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家窑文化彩陶三个类型各有na些特点.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7064344
  • 上传时间:2018-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家窑文化彩陶三个类型各有哪些特点现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 300 多处,年代约为距今 5000 年~4700 年马家窑类型陶器以橙黄陶为主陶器器形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由于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两岸,所以彩陶图案反映出黄河奔流不息、涡深流急、波涛汹涌的气势内彩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大型壶、罐类器物图案分层排列,一般装饰在肩和上腹部,颈部饰辅助花纹;盆、碗类花纹主要在器物内和口沿下;小型器物往往通体布满纹饰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采用曲线构图早期多旋涡纹、鸟纹和弧边三角纹、网格纹等几何纹,还有动物纹,中期多为平行线、同心圆、漩纹、水波纹和鸟纹,蛙纹、同心圆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图案结构巧妙,线条流畅,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动感半山类型因 1924 年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广和县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 4650 年~4350 年间,分布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半山类型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

      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马厂类型是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 4350 年~4050年之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马厂时期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主要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三角纹等,其中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为马厂类型的重要特征马厂类型的彩陶上出现了大量的墨绘符号,一般绘制在器物的下腹部无纹饰处,常见的有“〇”、“×”、“卍”、“十”、“一”等形状,这些符号可能是当时一些氏族部落的记号,也可能是文字的前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