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doc
5页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耍】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冠心病卩CT术后护理 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一一2012年3月收治入 院的冠心病PCI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 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 (SAS)、抑郁(SDS)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开展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 良情绪,增加其舒适度,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护理冠心病在临床上指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硬化而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阻 塞,或伴随其功能性病变,从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所引发的心脏病, 是较为常见的老年心血管急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多使用介入治疗(PCI), 能够迅速提高冠脉的循环血量,形成再通,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 率[1]患者的身心状况与生活环境因素对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与康复效果 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康复的重要环 节。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观察其临床 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冠心 病PCI治疗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 龄57. 83土6. 72岁所有病例经临床综合检查已经确诊为冠心病并拟行PCI 治疗,无相关手术禁忌症;排除其他主要器官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合并 严重的内科基础疾病或感染尚未有效控制、意识障碍或认知障碍、既往精 神病史、瘡病史或相关药物过敏史等患者[2]所有患者在本次实验前均 对实验有充分的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口愿参与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 理学要求1.2方法1.2. 1分组 将60例入选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 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7. 96 ±6. 48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4-75岁,平 均年龄57. 64±6.51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 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卩〉0. 05)o1.2.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各项临床指标,做好基础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术后注意事项,遵医 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 如下:术示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主动沟通,做好健康宣教,向其详细讲解疾 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及预后与康复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并耐心冋答患者疑问,打消其疑虑,减少患者的担忧、紧张心理;同时了 解患者心理活动状况,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放下心 里包袱,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信心,调整好身心状态,积 极的配合医护工作加强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因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本身机体状态较差, 术后活动更不方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细心的帮助 患者完成洗脸、洗头、擦身、更衣等日常生活行为,及时的帮助无法起身 患者翻身,并注意更换床单以保持清洁;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可 以视情况加入泡脚、按摩等综合护理,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舒适性 与愉悦感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舒适 度、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其中焦虑、抑郁程度使用临床自评 量表SAS/SDS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检验水准为0. 05,可信区间95%, P < 0. 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2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 虑(SAS)、抑郁(SDS)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详见表lo3讨论冠心病发病较急,病程进展快,且病情较为凶险,多会并发休克、心 衰或心律失常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在临床上具有较 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是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 生活质量及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该病患者的治疗、预后及康复 情况与其所处的生理、心理环境及受到的外界刺激具有较大关联,因此作 为治疗的主要辅助措施,患者术后的护理质量直接的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及 康复,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3]优质护理模式是近几年我国卫生部提出并推广的以提高护理质量为 目标的新型护理模式,是现代医学理念在护理领域的体现,符合当前患者 人群对高质医护服务的需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 中心,一切护理工作围绕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家庭等各个方血展开, 在做好患者生活、治疗的基木需求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患者适宜的心理及 社会筹需求,使患者就诊医治过程中维持愉悦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 态,以保障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效果[4]。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焦虑(SAS)、抑郁(SDS)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由此可见,对冠心病患者在卩CT术后开展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其舒适度,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参考文献[1] 胡流芳•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 (7): 248.[2] 高志平,傅华平•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J]・ 中国伤残医学,2012, 20 (8): 105-106.[3] 温桂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2, 09 (19): 326-327.[4] 代静,杨永丽,王饪,等•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护理需求调査和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 28 (12): 1618-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