病的分布 1.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频率指标的概念和意义: 发病率、 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感染率、病死率、死亡率、生存率 2.疾病的“三间”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3.疾病流行强度分级: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4.疾病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移民流行病学 (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及病因推断(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及病因推断 1.病因、宿主与环境的基本概念。
2.病因模型的分类及其特点:三角模型、轮状模型、病因链和病因网络模型 3.病因假设推断方法的应用:Mill 准则 4.病因推断的标准 (四)现况研究(四)现况研究 1.现况研究的定义、种类 2.现况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3.抽样调查的常用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4.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五)病例对照研究(五)病例对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种类 2.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类型 3.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4.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 5.病例对照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六)队列研究(六)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种类 2.队列研究的研究类型 3.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4.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 5.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七)筛检(七)筛检 1.筛检的概念、类型、实施原则 2.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3.筛检的效果评价:评价指标 4.筛检评价中存在的偏倚和控制 (八)实验流行病学(八)实验流行病学 1.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临床实验的概念、特点、设计和实施、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3.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的概念、特点、设计和实施、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九)传染病流行病学(九)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源的概念、种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2.传播途径的概念、种类及其所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3.人群易感性及易感人群的概念、意义及影响因素 4.疫源地的概念及疫源地消灭的条件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分期和分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种类和内容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暴发调查的定义和实施步骤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内容 (十一)消、杀、灭措施及预防策略(十一)消、杀、灭措施及预防策略 1.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定义和任务 2.传染病预防的原则和工作内容 3.消毒、灭菌、卫生防疫消毒、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的定义 4.消毒、杀虫及灭鼠的分类 (十二)生物武器及其防护(十二)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1.生物武器相关概念: 生物武器损伤防治学、 生物战、 生物武器、生物恐怖袭击 2.常规生物战剂:重要生物战剂的流行病学特征,生物战剂所致损伤的诊断,生物战剂所致损伤的治疗,生物战剂袭击的现场控制要点 3.生物袭击的侦察与预警:生物袭击流行病学侦察的组织和实施,生物袭击流行病学侦察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战剂污染区的划定与管控,现场标本的采集方法。
4.现场病原体快速鉴定技术:生物安全主要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快速鉴定的流程和关键技术,具有危险性的标本的处理方法 5.生物武器防护技术与装备:生物武器医学防护的原则,药物预防的原则、方法,疫苗接种应注意事项,生物武器的个人及集体防护技术,预防接种的策略和方法 (十三)循证医学(十三)循证医学 1.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2.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原则 (十四)系统评价和(十四)系统评价和 MetaMeta- -分析分析 1.系统评价和 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 2.系统评价和 Meta-分析的步骤、方法 (十五)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十五)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 1.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流行特征、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2.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流行特征、 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3.流行性感冒: 病原学、 流行特征、 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4.结核病:病原学、流行特征、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5.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流行特征、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6.感染性腹泻: 病原学、 流行特征、 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7.性传播性疾病:病原学、流行特征、流行过程及预防策略和措施。
二、医学统计学二、医学统计学 (一)医学统计学概述(一)医学统计学概述 1.常用统计学名词概念 2.统计资料的分类、概念及其转化 (二)资料描述性统(二)资料描述性统计计 1.常用相对数指标(率、构成比、比值和动态数列)的概念、计算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常用平均数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众数、百分位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常用变异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4.能根据资料类型和分布特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对其进行正确的描述 (三)几个重要的随机变量(三)几个重要的随机变量分布分布 1.正态分布的概念、性质、面积原理及其应用 2.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相互联系 3.u-变换及其应用 4.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的意义、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5.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和正态分布间的联系 (四)参数估计与参考值范围估计(四)参数估计与参考值范围估计 1.标准误概念、意义及其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2.t 分布的概念、性质,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间的区别与联系 3.可信区间估计、参考值范围估计及其应用时注意事项。
4.参数估计和参考值范围的区别与联系 (五)(五)t t 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1.假设检验、检验假设(H0、H1)、检验水准(α)、两类错误、单侧与双侧检验、p 值、和检验效能(1-β)的概念 2.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3.单样本、两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资料的 t 检验分析方法 4.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变异的分解过程 5.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和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特点及其方差分析方法 6.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关系及其应用条件 7.配对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单位组设计的概念 (六)列联表分析(六)列联表分析 1.卡方分布的性质、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 2.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3.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4.行×列表的分类、分析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七)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七)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 1.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的资料类型 2.单样本资料、配对设计资料的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方法 3.两独立样本资料、两等级资料比较的 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方法 4.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区别 (八)两变量的回归与相关分析(八)两变量的回归与相关分析 1.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回归系数含义及其假设检验方法。
2.直线相关系数含义、计算及其假设检验方法 3.等级相关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4.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5.直线相关与等级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九)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九)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2.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 3.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及应用 4.主要的抽样方法及其优缺点 5.样本含量估计的影响因素 6.统计设计中常见的名词概念: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对照、抽样调查、横断面调查、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十)统计表与统计图(十)统计表与统计图 1.统计表的结构、特点和绘制要求 2.常用统计图的结构、特点、正确选择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十一)多元线性回归(十一)多元线性回归 1.多元线性回归的概念、模型检验与评价 2.偏回归系数、决定系数、复相关系数、、剩余标准差、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概念 3.多元线性回归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十二)(十二)LogisticLogistic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 1.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2.Logistic 回归系数的意义 3.Logistic 回归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4.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和条件 Logistic 回归的区别 (十二)生存分析(十二)生存分析 1.生存分析中的基本概念:生存时间、失效事件、起始事件、删失值、生存率和生存函数 2.生存曲线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3.生存率估计和比较的 Kaplan-Meier 分析方法 4.Cox 回归模型及其参数的意义 三、军事劳动卫生学三、军事劳动卫生学 (一)绪论(一)绪论 1.军队劳动卫生与作业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其健康危害、 职业病的诊断与预防原则 3.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场所健康促进的内容 (二)劳动生理及训练卫生(二)劳动生理及训练卫生 1.体力作业时能量代谢特点、机体的调节、影响因素、评价和预防 2.脑力作业的代谢特点、影响因素、评价和预防 3.军事训练伤的概念、致伤因素、救治原则和防护 (三)特殊环境作业医学保障(三)特殊环境作业医学保障 1.热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促进中暑发生的原因,中暑的救治和预防措施,习服和适应等基本概念 2.寒冷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促进冻伤发生的原因,冻伤的救治和预防措施,习服和适应等基本概念。
3.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促进高原病发生的原因,高原病的救治和预防措施,习服和适应等基本概念 (四)军事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四)军事作业环境有害因素 物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