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资增长率角度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现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冷***
  • 文档编号:162383751
  • 上传时间:2021-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资增长率角度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现状   一、引言   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增长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倍受经济学家们的关注,着名的"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这两个指标与通货膨胀率的相互联系及影响的经验证明,而通货膨胀率又与我国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文献综述   吴宏洛(2003)从就业弹性的变化提出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矛盾他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就业量也在增长,但是同时,就业弹性呈下降态势,从内生性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必然反映;陈帧(2008)通过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结构偏离度分析则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增长快但就业能力却在下降   郭圣乾(2011)在对我国2001--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失业率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其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和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失业率和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呈正相关关系;失业率和服务部门的产业变动呈相反方向变动。

      此外,产业多元化也导致失业率的频繁变动,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郭飞(2004)在研究我国失业的现状特征时指出我国宏观经济参数高增长和高失业居并存,他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低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凸显出来使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赖小琼(2001)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出现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现象是因为过于粗放的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的转变中没有注意到我国本身的存在的问题:劳动力资源要远胜过资本、技术资源过分强调全面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就会导致劳动力资源的人量闲置和浪费汪戎,薛军(2013)在分析失业现象的1国失业问题主要在于结构性失业在文章中他们认为在当前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要改变以GDP而非以就业最大化为核心的政策导向;由于结构性失业是市场自发机制运行的结果,因此市场的作用范围更大,但是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综上所述,我国在研究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异常关系时我国学者大多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基本上只是提出了原因所在,却没有对解决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而经济结构的转变又是现阶段我国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因此本文将在这个经济结构的框架下探讨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原因   三、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理论关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起源于交换,所以限制分工程度的是交换能力的大小换句话说,就是市场的广狭限制了分工的程度众所周知,在市场发展初期人们最开始都是物物交换,但是随着需求总量、种类的不断增加,原始的交换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钱币作为一种媒介出现了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进步又使得分工开始不断的精细化   在生产一个单位消费品时可能需要好几种不同类别的工人对组成部分进行专门负责,这样专业化的企业开始出现,尔后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容易看出,企业的出现一方满足了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失业率降低当人们通过劳动得到报酬又使得购买力增强,反作用于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分工进一步细化如此循环达到经济增长和失业率降低的状态   着名的奥肯定律也揭示了这一现象,即失业率每增长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大概2.5%.   四、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现实状况   失业率的降低根本上还是在于经济的增长。

      但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失业情况又是不一样的二者的关系取决于各种宏观政策,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发现失业率并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降低,有时反而呈上升的趋势下图反应了我国2001年至2012年GDP的增长同失业人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从1980-198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由6%上升至20%,失业率由5.1%降至2%左右,也就是说在此时期失业率随着经济的上升而下降   1990-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再度大致呈现一个不规则变动的周期波动,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轨迹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轨迹没有关联性,经济变动呈现倒"U"型,而就业变动总体上几乎维持一条水平线例如,1992-1995年经济高位运行,GDP增长率超过10%,但就业增长率却没有显着变化,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变得微弱;在2002-2004年间经济增长与失业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失业率并没有随着GDP的上升而下降,反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图二所示,这两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第三产业虽然略有增长但却没有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的明显,所以综合起来失业率是上升的。

      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我国制造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将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力大量的挤出生产线,从而造成失业率的提高在2004年到2005年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变动范围从2005-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由约11%增至15%,但是遗憾的是失业率却只是从4.2%降至4%,显然与经济增长不成比例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失业率下降在2007-2009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14%降至9%)失业率也从3.95%上升至4.3%.之后我国的经济基本上一直处于平稳下降的总趋势中,但是失业率却也维持在4.2%的水平上以上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不与奥肯定律相一致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关系2009年之后我国经济又出现了一个波动较大的周期,但是由图中可以看出失业率一直处于4%左右的高位小幅度波动,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关系   下面再看我国经济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   这里选取了1979年-2012年间的中国主要年份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并由此计算出平均工资增长率本文假设这组数据代表了我国的工资增长率。

      由图三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说在1989年之后我国的工资增长趋势与GDP的变动基本保持一致   五、建立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了解工资增长对失业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工资水平变动与失业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并在模型中添加经济增长这一对就业影响显着的控制变量,来研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工资水平对失业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   (一)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失业率(U),由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值为准解释变量为工资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其中,用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来表示工资增长率(W);根据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作出其增长率(GDP)所有的增长率均取百分数   从图四中可以看出1979-2012年我国的职工工资增长率的波动是逐渐趋于平稳的我们将这三十四年的数据分成三段,对样本分布作均值和方差从处理结果可以看出这三个变量的波动性都在逐渐的减弱而在2001-2012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均值分变为10.16%和14.35%,此阶段的失业率下降的标准差为0.0019,这就说明了在经济高速发展,工资收入提高较快的同时,失业人数的下降是比较缓慢的。

      在探讨工资增长和失业下降的关系中再引进弹性系数这一概念它是指实际工资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最终就业拉动效果考虑到一般的线性回归估算弹性系数的误差较大,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该模型是分析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将制度变化作为不可观测变量纳入模型,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可以分析弹性系数变化的内在原因,并能够确定出我国经济增长条件下工资收入对失业率的关联程度   (二)选择模型   空间状态模型是动态时域模型,以隐含着的时间为自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在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迅速增加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状态空间模型是由Akaike提出并由Mehra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典型相关(canonicalcorrelation)方法由Aoki等人提出的估计向量值状态空间模型的新方法能得到所谓内部平衡的状态空间模型,只要去掉系统矩阵中的相应元素就可以得到任何低阶近似模型而不必重新估计,而且只要原来的模型是稳定的,则得到的低阶近似模型也是稳定的该模型具有以下的特点:(1)状态空间模型不仅能反映系统内部状态,而且能揭示系统内部状态与外部的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联系2)状态空间模型将多个变量时间序列处理为向量时间序列,这种从变量到向量的转变更适合解决多输入输出变量情况下的建模问题。

        状态空间模型求解算法的核心是Kalman滤波,Kalman滤波是在时刻t基于所有可得到的信息计算状态向量的最理想的递推过程当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时,Kalman滤波能够通过预测误差分解计算似然函数,从而可以对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且当新的观测值一旦得到,就可以利用Kalman滤波连续地修正状态向量的估计   在研究经济增长、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引进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将GDP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作为投入要素,失业率作为产出量   则有Ut=AWαttGDPβttαβ(1)其中,Ut为第t年的失业率;Wt为第t年的工资增长率;GDPt为第t年经济增长率;α为第t年失业对工资增长率的弹性;β为第t年失业对经济增长率的弹性;A为系数   然后,将等式两边取对数得到输出方程如下:lnUt=lnA+αtlnWt+βtlnGDPt+εt(2)那么,这里的状态方程是指描述输入作用引起状态变化的运动过程,即:αt=λ1αt-1+θ1t(3)βt=λ2βt-1+θ2t(4)上述式子中,为随机干扰项。

      参数αt、βt可用Kal-man滤波法算出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序列中如果存在单位根过程就是不平稳的,会导致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因此,我们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用Eviews软件作出的检验结果表1所示,由表2可知:失业率的对数、工资增长率的对数和经济增长率对数在在显着性水平1%与1%下,都是平稳序列再用Eviews对变量lnU、lnW和lnGDP进行协整检验,结果三个变量中至少有两个协整变量的原假设   2.基于卡尔曼滤波分析的参数估计和分析   在对lnU、lnW、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后,根据方程(2)(3)(4)用卡尔曼滤波得到空间状态模型的参数估计,从而得出测量方程:lnUt=4.3086+0.073lnWt-0.419lnGDPt从该式子可以看出,工资增长率对数的系数为0.073这意味着工资增长率上升带了失业的上升,尽管影响度接近于0;再者经济增长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