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励志的人物故事]励志故事人物篇(Word可编辑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
  • 文档编号:167217601
  • 上传时间:2021-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质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励志的人物故事]励志故事人物篇(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每一个励志的人物都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有哪些人物的励志故事呢?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故事人物篇,供大家参阅!  励志故事人物篇:莉斯-默里  莉斯-默里的故事是如此的令人心灵震撼,以致于被拍成电影并获得大奖一个生活在无家可归者家庭的女孩,父母双双感染上艾滋病,但这个女孩没有放弃人生的希望,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向命运挑战,最后踏入了哈佛大学的学术殿堂  由于父母都染上了毒瘾,默里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从此默里流落街头她在17岁决定回到学校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小小年纪就无家可归,但在她的身上却充满了优雅的气质和真挚的性情,她的执著、不向命运屈服、坚强的意志和不断地进取鼓舞了成千上万美国人,人们从这个女孩的身上看到了如何跨域艰难与困境障碍的一种精神、一种面对人生自我选择的动力。

        有些人出生以后就具有反叛性,默里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孩子她的父母吸食可卡因成瘾,家庭的收入几乎都被父母用来满足他们的毒瘾上,默里和她的姐姐从小就被父母忽略,缺少食物和保暖的衣服但在15岁以前,小小的默里并无太大的追求,过着贫困的生活,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在她看来,长大后能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默里10岁时,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此后默里一直照顾在病魔中挣扎的母亲默里不愿母亲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也不愿走上同母亲一样的生活道路默里的母亲在她15岁时过世,这把她带入了噩梦般的生活,但也让她清醒,开始寻求自己的人生之路默里在母亲过世后向自己发誓,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不会像母亲那样轻易地放弃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她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默里看到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到学校,接受教育,接受更好的教育  默里终于明白,不管怎样,人是不能向命运低头的,世界在不停的运转,生活仍在继续,不会因为你的失落与沮丧而改变,一味的伤心只会堵塞自己前方的路途而使自己更加沉沦,于是她决定坚强,坚强的开始新的生活  默里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我是属于一个自我教育型成长起来的孩子,当我无家可归时,没有人来指导我,引导我。

      那时,我会到自助书店去偷我喜欢看的书当然,今天我会原谅自己年青时的行为在一次被我偷过书老板主持的演讲会上,我作为主讲人对他说,我想我欠你25美元  默里说,在人的一生中,感恩应是一个人首要的特质,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感恩的心从我记事时起就深含在我的内心我能有今天,我感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其次,不论环境如何,我都有自己的选择当我住在大街上时,我在思考人生的价值,我知道当我克服每天遭遇的这些障碍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我迈向自己的目标  当然,在我的生活中,我有过无数次的抱怨,我抱怨到了晚上不知要睡在哪儿?我抱怨一无所有,我抱怨为什么是我要流落街头?  默里谈到,然而,我知道我需要改变,我没有了妈妈,但我却有我自己面对人生你可以选择怨恨也可以选择感恩我选择了回到学校学习,我穿着脏兮兮、散发着臭味的衣服,一家家学校去申请入学我向学校发誓,每一门功课我都要争取拿到A,校方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我问校方,如果我十二分的努力,它会改变我的人生吗?  17岁那年,默里终于回到高中读书,学校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她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在高中,她选早上的课、下午的课、晚上的科、选独立研究的课,她每天要做一个小时的地铁到学校,还要去打工养活自己。

        默里说,我尽一切努力来学习,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我必须要完成承诺,很快我成了学校学业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这过程中,我感到生活是残酷的,我也想到退缩,但我想起了自己的承诺,我不能放弃  默里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了她的高中学习生活,虽然依然是缺衣少食默里进入高中的一个两年毕业的加速班,每天晚上她依然要露宿街头,只能在马路边的楼梯角借着路灯看书、做作业但她却在读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是那么地喜爱读书,结果默里用两年的时光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和顽强克服困难的经历获得《纽约时报》奖学金,获得奖学金1万2000美元而当她的故事在报纸上披露以后,让冷漠的纽约人也十分感动,民众捐献出20万美元,资助默里上大学  励志故事人物篇:马化腾  提到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说他是运气好遇到了好机会;还有人说是马化腾对产品的专注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CEO马化腾如何用企鹅征服地球上最多网民的国度?  从工程师到腾讯教父  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

      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即时聊天工具ICQ,他嗅到里面潜藏的巨大发展前景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QICQ,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  随着Q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如果马化腾当时没有坚持保住这个复制品,他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蚁族,腾讯也可能只是一家随时倒闭的危房成功总是不会来的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在创业期间不幸的东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办法  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  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  从中国网民必备的,到五星级产品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粘合度极高,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关,他对腾讯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是非常熟悉。

      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做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中国从来不缺激情,不缺豪迈,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远在执着的坚持耕耘,是很罕见的  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有梦想还需要坚持,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努力吧!  励志故事人物篇:梁启超  国学大师梁启超自小聪明,17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梁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他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由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然而,好景不长,百日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门第二年秋天,梁启超将家人接到了日本  不久,28岁的梁启超应康有为之召,前去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在那里邂逅了美丽大方的何惠珍当时,梁启超在檀香山演讲,何惠珍为其担任翻译,两人配合默契,演讲活动盛况空前。

      此时,何惠珍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活动过后,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唯有先生  不行,我家中已经有妻子了梁启超明确地拒绝了她  初遭拒绝,何惠珍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快慰事后,为博取梁启超的好感,她动员父亲为康、梁保皇之事捐了一笔款,并托人设宴向梁启超交接捐款事宜席间,梁启超又一次见到何惠珍这次,何惠珍提出一个让梁启超心惊的要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启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何惠珍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痴情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让妻子伤心?为此,他异常苦闷  于是,他连夜给身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余归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闻此事将笑我乎,抑或恼我乎?梁启超心想,妻子接信后,定会生出一些醋意来,大骂他一顿,这样,他发热的头脑也好冷静一下  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启超打开信后,愣住了,妻子给他寄来了《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乐意成全他的婚事李惠仙说:我远在日本,不能照顾,先生身边若有个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顾,岂不更好?  梁启超在妻子的宽容面前惭愧万分,将妻子的信转给何惠珍。

      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说道:惠仙姐贤德,我就向她学习,我们就做先生身边的娥皇、女英吧  梁启超却提笔为何惠珍写了一首诗: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做后人师聪慧的何惠珍马上明白了梁启超的意思,她眼泪汪汪地拿着梁启超赠给她的一张自题诗词的小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梁启超  惠珍是一位多才多情的好女子,可惜梁启超叹了一口气,把何惠珍亲手织的一把小扇寄给妻子,让其代为保管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想得到惠珍的帮助,驰骋世界,但理想与现实的条件,又万万不能  1924年9月,李惠仙因病逝世,梁启超身边少了一个理解、支持他的人,顿感悲痛万分痴心不改的何惠珍,听到李惠仙病逝的消息,急忙找到梁启超,一面劝慰其节哀,一面寻机重续秦晋没想到,梁启超以年迈不想再婚为由,第三次婉拒了她何惠珍心有不甘,多次上门,梁启超都避而不见,万般无奈的何惠珍只好挥泪告别  梁实秋先生评价梁启超时曾说,梁先生学问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