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对话中称呼与身份的关系[权威资料].doc
6页分析对话中称呼与身份的关系 摘 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当前有关身份构建的研究和礼貌原则的定义,对体现身份的一个重要标记“称呼”从语用学视角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热播电视剧中的会话资料, 讨论了称呼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说话者的身份,称呼的使用在遵循礼貌原则的情况下能构建交际者期望的身份分析后发现称呼的确能够体现交际者的身份并且能够达到交际者期望达到的礼貌效果 关键词:称呼 身份 礼貌 一、 引言 会话中的称呼是必不可少,它起的交际作用不仅是无可替代的,而且它也是体现交际者身份的重要记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称呼”的解释, 即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词;对“身份”的解释是指自身所处的地位或受人尊重的地位现代汉语词典,1997)Lakoff(1989)提出在日常会话中交际者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建构自身形象身份 说话者使用语言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社会活动,构建自己或对方的社会身份 然而称呼是会话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称呼自然而然也是构建交际者身份的重要因素称呼的恰当、合理使用可以顺利体现说话者想完成的对听话者或第三方以及自身的面子维护,从而构建会话中交际者的身份。
二、称呼 社交指示语就是人际交往中与人际关系密切的结构或词语,它们使用的目的在于改变、顺应或调节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或说话人和第三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比如各种敬语、称呼语等冉,2006)称呼语的使用具有建立、改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作用目前有较多针对称呼语的研究,都是从顺应论理论角度讨论例如:黄碧蓉(2008)研究得出称呼语变异使用过程是为了满足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并获得交际成功而对各种语境因素作出顺应性选择的动态过程田艳萍(2012)讨论了交际者在特定的言语交际中采用称呼转换是一种言语策略,是交际者对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的顺应,是各种语境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将通过例子讨论称呼语如何体现交际者身份 三、身份构建 李成团(2011)认为身份构建指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呈现并维护自己的身份属性,建构自己所期望的身份Lakoff(1989)认为,交际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并传递自己的积极良好形象,即构建自己所期望的身份(prospective identity)属性该文将讨论电视剧对话中交际者如何使用称呼来构建期望的身份 四、礼貌原则 Leech(1983:104)提出,礼貌不仅表现出说话者的教养程度,同时也是一种弥合交际双方话语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称呼不仅能直接体现被称呼者的形象、面子与身份,也能体现说话者的礼貌或不礼貌程度 Lakoff(1973)认为礼貌具体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发话人需要遵守的礼貌规则规则一:不要强加于人;规则二:给对方留有余地;规则三: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李,2011)Leech(1983)认为礼貌有六个原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因此称呼能直接体现其形象、面子与身份,从而起着遵循或违反礼貌原则的作用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身份以及礼貌原则的研究,但对于电视剧话语中通过称呼定位身份的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收集的电视剧语料分析称呼背后的身份 五、会话中称呼体现身份的过程 在许多电视剧中,不需要特别标注哪个人物是什么身份,但是通过会话中的称呼可以推论出他/她的身份Leech(1983)就把礼貌看做是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的态度,因此往往涉及“自我”(self)和“他人”(other)从说话者期望体现的身份可以看出交际者相保持或达到的礼貌程度 (1)2012年热播电视剧《双城生活》丈母娘和女婿徐嘉惠的对话: 丈:嘉惠阿,要我说年轻人,他就得早睡早起,快来吃早餐。
徐:您以后要忙啊,就别准备我的饭 丈:要我说,你就听我和你爸的,赶紧调到北京…… 徐:这双城生活啊是潮流,妈,我说的是有根据的…… 丈:附近有菜场,东西新鲜,买去,今儿晚饭你做啦! 女:嗯! 丈:有女婿真好,可以回家吃现成的 分析:这段对话中,丈母娘的辈分比女婿要高,直接称呼“嘉惠”名字,但她想表达出女婿在睡懒觉应该早起,她没有直接说,而是说你就得早睡早起,很聪明地运用语用移情保留了对方的面子,委婉地将女婿归入年轻人队伍,表示她在针对群体进行教育而不针对个人说话者使用的是“嘉惠”而不是“徐嘉惠”,因此说话者在体现身份的同时又想形成和听话者关系亲近的目的女婿对丈母娘的称呼则要尊重很多:“您”和“妈”,利用指示词“您”定位了身份是长辈和晚辈,体现了礼貌原则的得体准则(Tact Maxim)最后丈母娘说“有女婿真好”,这里也体现了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通过这段对话的称呼能看出他们在遵循礼貌原则的情况下构建了双方的身份 (2)《双城生活》中徐嘉惠的母亲住院,他母亲的朋友来看望,以下是徐嘉惠、母亲的朋友和母亲杨女士的对话: 友:杨女士,你还好吧? 杨:你怎么来了。
友:我听说你住院了,就急着过来看你 徐:阿姨,您好,您请坐我先出去了 友:你儿子真有教养 杨:噢呦,真是的,你不打招呼就来了 分析:这段对话中母亲的朋友称呼嘉惠母亲“杨女士”以示礼貌和尊敬,但也体现了两人关系不是很近徐嘉惠称呼母亲的朋友“阿姨”以示礼貌,以此推论这位朋友是自己的长辈而不是同辈的身份,遵循了礼貌得体原则(Tact Maxim),而朋友用“你儿子真有教养”的夸奖拉近交际距离,指示语“你儿子”在这里恰当地被运用,更好地调节了使用者期望达到的拉近关系的效果 (3)摘自《宝贝妈妈宝贝女》的对话: 二女儿: 真的,太好了,太好了等等,让我先说,真是太激动了同志们,我要跟大家汇报一件事情我不但有人追,我还要当老板了 父亲:当什么老板? 二女儿: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服装店不想做了,打算转让给我,只需要很便宜很便宜的手续费和转让费 父亲:很便宜很便宜,那会不会有陷阱啊? 二女儿: 爸,哪儿那么多陷阱啊?你真的警察做得太久了…… 姥姥: 那你的资金从哪来? 二女儿: 我可以向银行贷款,然后用现在的店做抵押贷款 父亲: 天上不会白掉馅饼。
这段对话,二女儿称呼大家“同志们”以及后来对话中出现“爸”的称呼,这种说话方式可以体现出这个家庭是比较和睦、不太拘泥规矩的现代家庭这个“同志们”的称呼夹杂着幽默,不仅体现了说话者默认的身份,即和听话者是平等的地位,而且体现了Lakoff的礼貌原则规则三: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让家庭成员之间减少了那种辈分隔离,让对话更轻松地进行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称呼在实现礼貌原则的情况下能构建交际者期望构建的身份古往今来,人们对身份有着约定俗成的划分,例如:长辈和晚辈、官职高的人和官职低的人、有文化教育修养的人和没有文化教育修养的人称呼则能有效地体现话语中交际者的身份从以上电视剧对话语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称呼不仅能够体现交际者身份,如果说话者正确地体现交际者对应的身份,那么使用的称呼起到的是正面效果,并且能够体现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者期望达到的礼貌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9. [2] Lakoff,R.The Limits of Politeness:Therapeutic and Courtroom Discourse[J].Multilingua,1989,8:101-129. [3]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6] 李成团,冉永平.冲突性会话的语用管理探析[J].中国外语(2),2011.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文档资料:分析对话中称呼与身份的关系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