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docx
15页劳动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前言本防控体系是共阳律师在对贵司的劳动管理进行法律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普遍存在的劳动 管理法律风险,进行风险提示并提供应对措施的一套操作指引它的目的在于让贵司在劳动管理中 能够对风险进行预测,提前预防,规避一定的法律风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 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不断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加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力度不断提升新的变革对企业建立、维护、解除劳动关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劳动管理方面面临的法律 风险越来越多,鉴于此,广东共阳律师事务所希望通过防控体系帮助贵司构建“以主动防范为原则 被动应对为补充”的风险防控机制以主动防范为原则”是指律师在防控体系中提出一些常见风险 使贵司在这些风险发生之前能根据律师给出的“防控措施”予以防控,避免风险发生以被动应对 为补充”是指律师在风险防控体系中提出一些常见风险的处理程序,指导贵司注重在纠纷发生之前 如何保全证据,即使将来不幸与员工发生仲裁或诉讼,也由于保全证据而不至于无法举证通过本 风险防控体系,贵司对于可能遇到的劳动管理法律风险有所防范,避免或减轻企业的劳动管理风险, 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成本。
共阳律师真诚地希望贵司可以通过本防控体系提高劳动管理法律风险防 控与化解能力,实现劳资双赢,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各类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千差万别,而且法律也是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之中,由于篇幅的限制, 本防控体系主要就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及本所对贵司测评出的风险进行分析,而不能包罗万象,面 面俱到请贵司多多给出宝贵意见目录第一章:阅读说明 7.5第二章:劳动管理风险防控总流程图 7. 7第三章:劳动管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7. 8第一节:员工入职管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78第二节:劳动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83第三节:员工在岗培训与调岗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90第四节:惩戒处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92第五节:员工离职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95第六节:纠纷处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 99第四章:疑难问题解决方案一:如何防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前30 日通知就随意辞职的风险 103二:如何防范合同到期后单位不愿续期而须支付经济补偿的风险 108三:如何防范连续2 次签订“固期合同”后再续期而转为“无期合同”的风险 113四:如何防范解雇不称职员工反而支付经济补偿的风险 115五:如何防范员工以单位没有依法办理社保为理由随意解约的风险 .118六:如何防范员工入职不如实告知导致企业陷于被动的风险 123七:如何防范员工以“受企业欺诈入职”为由随意辞职的风险 129八:如何防范员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支付赔偿金的风险 133九:如何防范用人单位依据制度对违纪员工进行处罚却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风险 137十:辞 职(辞工) 申 请 书 1. 40十一:未办理工作交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案例解析 141十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1. 42十三:竞业限制协议 1. 43十四:员工保密合同 1.45第一章:阅读说明一、本防控体系整体介绍1、编写思路:以员工入职到离职的管理过程为主线,以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地表述各个管理环节, 以表格形式指出各个环节所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控措施。
2、编写目的:针对企业人员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包括员工入职、劳动合同管理、在岗培训与 调岗、惩戒处理、纠纷处理、员工离职等六个主要环节指出风险并提供防控措施,以帮助企业防控 劳动管理法律风险3、内容说明:本防控体系分为三章,一个附件组其中第一章“阅读说明”旨在指导贵司如何 阅读本防控体系以及阅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为“劳动管理风险防控总流程图”,将企业人 员管理的六个重要环节以流程图的形式体现出来,以期能够清晰反映企业人员的进出管理;第三章 “劳动管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该章以六个管理环节为依据,各个环节为一小节,针对企业 普遍存在的劳动管理法律风险进行风险提示,并提供相应应对措施附件为一个附件组,主要就各 个环节中,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及防控指导二、阅读说明以第三章第五节“员工离职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为例子一)防控流程图阅读说明表示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矩形——表示具体任务或工作菱形一一表示需要决策的事项 k流程线,如为虚线,则表示可能发生的流程(二)防控措施阅读说明1、 处理部门用字母表示:如A代表一一分管副总、B代表一一人力资源部门等;2、 以字母+数字表示处理环节:B3表示人力资源部离职审核,A3 表示分 管副总审批3、常见风险:是共阳律师根据为企业法律服务的经验及已有案例分析汇总的一些常见的、主要 的风险。
由于各类劳动管理法律风险千差万别,而且法律法规也是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之中,因篇幅 有限,尚未囊括全部风险4、防控措施:针对提出的风险提供相应的防控措施5、法律依据:提出法律风险以及提供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据由于篇幅限制,只是列了相应法律名称和条文,具体内容请查阅相应法律6、案例及说明: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及防控指导,由于篇幅限制,所以用“详细见附件 ”或“参考 ”表示来具体说明,阅读时可以依提示在附件组中找到,例如需看竞业限制协议,则看“附件十三”三、 意见保留:1、 本防控体系是根据共阳律师多年的企业法律服务经验以及贵司实际情况制定,不排除在后续 工作中对本防控体系的修改、增添、删除的可能2、 鉴于工作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多种因素的结合和过程,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或是劳资 纠纷的产生及结果都是综合因素造成,因此,共阳律师事务所对于工作成果的转化以及管理中造成 的纠纷、索赔等不负担包括赔偿责任在内的法律责任四、 意见反馈贵司在收到防控体系后应当认真阅读,若有疑问或不同的建议应及时反馈给共阳律师五、 冲突处理如果本防控体系与日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有冲突的, 贵司应当依照新的规定重新予以调整。
六、著作权广东共阳律师事务所对本防控体系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贵司可以使用,但是不得向其它任何企 业或个人泄露第二章:劳动管理风险防控总流程图第三章:劳动管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第一节:员工入职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一、 员工入职风险防控流程ACBD123456录用78910评议111213第页审批审批审核审核审核筛选预算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需求递交资料>发招聘信息4通知考试实操考试笔试面试甄选办理入职签订劳动合同试用入职培训转正式员工 <存档结束密级 签发部门 节点流程名称用人部门员工入职工作流程总经理/分管副总共 页 签发日期14 I公司名称 编制部门主责部门应聘人员二 、员工入职风险防控措施管理环节-节点常见风险防控措施法律依据案例及说 明员工招 聘C2因招聘信息不完整而被 员工以单位欺诈为由要 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 经济补偿;完善招聘信息的内容: 建议将工作内容、条 件、地点、职业危害等 写入招聘广告中《劳动法》第8条《劳动合同法》第 8条、第26条、 第38条;因招聘信息含有违法内 容而发生纠纷招聘信息中尽可能不 要含有歧视内容(如性 另疾病、户籍、民族 等)《劳动法》第12 条递交应 聘资料A2应聘者提供虚假应聘资 料,用人单位据以录用 后而产生法律纠纷。
要求应聘者在递交的 应聘资料上签名确认(尤其是对贵司决定 录用有重要影响的资 料)《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 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3条面 试、 笔试C5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 提供不实或夸大信息, 员工入职后以单位欺诈 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并要求经济补偿;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 贝1」,将企业的真实情况 告知员工,员工需要了 解的关于企业的其他 情况,企业也应当进行 告知《劳动法》第八条《劳动合同法》第 8条、第26条、 第38条;详细见附 件七员工提供虚假信息,欺 骗入职后,企业要求与 其解除劳动合同确缺乏 相应的证据对于员工在面试过程 中对企业录用有重要 影响的内容,最好让员 工书面确认,以保留证 据《劳动合同法》第 26条、第39条;《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 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3条详细见附 件六管理环节-节点常见风险防控措施法律依据案例及说明实操考 试B5未对应聘者的机器操作 能力进行核实,应聘者 在实操考核中发生伤害 事故时,企业有可能要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要求进行机器操作考 核的应聘者填写熟悉 机器操作的确认书并 签字《民法通则》 第 119、 131、132某企业的应聘 者在进行实操 考核时,谎称 熟悉机器,结 果发生操作事 故,造成左手 受伤;企业因 无法证明应聘 者的过错而承 担了较重的侵 权赔偿责任。
录用C7录用通知书内容设置不 合理,引发法律纠纷(如 在录用通知书中明确了 具体岗位,实际合同中 要将员工调到不同岗位 时将产生纠纷)1、 列明不予录用的情 形;2、 列明录用通知书的 失效条件,方便企业发 现员工有不符合录用 条件的情形时可以拒 绝其入职;3、 明确该通知书的法 律性质,如注明:“劳 动合同条款的内容以 双方最终签订的劳动 合同为准”4、 列明入职条件,为 试用期考核提供依据; 如考核不合格也有相 应证据《合同法》第 13—第19条《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审理劳 动争议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第 13条第四节:惩戒处理风险防控流程与防控措施二、 惩戒处理风险防控流程公司 名称密级共 页第 页三、 惩戒处理风险防控措施管理环节-节点常见风险防控措施法律依据案例及说 明收集证 据阶段C2用人部门未经人事部而自 行作出处罚,导致处罚不统 ―,或因不懂得收集证据而 造成处罚没有根据轻微处罚权集中归人事 部,重大处罚权归分管副 总用人部门只有反映情 况的权责,无权直接对员 工作出处罚决定《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民 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 第6条A3员工承认错误后未让员工 书写检讨书,只有口头检 讨,导致日后发生纠纷后, 没有留下书面证据,造成败 诉。
并且应当设置格式的检讨 书,在员工认错当时立即 让员工填写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