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多文本阅读”总攻略.docx
11页信息类“多文本阅读”总攻略信息类“多文本阅读”总攻略一、“多文本阅读”总述1.1文本特点:是三则(或两则)相关材料综合起来的文 本阅读• 一般由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组成,多为 “ 自然 科学类”(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 或“社会科学类”(研究 哲学、经济、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 的文章多个材料从不同角度论述,既各自独立又彼此联 系,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系统2.读卖文方法:依照文体特点和命题要求整体阅读,- 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建立起多则文本间的关系, 即共性的话题或者特点是什么,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阅读中要有任务感步骤阅读方法1、明确对象圈画与对象相关内容2、把握文脉(敢于跳读一掠 过“举例”信息)(串联段旨一建 立段间逻辑联 系)⑴抓关键句(小标题句、统领句、过渡 句、总结句、其他)⑵抓段中层间关系语(关联词、序号词、 时空词、其他……)注意标点:如段内分号 注意指代词的指代内容:逢指代往前找, 般紧贴的就疋注意标志性语言:如此可见、所以说、实 际上、其实、总之…3、多文整合在单文本读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多篇 ⑴力求明确其共同话题 ⑵每篇的角度(3) 多篇间的逻辑关系二、读题审题与答题策略1.读题审题: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① 题干中出现“下列有关‘x>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 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或某几段 中。
② 题干中出现“根据材料一(二、三),下列表述 不符合(或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用语,表明是在 考查对文意的准确判断、理解、分析和把握,它属 于各种考点的综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 布在几段甚至全文③ 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考查推断能力推断 的结论一定要以原文为依据2.选择题答题注意:① 选择题答题先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 第几行,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 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 推理要合理,不能无中生有② 选择题一般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 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 都正确③ 选择题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 (指代词,如“它”“其”等),以偏概全,无中生 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 倒,先后错乱等A.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较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 嫌B. 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 大或缩小外延现象C. 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 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④ 选择题注意区分 “理解型”、 “推断型”,注意题干中 给出的限定性信息。
注意:解题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主要关 注词语变化的地方;将选项与原文比照后,依题 目要求做出判断关注主要概念的先与后、现象 与本质、可能与现实、条件与结果、部分与整 体、肯定与否定的关系3.概括题基本答题步骤:① 依题目要求,在文中准确筛选有效信息;② 每则材料都要与试题建立联系;③ 合理整合,分条作答4 .结合链接材料分析题:依题目要求,在链接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结合材料 一至三中的相关内容或结合材料一至三中的方法,在理 解的基础上作答三、经典试题回顾梳理1.近几年北京卷多文本考查内容梳理2017 北京卷2018 北京卷2019 北京卷2020北京市测试2020海淀一模~核~心话题让文物 活起来对人工 智能的 认识与 思考城市化对 生物多样 性的影响对于历史 建筑的保 护富有北京 特色的“北 京雨燕”赋 分24分23分22分18分18分题 量8道7道6道5道5道材 三则 两则 三则 三则 三则料v多文本阅读稳中有变;考查内容注重时代性、真实性、 实用性,关注文本承载的社会功能;考查能力包括准确解 读文本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2.试题题型梳理:第一类题型:概括示例一:8•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为“中国天眼”的科学家们写一副对 联,概括其事迹贡献,评价其精神品质。
4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 上的概括能力,同时还考查对联的基本写作能 力答题时,能够概括科学家们的事迹贡献、 评价他们的精神品质;形式上,符合对联要 求评分标准】内容:能够概括科学家们的事迹贡献、评 价他们的精神品质, 2 分;形式:符合对联仄起平收原则,对仗比较工整, 2 分答案示例 1 】1、 考察论证,调试天眼,彰显人民强国梦想;筛选查 看,集成数据,体现工匠钻研精神2、 开天眼,二十年奔波奋斗打造超级望远镜;聚人智, 数百人集成创新发现全新脉冲星示例二:5.保护北京雨燕有哪些意义?为保护北京雨燕,应该做好哪 些方面的工作?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回答6分)【考点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从三则材料中筛 选相同的信息并能够建立一定的联系,侧重的 是学生的概括能力答案示例 1】第一问:①保护北京雨燕,有助于北京本土特色文化的 传承② 保护北京雨燕,具有宣传“一带一路”的文化意 义③ 保护北京雨燕,对于北京城市生态修复具有示 范意义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 ①迁徙路线研究方面 ② 生态环境改善方 面 ③ 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 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答案示例 2】第一问概括得好!意义: 1.生物学方面:有利于对北京雨燕生物形态、迁 徙方式、飞行能力、生理构造的研究; 2.文化意义:雨 燕是北京古都特色景观,融入北京日常生活与文化,故 保护它即保护北京文化; 3.政治意义:它的迁徙路线几 乎与“一带一路 ”重叠;4.生态意义:保护它即保护生物 物种多样性工作: 1.搞好生态修复,营造生态链; 2. 启动湿地恢复,新建项目以应其需求,增加其栖息地; 3. 造林,使新造林和原有有机连接,形成绿色长廊; 4.建 立保育保护区答案示例 3】第二问概括得好!意义: 1.北京雨燕以北京命名,成为了北京引人注目的 景观,融入了北京人生活,融入北京文化,是文化的一 部分;2.可以捕食害虫,预报天气,指导农业活动; 3. 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友好往来;4.保持完整的生 态链,促进生态健身,保护生物多样性做法: 1.保护 古建筑,减少迁徙路线上玻璃幕墙大厦修建; 2.通过定 位仪,研究雨燕活动范围、迁徙规律; 3.恢复湿地,植 树造林,形成森林湿地、绿色廊道,为其提过栖息地, 并加强管理示例二: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哪些难题,请 简要概括。
6分)【考点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从三则材料中筛选相同的 信息并能够建立一定的联系,侧重的是学生的概括能 力答案要点】① 如何既能实现原真性保护,又能解决历史建筑年久失 修及传统功能延续的问题材料一 D3 +材料二D3)② 如何避免让静态的历史建筑成为文化孤岛材料二 D3 +材料三D2)③ 如何既能保护历史建筑,又能满足当地居民提升生活 品质需要材料一 D3 + 材料二 D3 )④ 如何避免由于认识不足、决策失误给历史建筑带来毁 灭性破坏(材料三D3)⑤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与本地现代化建设之 间的矛盾(材料三)【评分标准】每个要点 2分;答出三个要点,得 6分示例四:5.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审美体验的含义和作用6 分)【参考答案】含义:通过实践获得的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 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亦指通过实践 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 间性生命直觉作用:① 使人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 瞬间性生命直觉② 使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转化为艺 术③ 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 美④ 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拥有心灵的自由,更好的做学 问,干事业。
评分标准】含义, 3 分;作用, 3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满分意思对即可第二类题型:填空示例一: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 近600年中国沧桑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海外观众眼中传统神 秘、色彩瑰丽的东方大国的典型象征,它自然而然 地其中《故宫》《故宫(国际版)》《故宫100》 是这些纪录片中的佼佼者故宫近600年的历史景象已不复 存在,史料也有限,为顾及观众的观感体验,这组纪录片通 过数字技术手段,特别是大量使用了的电脑动画,帮助海内 外观众更好地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答题提示】明确题干的要求: 1.句子的内容(写什么) :前半部分 是赞故宫,后半部分是赞纪录片,空格处的句子是要将 故宫与纪录片联系起来,只能是故宫是纪录片拍摄的主 要对象,或者故宫被拍摄成许多纪录片等 2.句子的形 式(怎么写):有限定,以 “它自然而然地 ”开头,考虑 与其连贯只要是填空题,一定要关注上下文的内容 即语境,所填内容必须是语境义参考答案】成为了文史纪录片拍摄题材的首选对象【优秀示例】• 成为众多文史纪录片的题材• 成为纪录片拍摄者眼中的香饽饽• 成为拍摄文史纪录片的绝佳素材• 成为中国众多文史纪录片的记实对象。
• 吸引了很多纪录片导演,拍摄了大量作品• 被人们拍摄成纪录片,全方位展现它的魅力• 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纪录片拍摄的不二之选• 成为纪录片的 “主角”,并且产生了许多佳作• 成为文史纪录片展示历史、传播文化的最佳选择评分标准】 句式 1 分,内容 2 分意思对即可第三类题型:实际应用示例一:6 •阅读下面关于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的新闻 报道,并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析这部纪录片广受好评的原 因6分)2019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敦煌研究院联 合柬埔寨相关部门,共同出品了国内首部亚洲文明对话纪录 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该纪录片播出后,受到各方 面的赞誉两窟”千年相望,却不相闻;命运相通,却不相知该纪录 片中,莫高窟“诚邀”同为东方文明的吴哥窟共赴一场横跨万 里的千年之约,做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纪录片全方位 展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和惊人艺术成就,在“两 窟”相遇的文化符号中,在“两窟”相似的历史境遇中,阐发 “一带一路”沿线文明兴衰的历史反思莫高窟洞壁上精美的 壁画人物,在3D动画里翩翩起舞,舞步里有古老文明的千 年余响吴哥窟的一幕幕历史往事,由现代人扮演展现,再 现了先祖追求和平的努力。
参考答案 1】① 该纪录片中,中国莫咼窟“诚邀”柬埔寨吴哥窟,做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体现了国际传播语境下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国家受众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一创新策略② 该纪录片全方位展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和 艺术成就,中国纪录片不只局限于讲述本国的历史文 化,还主动承担讲述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极搭建了 “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 ”的平台③ 该纪录片阐发“一带一路”沿线文明兴衰的历史反思, 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书写中华文明,同时记录世界文明的 重要职能④ 3D动画手段展现莫高窟壁画人物,现代人的演绎展 现吴哥窟的历史往事,创新表达方式使该纪录片更好地展现了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答案示例 2】(1)合作式制播:该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敦煌研究院。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