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15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岳麓版必修1.doc
4页1【【课堂新坐标课堂新坐标】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第第 3 3 单元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学业分层测评 1515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岳麓版必修岳麓版必修 2 2 (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1929-1933 年时,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士被卷入赤贫人群, 《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 年,一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故选 A 项答案】 A2.(2016·汕头高一检测)1933 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 1 500-1 700 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 30 年代大危机( )【导学号:72040100】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C.破坏性特别大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A、B、D 三项题干没有涉及,排除。
答案】 C3.1930 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解析】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 【答案】 B4.右图是 1933 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2表美国政府, “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解析】 漫画中代表美国政府的人物把雇主和雇工揽在一起,其寓意是政府出面调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用以缓和劳资矛盾,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不符合这一寓意,排除答案】 D5.(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 “经济狂想” “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 ,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导学号:72040101】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解析】 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实行减耕减产和补贴,提高农民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规定了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标准,维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B 项错误;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 “大笔开支” “经济狂想” “社会主义改革”信息可知,罗斯福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C 项正确;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不是自由贸易政策,D 项错误。
答案】 C6.1933 年 5 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 ,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 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优化农村环境B.给农民提供补贴C.提供就业机会D.提高农产品价格【解析】 面对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局面,罗斯福新政时期对农业减耕减产的目的是提高农产品价格,缓解农业危机答案】 D[能力提升]7.有学者指出,在 500 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 【导学号:72040102】3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解析】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强调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的本质;“开拓者和革命者” ,强调其措施的创新性与建设性B 项未能体现其创新性,C、D 两项不符合史实,只有 A 项正确评价了罗斯福新政答案】 A8.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解析】 材料强调“似乎没有强烈理由……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 ,不是完全排斥经济自由,也不是强制完全干预经济,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103】材料一 华盛顿(1933 年)6 月 16 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 33 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材料二 华盛顿(1933 年)8 月 19 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 40 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以上资料摘自《纽约时报 100 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年出版材料三 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大国崛起·美国》(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其目的何在?(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4(3)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解析】 第(1)问,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目的。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容易获取信息;第二小问,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来回答第(3)问,回答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救济方面的内容答案】 (1)原因:此前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不干预经济生活目的:通过改革摆脱经济危机2)来自企业主措施:罗斯福将动用国会授予他的权力干预经济,迫使烟煤矿主等企业主们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3)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 ;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