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校对口单招技能考试考前实训教学策略——以机械类车工技能为例.doc
4页中职学校对口单招技能考试考前实训教学策略——以机械类车工技能为例 江琰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一年一度的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技能考试, 总是会引起中职校领导和专业教师的极大关注技能考试是对口高招的首役, 一朝考试, 结局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考得好, 考生就占尽了心理和总分的先机, 为后续的理论考试奠定了心理和分数的基础;如果考试失常, 对考生来说, 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心理阴影和总分上的劣势每年的 3 月初, 是常规的“技能考试日”一般学校开学总是 2 月中、下旬, 所以每年的技能考试, 考前能给学生的训练时间只有二至三周, 以天数算也就十天或半个月在有限的时间内, 提高训练质量, 最大限度提高考生的技能分数, 是中职校师生此阶段的共同奋斗目标笔者在 2014、2017 年都任教于机械类专业车工技能的实训指导, 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附本人指导的 2017 年校单招班技能考试成绩表表 2017 年校单招班技能考试成绩表 下载原表 在两届单招班实训指导的教学中, 笔者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一、在训练内容上求全不能偏1. 根据考纲, 全面安排实训课题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机械类专业 (车工部分) 考核内容有:车削复杂的台阶轴零件;切断和车沟槽;车削套类零件;车削圆锥面;车削成形面;车削螺纹 (单线) ;能正确编制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并按工艺路线正确加工;熟悉车削刀具几何角度, 能刃磨好常用刀具;工量具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安全文明生产。
说明:考试时间 240 分钟, 总分计 300 分考核内容的第六项——车削螺纹 (单线) , 又分为车削普通三角形螺纹和车削梯形螺纹两种分析历年试卷, 不难得出结论:今年如考三角形螺纹, 明年就考梯形螺纹, 后年又是三角形螺纹, 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找到了规律, 教师在编制授课进度计划时, 是否可直接将不考的螺纹车削章节删掉, 不再教授与练习比如今年的考生就可以不学习梯形螺纹的车削这一节笔者认为, 技能教学中, 切不可如此急功近利, 因为技能的巩固主要靠的是基本功的练习会”不代表“能”, 梯形螺纹车好了, 三角形螺纹的车削就不成问题;外螺纹车熟练了, 内螺纹车削时方能得心应手因此, 笔者教授的 17 级单招班从第三学期就开始学习车梯形螺纹, 一直练习到第五学期, 直至去年年底清单下来, 才停止练习这貌似有点“傻”的行为, 实质上为学生螺纹车削的基本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 第五学期, 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课题强化对口单招技能考试等级, 相当于中级车工技能要求一般来说, 到高二下学期, 教师就应将中级车工的相关课题全部教授完毕, 高三上学期 (第五学期) 的授课应以重点课题的强化为主以今年毕业的 2017 级为例, 笔者在 2016 年下学期主要强化的课题有:内外三角形螺纹配、外梯形螺纹、内外锥配、孔轴配、滚花、小钻头钻深孔、车内沟槽、车平面槽等等。
在当初练习时, 有一位教师不解地说:“平面槽与内沟槽等清单出来再练也不迟”但笔者坚持未雨绸缪, 不求侥幸, 将这两个课题都提前练习了等到期末, 考试清单出来, 发现果然有这两个加工项目, 笔者和学生非常高兴, 开始安心过寒假了, 因为刀具都准备好了, 车削方法也学过了, 只待年后巩固强化3. 第五学期, 强化练习去年技能考试卷每年的 1 月 11 日左右,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械类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都会安排一次面对全省教师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会下发去年技能考试的试卷装订本但是, 如果要等拿到了这本交流资料后再去让学生练习, 那就晚了因为等拿到资料, 距离学期结束也就一两天了但是这套试卷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它对当年试卷的出卷有指导性意义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般学校的单招班总是每年连续招生的笔者的方法是:早在去年上半年单招考试结束, 就从上一级单招指导教师处要到了他们那次考试的试卷草图, 利用暑假, 将它们用 CAD 一一画出来, 到实习时, 就有计划地一张一张地进行练习和模考也是从这轮练习中, 学生强化练习到了小钻头钻深孔的技能, 结果今年同样又考到了此项目4. 利用寒假, 教师进行系统的全真模拟寒假, 虽说不能进行紧张的实训, 但对于单招班的师生来说, 这是进行考前模拟的最佳时机。
此时, 清单已下发, 考核的单项内容已明了但是, 如何将这些分项目组合起来, 变成零件图, 这是费力的事情2017 年新春伊始, 面对三角形螺纹配、平面槽配的考核内容, 笔者认真思考, 仔细分析, 共模拟出 8 套试卷这 8 套试卷是在 4 套试卷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主要是正锥与反锥的区别4 套试卷的模拟思路:主件上有外三角形螺纹, 主件上有内三角形螺纹, 主件上有平面槽, 主件上有凸台开学后, 笔者就将这 8套试卷在最后的 2 周, 让每位学生做了两遍, 取得良好效果当然, 百分百地猜对图形是不可能的, 但图形轮廓基本正确下面附笔者寒假期间画的今年单招考试的模拟卷之一5. 日训以综合件与单项课题相结合计划最终要落实到行动, 缜密的计划是为了高效的行动今年笔者学校的开学日是 2 月 13 日, 离 3 月 5 号考试正巧有三周时间如何合理安排这三周的训练内容, 是侧重于综合件强化, 还是综合件与单课题交替训练进行?笔者认为, 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开学第一周, 笔者的授课主要以单课题训练为主练习内外三角形螺纹、平面槽、凸台的车削;第二、三周, 每天训练完一个综合件 (4 小时) , 再进行单项练习, 一定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 让他自己针对技能上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 效果更好。
6. 重视加工工艺制订的重要性和考场环境的适应性技能考试全程都是学生独立操作, 从拿到图样到完成零件加工在机械零件加工中, 工艺制订是很重要的环节要让学生掌握编制工艺的基本原则, 必须要经过平时一系列的训练工艺的编制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平时训练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在最后一学期的实训中, 要让每个学生自主编制工艺, 并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 方能有效果考试环境也是抑制学生技能充分发挥的因素之一车削加工零件的质量受车床精度的影响较大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耐挫力, 适应不同精度的车床, 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潜质, 这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方面在最后的两周时间里, 笔者让学生每天轮换使用不同型号、精度的车床, 培养他们适应不同精度车床的操作能力预先警醒他们考试的残酷性, 并能对车床作适当的调整, 以利于他们最终顺利进行技能考试二、在训练方法上坚持自测与相结合最后一学期, 基本课题都已讲授完毕, 这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工量具清单, 进行单项强化和综合件练习单项强化目的是使加工的分项目符合图样的精度要求;综合件练习是直接考核自己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考件, 也就相当于模拟考试。
这阶段的学习, 以学生自测为主如果发现有共性问题, 教师仍旧要进行示范、讲解、指导, 直至问题解决如果是个体的问题, 教师可采用单独的方式, 效果更好三、在训练时间上不搞疲劳战技能考试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本科院校就读的关键考试, 但它的学习性质不同于理论学习, 知识点的掌握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获得所以, 考前的训练时间, 没有一个师生认为是多余的, 总是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也总是叹息最后的训练时间不够时间总是有限的, 扣去必要的睡觉、吃饭、休息, 在实习车间实际训练的时间每天也就是八小时左右如果一天做一个综合件, 余下再进行单项练习和教师讲评, 这样的时间配置是较合理的;如果为了赶时间, 一天做两个综合件, 对学生来说, 劳动强度太大, 反而取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曾经试过两次, 后觉效果不好, 就果断放弃, 毕竟学习最注重的是效果四、训练的精髓就是确保尺寸精度技能考试的最后落脚点是分数, 得分的依据是零件的加工精度加工精度分为三部分:一是尺寸精度, 二是形位精度, 三是表面粗糙度因为车工技能操作是四小时, 相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零件采用双顶尖加工, 时间来不及;但如果不用双顶尖加工, 工件的位置精度肯定就达不到要求, 也意味着这部分的项目的失分。
这需要考生自己权重, 如果加工时间不够, 就放弃次要项目, 抓住重点项目, 毕竟尺寸精度是一定要拿分的项目, 特别是基础项目, 如外圆、孔、沟槽, 这些项目不能失分, 否则总分将会比较糟糕在全国上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当下, 对口单招技能考试, 无论从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的哪个层面的发展来说, 都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相信, 在授课教师的悉心传授下, 在考生的刻苦训练下, 技能考试一定会成为单招考生最成功的一次考试!。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