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docx
2页比的认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能够理解比的含义以及比的大小关系2. 能够用自然语言、比例表示比的大小关系3. 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重点1. 搞清比的含义和比的大小2. 认识常见的比的形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学习难点1.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四、学习内容1. 比的概念以及分类比是数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常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比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同比即两个量相等的比,通常用“1:1”表示2. 倍比即两个量之间的比是整数倍关系,如“2:1”、“3:2”等3. 形如 a:b 的比其中 a、b 表示两个量的度量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2. 比的大小关系要想比大小,首先需要搞清楚比的含义以 a:b 为例,其中 a 表示被比较量,b 表示比较量若 ab,则 a:b>13. 表示比的方式表示比的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冒号表示法即用冒号“:”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2 : 3”2. 分数表示法即把比写成一个分数的形式,如“2/3”3. 小数表示法即用小数表示比的大小关系,如“0.67”4.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比来解决问题的情况。
比如:1. 两本书的厚度分别是1.2厘米和1.5厘米,它们的比是多少?2. 小明家的电视机屏幕宽80厘米,小红家的电视机屏幕宽60厘米,它们的宽度比是多少?3. 140件商品按照 1: 2: 3 出售,若第一份商品售价为10元,那么第二份商品和第三份商品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先确定两个量之间的比及其关系,然后通过一些数学运算得出问题的答案五、学习方法1. 运用课堂学习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练习2.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式3. 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兴趣六、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典型分类、大小关系、表示方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比及其相关概念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