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JCW-27-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doc
53页FXJCW-27-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FXJC/W-27-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批 准 人: 状 态:持 有 人: 分 发 号:2011年11月20日批准 2011年12月1日实施 地 址: 丰 县 广 播 电 视 台 南 50 米 电 话:0516-89235576 邮 编:0516-89235576 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编号:FXJC/W-27-4 第四版 第0次修改 标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1页 共14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GJ55-2011)总则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 2.1 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 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等级 维勃稠度(s) V0 ≥31 V1 30~21 V2 20~11 V3 10~6 V4 5~3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004699'>150mm的混凝土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坍落度(mm) S1 10~40 S2 50~90 S3 100~<#004699'>150 S4 160~210 S5 ≥220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2.1.8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2.1.9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编号:FXJC/W-27-4 第四版 第0次修改 标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2页 共14页 2.1.10(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2.1.12 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代替水灰比)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2.1.<#004699'>15 外加剂掺量: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11~<#004699'>15是新组建的术语和定义) f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MPa)m0—计算(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kg);γf—粉煤灰影响系数;γs—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Pt—六个试件中不少于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MPa);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T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T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ΔT—试验测得的预计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mm)。
基本规定(新增加)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强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能要求这是本次规程修订的重点之一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建设工程中采用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情况良好 3.0.3 (最大水胶比)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比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编号:FXJC/W-27-4 第四版 第0次修改 标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3页 共14页 环境类别 一 二(a) (b) 三 最大水灰比 0.65 0.60 0.55 0.50 环境类别 条件 一 室内正常环境 二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玲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四 海水环境 五 受人为或自然的慢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程度环境类别 A轻微 B轻微 C中度 D严重 7>
在满足最大水胶比条件下,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加矿物掺和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胶凝材料用量) 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编号:FXJC/W-27-4 第四版 第0次修改 标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4页 共14页 (修定前的规定): 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 素砼 钢砼 预砼 素砼 钢砼 预砼 一 —— 0.65 0.60 200 260 300 二a 0.70 0.60 0.60 225 280 300 二b 0.55 0.55 0.55 250 280 300 三 0.50 0.50 0.50 300 300 300 一 —— 0.65 0.60 200 260 300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有关胶凝材料用量条款表B.1.1 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水胶比 最小用水量(kg/m??) 最大用水量(kg/m??) C25 0.60 260 400 C30 0.55 280 C35 0.50 300 C40 0.45 320 450 C45 0.40 340 C50 0.36 360 480 ≥C55 0.36 380 500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最大粒径为20mm的情况,骨料粒径较大时宜适当降低胶凝材料用量,骨料粒径较小时可适当增加。
2、引起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范围与非引起混凝土要求相同(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规定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实际掺量是通过试验确定的,在本规程配合比调整和确定步骤中规定了耐久性试验验证,以确保满足工程设计提出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当采用超出表3.0.5-1和表3.0.5-2给出的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时,全然否定不妥,通过对混凝土性能进行全面试验论证,证明结构混凝土安全性和耐久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后,还是能够采用的 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编号:FXJC/W-27-4 第四版 第0次修改 标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5页 共14页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 水胶比 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0.40 45 35 >0.40 40 30 粒化高炉矿渣 ≤0.40 65 55 >0.40 55 45 钢渣粉 - 30 20 磷渣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