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东教育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供参考.doc
74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教案全集目录第一单元 1绿叶的梦 2 芦叶3 一只贝 4 * 快乐的暑假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6 观潮7 火烧云 8 * 四季童话 第三单元9满山的灯笼火把 10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11 成长12 * 球王贝利 第四单元 13麻雀14 让它们自由生息15 蒲公英的梦 16 * 台湾蝴蝶甲天下 第五单元17小草之歌18 争吵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20 * 皮巧根桥 第六单元 21一块特别的石头22 地图上的发现23 新型玻璃 24 * 人类的“老师” 第七单元 25倔强的小红军 26 小兵张嘎夺枪记27 虎门销烟28 * “0”的突破 第八单元 29重阳节的传说 30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31* 快乐王子(剧本) 32 * 牛郎织女 本册教材版本:语文出版社 标*的是略读课文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整理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整理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整理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整理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整理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整理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整理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
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整理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整理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中国早教网:aaazaojiaoaaabbb) 7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整理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整理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整理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整理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整理采集树叶时的快乐。
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整理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整理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整理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 3预习下一课 内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2、《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整理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 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整理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板书课题)二、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 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 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第二课时一、 细读课文,理解感情1、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 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 学习生字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