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莫地平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临床医学论文.doc
2页尼莫地平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幕上肿瘤患者切除手术,ASA为I一Ⅱ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尼莫地平组)观察组使用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同法输入0.09%生理盐水结果:T2点在CaO2、CjvO2、PjvO2、 SjvO2上显著高于T1点, Ca-jvO2, CERO2则低于T1时点,组间比较,在SjvO2指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无法改善幕上肿瘤切除术时脑氧供需的失衡,但是可以改善手术后24h内的脑氧供需失衡 【关键词】 幕上肿瘤;尼莫地平;脑氧供需平衡 脑肿瘤患者常会发生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局部缺氧、缺血、坏死、水肿等病理生理变化手术过程中的电烧、电凝、吸引以及牵拉等操作容易引起病变区域及周围脑组织机械性和缺血缺氧性损伤,进而影响脑供氧与能量代谢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与麻醉管理中最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脑保护[1]本文研究尼莫地平对幕上肿瘤手术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80例幕上肿瘤患者进行手术肿瘤切除,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36岁,ASA为I-Ⅱ级,所以患者均确诊为幕上肿瘤,在术前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与生化及肝肾功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糖尿病和癫痫病史,无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异常,无药物成瘾史。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尼莫地平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术前患者进行常规禁饮禁食8~12小时,入室后静注长托宁1mg、氟芬合剂0.03mg/kg以及咪唑安定0.02mg/kg在局麻下左侧颈内进行静脉穿刺、逆行置管至颈内静脉球部(小儿单腔深静脉穿刺包)以及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患者入室后监测各生命指标,然后进行全麻诱导,以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罗库溴铵0.6 mg/kg给养去氮3分钟后进行诱导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麻醉机控制呼吸,之后进行全麻维持采用靶向控制输入丙泊酚,静注维库溴胺维持肌松呼吸机潮气量为6~8ml/kg,呼吸频率为12~14次/min,CO2分压29~31mmHg[2]观察组在麻醉开始时用微量泵泵入尼莫地平每小时15μg/kg,麻醉结束时停止泵入,对照组采用同法在相应时间内输入0.09%生理盐水 1.3标本采集以及检测 两组患者分别于诱导前(T1)、插管时(T2)、切开硬脑膜时(T3)、输入1h后(T4)、输入1d后(T5)5个时间点同步采集静脉球部以及足部动脉血,立即测定进行血气分析,记录血红蛋白(H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
根据Fick公式计算CaO2、CjvO2 、Ca-jvO2 、CERO2 CaO2=1.34×Hb×SaO2+0.0031×PaO2 CjvO2=1.34×Hb×SjvO2+0.0031×PjvO2 Ca-jvO2= CaO2-CjvO2 CERO2= Ca-jvO2/CaO2×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见表1 T2点在CaO2、CjvO2、PjvO2、 SjvO2指标上显著高于T1点, Ca-jvO2, CERO2则低于T1时点,组间比较,在SjvO2指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尼莫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脂溶性强、易通过血脑屏障,阻滞钙离子的跨膜细胞内流和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使细胞血流增加[3]本文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为主的全麻诱导方法,在T2点SjvO2升高可能由于给氧去氮过度通气而导致血液氧含量升高,以及插管时的伤害性刺激引起脑血流增快导致血液通过脑的微循环时间缩短有关通过结果可以看出手术中使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无法改善幕上肿瘤切除术时脑氧供需的失衡,但是可以改善手术后24h内的脑氧供需失衡。
参考文献 [1]徐世元,李申一,曾繁荣.利多卡因对异丙酚静脉麻醉颅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葡萄糖及氧代谢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1.1(25):7-10. [2]张亚军,徐世元,许平.黄芪注射液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3(24):385-386. [3]何志聪,李文娟,李战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一6和肿瘤坏死因子一α含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0.4(38):386-3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