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龄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9477107
  • 上传时间:2018-07-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0.33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龄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言l关于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l关于个体发展是知、情、意、个性统一 的观点;l关于个性和社会性的界定第一个专题: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l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l二、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特点l三 、 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l四 、小学生家庭社会化的特点l五、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特点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l什么是自我意识?l(或称自我的 发展) l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调节一 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 自我体验和对自我的调控三个方面这 三种形式又是相互联系的自我意识的 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我是谁?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 l对自我身体的认识和自我心理的认识,使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 ,构成自我概念l自我概念是儿童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和价值、信仰的总 的认识,据此将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什么是自我?研究者认为应包括五个方面:l1、自我包括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主观的自我意识在生 命的早期就已发展了,它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基础。

      2、自我包 括自我表征,即你想你是谁?其中包括身体的自我表征和心理 的自我表征3、自我是一个自传体式的个人经历的故事,即 将过去所有对个人有意义的事件都整合到这个故事中4、自 我是由各种对自我的评价所组成的,自我评价经常是别人评价 的内化,但它来源于不断发展着的自我认识能力5、自我是 “社会的自我”,自我主要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去评价这五 个方面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的 小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l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l1、儿童已能用心理特征来描述自己l2、能将自己和同伴的心理特征互相比较,通过社会比较了解 自我3、他们用多维的观点看待自己,能思考自己的长处和 短处及其原因l比如,一个7岁男孩在描述自己时说;“我今年7岁,我叫*** ,我是男孩,我喜欢集邮,我最喜欢踢足球,我的足球踢得很 好我的数学学得不错我喜欢学校,我喜欢看小人书这 个例子表明,7岁的男孩已经可以用“喜欢”这一心理特征来 描述自己l另外一个11岁的女孩在描述自己时说:“我的名字叫***,我 是一个女孩,我很诚实,我长得不漂亮,我学习成绩一般我 比同龄的女孩要高些我喜欢班上的女孩子,我乐意帮助别人 ,我喜欢交朋友。

      我表现不错,但有时我会发脾气,有些男孩 和女孩不太喜欢我从这个11岁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 不但能通过社会比较了解自己也能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 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 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讨论l小学生自我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二)小学生自尊的发展l 什么是自尊?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伴随 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自尊的基础是对自己能力的方方面面的判 断l小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l1、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自尊更加分化小学生自尊的发展 和小学生的经验有直接关系,他们从不同的环境背景中获得经 验,如学习,人际交往和游戏运动等等,所以他们至少形成了 不同方面的自尊,这些分化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总体 的自我价值感l2、与幼儿相比,小学生对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的评价更趋现 实这些变化是和儿童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比较能力的发展有关 l3、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能认识到个性特点是属于内部的倾 向性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具有复杂个性的人在这个阶段 儿童开始注意公众面前的自我,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应有什么 样的举止,并能注意自己行为,比如听音乐时应安静、不要大 声说话等等。

      l 总的自尊学业自尊 语文、数学 、其他科目社会性自尊 同侪关系、亲 子关系、师生 关系身体自尊 身体能力、外 貌长相讨论l自尊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l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三)成就归因l什么是成就归因?l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的理解,是 对将来的成绩或成就行为的重要决定因 素l四个原因:努力、能力、运气、任务的 困难程度归因方式和影响因素l归因方式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l(‘掌握定向归因’、‘习得性无助’)l为什么归因方式不同?l家长的教养;l期望值;l减少比较;二、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发展的特点 l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一种能想象别人可能会 怎么想和有什么样情绪感受的能力这是社 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别人的认知l观点采择会影响人际交往的社会技能,观点 采择水平高的人能更多地表现出同情和怜悯 ,能用有效的方式处理困难的社会交往问题 l有研究表明,对儿童采用观点采择的干预训 练,能减少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增加移情作 用和向社会的反应不同年龄儿童的观点采 择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一)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l水平0(3-6岁):没分化的观点采择儿童能认识自己和别人 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绪感受,但他们经常将两者混淆。

      l水平1(4-9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儿童懂得由于人们会 接触到不同的社会信息,因此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l塞尔曼用两难故事探查了儿童能否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发 展模式,它把儿童的采择能力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水平:l 水平2(7-12岁):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儿童能站在别人的 立场 上,从别人的角度上审视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和行为 儿童也认识到,别人也能这样做l水平3(10-15岁)第三参与人的观点采择儿童能超脱两个人 相互作用的情景而想象一个不偏不倚的第三者是如何观察自己 和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l水平4(14-成人)社会观点采择个体认识到第三参与者的观 点采择会受一或两种更大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l什么叫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呢?我们用塞尔曼的两难故事简 单说明之这个两难故事是:“一个8岁的女孩叫郝丽,她善于 爬树,有一次她从树上掉下来(没有摔伤),她的父亲非常着 急,叫她不要再爬树,郝丽答应了父亲不再爬树但有一次, 她的朋友的宠物小猫卡在树上,只有郝丽能爬上树救小猫下来 ,但郝丽想起了自己的诺言”当实验者问儿童:“郝丽辉怎么做 呢?”儿童说:“郝丽会爬树救小猫的”,实验者又问:“郝丽是 否会想到自己会遭到父亲的惩罚?”处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典型 回答是:“不,郝丽知道他爸爸会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的”这说 明郝丽知道她的爸爸会站在她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理解郝丽 。

      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认识到:“我知道他知道我怎么想,他 也知道我知道他怎么想”小学儿童已具备这种自我反思的观点 采择能力讨论l如何培养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三 、 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l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 的准则、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规定着人们之间的 义务,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作为一 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的,它是 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l心理学研究道德是如何在个体中发生和发展的,即 研究作为个体现象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 其规律道德品质可以分成道德认知、道德感和道 德行为三个组成部分道德认知是对行为准则的善 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感是伴随道德认知所产成 的一种内心体验;而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感 的体现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皮亚界著名的道德发展理论l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要经 历从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l第一个阶段是他律阶段(5-10岁)道德判断是受它 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有两个特点:1、规则 (规范)是由权威人士(家长、教师)制定的,是 不可改变的要严格地遵守它们2、对一个错误的 判断只关注后果,而不顾意向。

      l第二个阶段是自律阶段(10岁以上)自律是指儿 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观点支配的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1、个体不再认为规范是不可变 的,规范是大家制定的,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进行修 改年龄大的儿童和青少年运用了一个标准,即互 惠互惠意味着对大家都有好处,考虑到自己和别 人的利益2、个体认为判断一个行为不仅要看后果 ,也要看意向 我国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l1,在道德认知方面:小学生对道德事件的认知表现出从具体到 抽象、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小学生开始产生的道德认识和道 德动机往往是具体的,而后逐步形成概括的道德认识l小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也在发展:开始只重视老师和别人的评价 ,以后才发展到对自己和别人进行独立的评价王宪清对10-14 岁儿童判断特点的研究表明,儿童对人的思想品质的关注有了 明显发展,判断的全面性和灵活性也有明显提高李伯黍等人 的研究还表明,从小学3年级起,绝大多数儿童已能根据行为 原因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做出判断l对于公平分配的认知:7,9岁大部分儿童将公平理解为“均等”12 岁已经能考虑努力,成果和能力等规则.2、在道德行为方面: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倾 向:(1)道德行为往往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2)行为的抑 制能力比较差;(3)容易模仿成人或其他儿童的行为。

      四 、 小学生家庭社会化的特点l (一)亲子关系的特点:l1 从单方面控制调节转变为父母与儿童对起行为的共 同调节;l2 由单向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步转变为平等相互尊重的 合作关系;l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l父母的教育方式: 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从型 l儿童的认知水平. :从家长是生活的照顾者发展到家 长是教育者,进而发展到家长是良师益友 (二)独生子女的社会化 l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特点l影响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因素(父母的 文化程度;家长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家 庭结构等)(三)父母离异对学生心理的影响l 1、父母离婚的直接后果: (1)离婚打乱 了整个家庭的生活秩序2)离婚使父母的 作用失控由于这些变化使儿童处在痛苦的 情绪状态中,但反应的强度和表达的方式因 儿童的年龄、气质和性别而异焦虑,逃学, 独立等) l2、父母离婚的长期后果l大多数儿童在父母离婚后两年适应问题可以 得到改善,但有少数人的适应困难持续到成 人早期 五、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师 生关系的特点l(一)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的特点l1、小学生对友谊的认知l 友谊是私人之间的一种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要建立、发 展和维持这种关系,关系双方必须认识和区分自己和朋友的观 点、愿望、需要、情感等等,而儿童的分化和整合自己和别人 观点的社会认知能力就成为友谊概念发展的基础。

      建立友谊的 重要条件是对关心他人以及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的认知和掌握 l水平1:儿童还没有认识和掌握承诺这一道德的规则,因此对失 信行为不会感到道义上的不安;l水平2:儿童已能根据承诺的准则作出行动决定和评价,懂得“ 答应了别人”意味着承担了义务,因此必须守信用;l水平3:儿童已 认识到只有遵守诺言,才能取得朋友的信任,因 此,遵守信用是建立和维持友谊关系的必要条件l大部分7岁儿童处于水平1或1至2的过渡水平;大部分9岁儿童 处于1至2的过渡水平或水平2;大部分12岁儿童处于水平2或2 至3的过渡水平 l2、小学生的同伴接受性l同伴接受是儿童心理适应能力的一个强 有力的预测器研究人员以自我报告的 同伴提名方法来测量同伴的接受性,他 们的结果表明:同伴接受可以分为四种 不同的类型:(1)受欢迎的儿童;(2 )受拒绝的儿童;(3)有争议的儿童 ;(4)受忽视的儿童 (二)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特点 l1、儿童对教师的认知l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l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l 教师的能力对儿童的影响更是不可低 估. 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l这个阶段儿童和父母关系的特点是:儿童日 益增长的独立性的要求与家长旧有的教育方 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家长必须调整自己的 教育方式,使其从完全由家长控制改变为家 长和儿童自己共同控制或共同调解共同调 整是合作的亲子关系的产物,共同调解建筑 在相互交换意见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种 形式对于独立性正在发展但不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