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析.doc
5页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析在审计内容的阐述上,虽然学者们的具体分类标准和 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包含的内容是大致相同的,下面是小编 搜集的一篇探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论文范文,欢迎阅 读查看一、 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涉及社会安全、经 济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多年来,我国不少地区的发展片面 地依靠自然资源;领导干部为了短期利益和迫于自身政绩考 核压力,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无序开发、低效使用等问题日 益突出基于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的情况,党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 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终身追究制二、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构成要素(一)审计目标崔振龙、蔡春、许萍、陈献东、姜龙、林忠华等在内 的学者们对审计的目标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主要可以概括为 以下5种:(1)国家治理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 是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科学 发展而服务的2)责任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按 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自然资 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受托管理行为的真实性、合法 性进行审计,从而客观反映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受托管 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3)资源管理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 计的目标是加强和改进自然资源资产的利用和管理4)免 疫系统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是发挥审计的“免 疫系统”功能,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 用及保护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考评,规范自然资源管理,促 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以维护自然资源资产安全5)机制 完善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包括促进建立生态环 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保护制度 和建立节能降耗的市场机制和长效机制等内容二)审计主体对于审计主体主要存在一元观和多元观等观点安徽 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通过对自然资源自然属性、社会属 性,以及各审计主体职责权限的分析研究,认为开展领导干 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李冰 和李学岚(2014)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性 质决定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将形成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的审 计主体陈献东(2014)认为国家审计机关是开展党委政府直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主体;内部审计机 构是开展部门、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 计的审计主体;中介组织接受委托参与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 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另外社会公众也可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审 计。
蔡春(2014)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角是国 家审计机关,但是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责任不仅仅是政府的 责任,还是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所以其他成员也可参与三)审计内容在审计内容的阐述上,虽然学者们的具体分类标准和 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包含的内容是大致相同的,主要包括以 下几方面:(1)财政财务方面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相关的财 政收入是否及时足额收取,财政资金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拨 款进度拨付到自然资源相关的项目,自然资源统计信息是否 真实可靠,还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审计2)战略与 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保护重要战略和国家 重要政策的实施效果3)合规性方面重点关注与自然资 源资产保护相关的法规、制度的实施情况,责任主体从中央 政府、地方政府到社会组织,以检验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 对于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相关法规的遵循情况,以及领导干部 在履职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失职、渎职和腐败行为4)绩 效方面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 果性,主要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职 责和公共管理职责所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四)审计方法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审计方法。
大致可以概括为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观和经济责任审计观持有资产负 债表审计观的一般为院校学者,而持经济责任审计观的大多 为审计实务人员在笔者看来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因为作为 新生事物的发展,刚开始的探索阶段必定十分艰辛和缓慢,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十分复杂艰难的,而实践工作可能无法 等待,所以可以先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和责任标 准用于实践但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要不断探索,因为 审计最终离不开会计这两种观点的结合更利于自然资源资 产离任审计的发展因此,等到时机成熟,必定会产生资产 负债表审计观和经济责任审计观并存的局面三、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建 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开展工作 中存在许多难点问题,主要有:(1)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复杂 分散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内容十分杂乱,未形成 标准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2)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进行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审计人员自然资源领域的专业性 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审计人员一般为财会、审计等 专业,相关知识储备不足;(3)领导干部责任难以区分;(4)审 计问责机制难以贯彻自然资源资产相关指标权重过低、政 绩考核体系设置不合理等现象以及离任审计的固有缺陷等 也使得离任审计结果只能起警示作用,而无法杜绝恶劣行为 的发生;(5)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复杂困难。
针对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难点我们提出了 建议:(1)建立标准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共享平 台;(2)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在必要时寻求自然资源 专家的帮助;(3)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对生态环境破坏中领导 干部的责任;(4)建立责任档案,坚持终身问责;(5)探索编制 自然资源中资产负债表/Audits/20160623/6175319. 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