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看云识天气第二课时.doc
2页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36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22 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2、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3、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2、引导学生列图表,明确文章结构层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材分析1.教学难点:课文中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以及运用2.教学重点: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看云识天气》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而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研究文章的描写二、修辞手法的运用(1)请大家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共有几种修辞方法,分别是什么,请说出他们的作用2)请大家再从其他自然段里找出别的修辞手法3)请问这些修辞手法和文章内容有什么联系吗?突出云与天气的关系三、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1、语言的准确性(1)“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中能不能不用“往往”和“常常”?答:不能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同样,“常常”也是表示概述,不是完全肯定,说明低而厚的云经常与阴雨风雪有关系,但不排除例外,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为什么一定要用“一定”呢?答:表示“一定”还有特殊性,“毕竟”这个词也体现出了天气变化复杂,所以人无法判断得极其准确因此,“一定”表示人们在观察天气时不能单方面根据云的变化来观察2、语言的生动性(1)在第一部分(1 段),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恰当的比喻,鲜明而具体,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云的万千姿态2)文中引用了大量谚语,有何益处?这些谚语简洁、生动,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又加强了文章说服力3)布置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关于天气的谚语,然后通过互联网等方式积累更多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四、总结《看云识天气》通过总概括“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然后分类从云的形状以及色彩两个方面说明不同的云对天气有着不同的影响,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龙卷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当它触及海面,便会翻江倒海卷起巨澜;当它触及地面,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大厦削掉一角。
1956 年 9 月 24 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有三四层楼高的 110 吨的储油罐举到 15 米高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 100 多米以外的地方1925 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两千多人伤亡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飞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和极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引起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其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1.文中括号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补充了文章最后的几句话,请根据文段内容排列合理的顺序_______①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②台风中心和它的外围空气平均每 100 公里差 20 毫巴③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好几倍了④而龙卷风中心与其外围空气只有 20 米,气压差就达 20 毫巴3.文中加粗的词语“像开玩笑似的”可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