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例说强化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29974225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例说强化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 例说强化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 【摘 要】 历史概念教学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提升,高效课堂的打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清历史概念、比拟历史概念、分解历史概念、构建历史概念体系、注重历史概念的生成是强化概念教学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历史概念;学科能力;生成 如何强化历史概念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历史概念的诸多因素 历史概念一般包括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性质、特征、影响等诸多因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梳理历史概念的诸多因素,为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奠定根底 以必修2?罗斯福新政?为例,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厘清该概念的内涵、外延时间,1933年~1939年;地点,美国;人物,罗斯福;事件,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方案指导、调整农业、加强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推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性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特征,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影响,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社会矛盾缓和,防止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开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这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这些历史要素,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概念的时间、地点、人物、措施、影响等外延就有了准确把握,同时学生也能理解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内涵 二、教师引导学生比拟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对于这些历史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拟的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历史概念 所谓比拟,就是把同类历史概念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从而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比方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个历史概念同属于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试着从“划分标准〞、“传承的方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性的分析、比拟通过分析、比拟,学生就容易得知:分封制是以血缘为主要划分标准、以世袭方式进行传承,对中央政权来说,分封的诸侯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那么以地域作为划分标准、以皇帝的任免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对中央政权来说,地方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这样,通过比拟的方法,学生就能够准确把握同类历史概念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征 三、教师引导学生分解复杂的历史概念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局部学生对于复杂的历史概念无从下手,难以全面把握。

      这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分解 比方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历史概念,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学生把握起来比拟困难教师这时引导学生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解为强化皇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为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引导学生列举出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史实:君主专制制度,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设立、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的历史开展的本质特征 四、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历史概念体系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零散的,历史事件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样,历史概念的存在也不是孤立、零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概念置于历史知识网络中去,实现历史概念的体系化、网络化只有这样,历史概念才能长时间的留在学生的记忆中也就不会陷入历史知识、历史概念一背就会,过两天就忘的怪圈 比方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中,知识点复杂,历史开展的阶段多,学生很难入手。

      教师可以从构建概念体系入手,问题就迎刃而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概念体系包括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等子历史概念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这一概念体系包括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开展、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开展、1927年~1937年民族资本主义比拟迅速的开展、1937年~1945年,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等子历史概念构建了完整的历史概念体系,学生也就能够准确理解同一概念体系下诸多历史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真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穿 五、历史概念教学也应注重学生的生成 由于历史课时的减少,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走“捷径〞,直接把重要的历史概念印制成读案,学生在课堂俨然成了一个“背书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历史概念教学不应是灌输式、填鸭式,而应该是启发式、生成式只有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才能对历史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把握历史 比方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中“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上位历史概念的把握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先迅速浏览全文,引导学生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产业结构、经济模式等角度整体把握,然后教师给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展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展的阶段特征,概括美国经济阶段开展的原因,从而学生生成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子概念特征。

      这样,通过学生的生成,历史概念就能牢记于心,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历史概念教学这一课堂教学的根底和核心,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和高效课堂的打造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马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策略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