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 图文.docx
5页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 图文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在大肠杆菌的各种菌体中找到了很多种不同类型的质粒,其中已经作了比拟详尽探究的主要有F质粒、R质粒和Col质粒 ①F质粒 又叫F因子或性质粒〔sex plasmid〕它们能够使寄主染色体上的基因和F质粒一道转移到原先不存在该质粒的受体细胞中去 ②R质粒 通称抗药性因子它们编码有一种或数种抗菌素抗性基因,并且通常能够将此种抗性转移到缺管该质粒的相宜的受体细胞,使后者也获得同样的抗菌素抗性实力 ③Col质粒 即所谓产生大肠杆菌素因子它们编码有限制大肠杆菌素合成的基因大肠杆菌是一类可以使不带有Col质粒的亲缘关系亲密的细菌菌株致死的蛋白质 第一节 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一、质粒DNA细菌质粒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类独立于染色体的自主复制的遗传成份绝大多数的质粒都是由环形双DNA组成的复制子〔图4-1〕 1 质粒DNA分子可以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但在必须的条件下又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环形双链的质粒DNA分子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 1.当其两条多核苷酸链均保持着完整的环形构造时,称之为共价闭合环形DNA〔cccDNA〕,这样的DNA通常呈现超螺旋的SC构型; 2.假如两条多核苷酸链中只有一条保持着完整的环形构造,另一条链出现有一至数个缺口时,称之为开环DNA〔ocDNA〕,此即OC构型; 3.假设质粒DNA经过适当的核酸内切限制酶切割之后,发生双链断裂形成线性分子〔IDNA〕,通称L构型〔见图4-2〕。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不同构型的同一种质粒DNA,尽管分子量一样,仍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就绪其中走在最前沿的是SC DNA,其后依次是L DNA和OC 2 DNA〔图4-3〕 凡经改建而适于作为基因克隆载体的全部质粒DNA分子,都必定包括如下三种共同的组成局部,即复制基因〔replicator〕、选择性记和克隆位点 二、质粒DNA编码的表型 质粒DNA仅占细胞染色体组的1%~3%左右,但却编码着一些重要的非染色体限制的遗传性状其中对抗菌素的抗性最质粒的最重要的编码特性之一 三、质粒DNA的转移 〔1〕质粒的类型 革兰阴性细菌的质粒可以分成接合型和非接合型的两种类群 接合型的质粒〔conjugative plasmid〕,又叫自我转移的质粒它们除了具有自主复制所必需的遗传信息之外,还带有一套限制细菌配对和质粒接合转移的基因 非接合型的质粒〔non-conjugative plasmid〕,亦叫不能自我转移的质粒它们虽然具有自主复制的遗传信息,但失去了限制细胞配骊和接合转移的基因,因此是不能够从一个细胞自我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2〕F质粒 又叫F因子,即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的简称,是在某些大肠杆菌细胞中发觉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单拷贝的接合型质粒。
F质粒有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 〔i〕F+细胞:以染色体外环形双链质粒DNA形式存在,其上不带有任何来自寄主染色体的基因或DNA区段 〔ii〕F′细胞:以染色体外环形双链质粒DNA形式存在,同时在其上还携带着细菌的染色体基因或DN区段 〔iii〕Hfr细胞〔高频重组细胞〕:以线性DNA形式从不同位点整合到寄主染色体 F因子是雄性确定因子,所以F+细胞又叫雄性细胞,与此相应的F-细胞那么叫做雌性细胞F+细胞的外表可以形成一种叫做性须〔pilus〕的构造,它促进雄性细胞同雌性细胞进展配对在适宜的条件下,将雄性细胞和雌性细胞混合造就,由于性须的作用,就会形成雌-雄细胞配对我们称这种过种为细菌的接合 3 作用〔conjugation〕配对之后F-受体细胞获得了F因子,也变成为F+细胞 由F因子整合到染色体而成的Hfr细胞,就可能相发寄主染色体发生高频转移这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在必须的条件下,Hfr细胞又可重新变参展F+或F′细胞质粒的主要类型见表4-1 〔3〕质粒DNA的接合转移 ①细胞交配对的形成 雄性细胞的性须顶端与受体细胞外表接触之后,便会快速收缩,把给体细胞与受体细胞拉在一起。
因此,性须在确立配对细胞外表间的严密接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肠杆菌雄性细胞是不会同其它的亦带有F质粒的细胞发生配对作用的,因为traS和traT编码的“外表排斥”蛋白质,使此种细胞无法成为接合作用的受体这就确定了雄性细胞只能同不具F因子的雌性细胞配对的特异性 ②质粒DNA的转移 F质粒DNA的转移是从转移起点oriT起先的当细胞交配对建立之后,TraY和TraI蛋白质首先在oriT位点作单链切割,随后缺口链在其游离的5′-端的引导下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作为模板合成互补链,形成新的质粒分子于是受体细胞便转变成为具有F因子的雄性细胞如图4-4 4 四、质粒DNA的迁移作用非接合型的质粒,由于分子小,缺乏以编码全部转移体系所须要的基因,因而不能够自多转移但假如在其寄主细胞中存在着一种接合型的质粒,那么它们通常也是可以被转移的这种由共存的接合型质粒引发的非接合型质粒的转移过程,叫做质粒的迁移作用〔mobilization〕 ColE1是一种可以迁移但是属于非接合型的质粒须要质粒自己编码的两种基因参加一个是位于ColE1 DNA上的特异位点bom;另一个是ColE1质粒特有的弥散的基因产物,即mob基因〔mobilization gene〕编码的核酸酶。
mob基因和bom基因参加ColE1质粒的迁移作用这个结论,是依据图4-5的试验结果作出的 5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