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卫辉市初中历史九年级期末下册评估黑金试卷(附答案).docx
13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九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说明( )A.租地农场的出现B.西欧庄园经济的瓦解C.工业革命的兴起D.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2、 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居民采取了各种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 )①金钱赎买 ②武装斗争 ③教会的赠于 ④与领主打赌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3、 恩格斯曾经对一个历史事件做出如下评价:“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是一些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这是欧洲从神权走向人权的开始,请问恩格斯评价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4、 “当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大西洋挺进,绕过非洲,开辟去印度、东方的新航路的时候,开辟从西欧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印度、亚洲的东海岸的计划也在酝酿和筹划之中;”最早将这一筹划付诸实践的是(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B.哥伦布远洋航行C.达·伽马到达印度D.麦哲伦环球航行5、 下图反映了15-16世纪,西欧人海外大发现,其根本原因是( )A.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绘B.西欧工商业经济发达C.东西方贸易商道中断D.科学技术的发展6、 戈雷岛位于西非佛得角半岛西南,是非洲距美洲大陆最近的岛屿;因此,戈雷岛是连接非洲、美洲、欧洲航线上的枢纽,它是奴隶船的理想交接站;戈雷岛见证的历史是( )A.文艺复兴B.三角贸易C.法国大革命D.工业革命7、 如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与史实相符的是A.a点处,克伦威尔开始独揽大权B.b点处,路易十六被处死,随后英国进入共和国时期C.c点处,波旁王朝封建统治复辟D.d点处,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8、 观察下列大事年表,这三个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时间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1815年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A.走向近代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9、 英格兰早在1215年就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这说明了A.英国具有议会传统B.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国王完全受制于议会D.英国议会具有绝对权力10、 从“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战役”等内容提炼的主题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11、 法兰西共和国国旗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而欧洲许多国家在拿破仑战争后,国旗也包含了蓝、白、红的元素;这说明( )A.拿破仑发动的战争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破坏B.法国大革命爆发主要是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C.欧洲各国的国旗缺乏地方特色D.拿破仑对外战争客观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12、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提到:“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下列史实体现了“第二阶段”特点的是( )A.明治维新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1861年改革13、 《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与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以下搭配最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B.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C.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D.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4、 如图所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A和B对应的事件是( ) 工人运动简图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巴黎公社的成立B.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十月革命的胜利D.第一国际的成立和巴黎公社的成立15、 下面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实际数量共64人)来源统计图;这体现出巴黎公社( )A.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B.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综合题16、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课程核心素养,老师运用了以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运用图表,归纳历史特征】〔1〕请写出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任务二【分析数据,阐释历史现象】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时间农业所占比例工业所占比例1770年40%16%1821年24%31%〔2〕分析“英国国民经济结构表”,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机械动力是什么?任务三【构建联系,解释内在关系】图: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3〕任务三中的“革命理论”和“政权尝试”分别指什么?17、 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1年,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刻有一个“法典的石柱,该石柱后被劫掠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这根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授予权杖的情景;〔1〕写出材料中石柱上所刻的法典名称;这部法典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方框内的文件名称;试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发展变化过程;材料三 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英国通过哪一文件调解了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产生“崭新的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材料四 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代表们的“忧虑”,材料四中的这部宪法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以上各国的法治发展历程中,你得出哪些认识?18、 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铁路;1830年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很快就成为兰开夏郡棉纺工业原料和工业品运输的交通动脉;1836﹣1837年英国掀起铁路修建的第一个高潮,到1843年,大不列颠已有约2400千米的铁路通车;19世纪40年代,英国掀起铁路修建的第二个高潮,到1860年英国铁路总长约14500千米,居欧洲首位;——摘编自钱乘旦著《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近代英国交通运输方式大变革后新时代的名称;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大规模发展铁路运输的有利条件;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摘自《世界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